《夕霞琐语》(九)
陈振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有这么一条: 我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
如何理解“最广大人民群众”?
这个“最广大人民群众”強调的是利益主体的广泛性,就是说,利益主体不是某一特定阶级或群体,而是最大多数群众,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新兴社会阶层等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这就突破了传统阶级划分的局限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人民”概念的拓展,其目的在凝聚全社会力量。大家都知道,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鉴于当时的历史任务,它仅代表无产阶级利益,而随着历史发展,革命的胜利,它变成了执政党,这个时候,它就成为整个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了,须要通过整合不同阶层利益,扩大社会基础,形成一个“最广大”的最具有包容性的统一战线。
2024.9.1
看毛翁当年曾经的论述
1948年1月6日,毛泽东在新华社关于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一条电讯上批示:“像晋冀鲁豫这样大范围的政权机关不应只是代表农民的,它是应当代表一切劳动群众”,“因此,边区最高政权机关是边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政府,而不是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政府。”
——将毛翁此论移之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之时直到现在,来说明我党已由代表无产階级发展到代表全体中国人民,以杜绝在国民内部再划分階级,再搞階级斗争那一套自乱阵脚的政治折腾,不是也很有必要吗?
有人说,那些贪腐分子就是资产階级,与他们的斗争不就是階级斗争么?能说没有必要?对这个问题毛主席也有过论述,认为是人民内部的是非问题。1952年8月4日,他在《团结起来,划清敌我界限》一文中就说:“贪污分子大多数还是个是非问题,是可以改造的,他们与反革命不同。”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文中又讲:“人民中间的犯法分子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里也分明指出他们是“人民中间的”,不是什么階级斗争。
2024.12.21
发现过去的好些口号已不合今日之时务。
什么“兴无灭资”,什么“斗私批修”,什么“公者千古,私者一时”,什么“狠斗私字一闪念”…
全都是不会走就想跑的极左!
所谓“兴无灭资”,就是只要穷不要富。
所谓“斗私批修”,就是否定几千年来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要去消“三自一包”、“三和一少”这个适时的政策。
所谓“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后者既不符历史前进的长久事实,也不合共产主义关于人人个体自主自由的美好理想。公者千古是对的,但私者并非一时。
所谓“狠斗私字一闪念”,就是要抹去个人一切合理的诉求。
好一个“幼稚左”!竟“左”得失去人性党性,“左”得老是以穷为荣…
这是为人民服务吗?
2025.5.28
别一见资本主义经济就排斥,其实马翁设想的共产主义就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实际上是达到共产主义的必经階段。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我们中国对马翁理论有了创新性发展,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既吸收资本主义在管理、科技上的长处,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与自己的经济水平和文化根基相结合,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克服了向共产主义自然过渡的缓慢性,增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主动性和应有的速度,又避免了不会走就想跑的盲目性和人为的曲折性。
2025.5.29
文艺的階级性在階级时代有其需要,但也不尽然,君不见曾有《水浒传》的官逼民反,也曾有《红楼夢》的冷暖人情?曾有《白毛女》的控诉地主罪恶,也曾有《张连卖布》对穷苦人家的夫妻生话的调侃?你能只容许这个,不容许哪个?
而在非階级时代的现在,人与人的关系由法治调整,文艺的階级性正逐渐淡化,而多进行正常的人性本能与人际是非的表达,这不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么?
关于《生万物》作品的评价,即牽涉階级时代现实生活的複杂性,又牽涉非階级时代文艺创作的多样化,在此情况下,一味强调其階级性已大大脱离实际了。生活是多彩的,创作是灵活的,只要情节合情合理,人物真实生动,就都应欢迎。
2025.9.16
土地承包人搞土地流转、庄田托管、家庭农场是新时代的土地集群经营方式,既具有新式大地主尽量发挥个体智慧的集中运作,利于机械化、电器化、智能化经营,又利于各个土地承包户承包权益的利益保障。这比以前那种限制个体创造性、易出专权腐败的公社化好得多!而这也是邓公农村改革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化,是毛翁农业集体化思想的新发展新创造。
2025.9.20
毛泽东主席比别的领导看得远是事实,内心担忧党和国家的前途也是事实。只是他后期的思想有些过于激进,政策脱离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由渐变到突变的客观规律,忽视了事物发展中的渐进过程,陷入了唯意志论,搞起了拔苗助长,不会走就想跑的一套。所谓大跃进、公社化的问题不能说全是他的责任,但与他的过于激进不是没有关系。文革的理论谬误和某些实践的错误就更与他的过于激进不能分开了。伟人的伟绩不应否认,伟人的教训也应记取。
2025.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