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外来者
一辆沾满尘土的黑色小轿车,像一只笨拙的甲虫,缓慢地驶入了这片死寂的村庄。它的出现,立刻打破了村庄固有的节奏,吸引了所有躲在阴影里的目光。
车上下来一男一女。男人穿着不合时宜的西装,腋下夹着公文包。女人年轻些,穿着廉价的套装,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他们是县里某个部门派下来做“农村青年婚恋状况”调研的。他们的脸上带着一种程式化的和善,以及难以掩饰的、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好奇与疏离。
村干部点头哈腰地引着他们。他们试图找人谈话,但光棍们像受惊的兔子,一见到他们就缩回自己的洞穴。阿光蹲在他的墙下,对来访者视若无睹,只是喃喃地对着墙壁说话。调研员试图靠近,却被阿光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与墙融为一体的诡异气息逼退。
最终,他们找到了相对“正常”的梅嫂和刚刚逃亡失败、万念俱灰的“编外人”。
面对调研员公式化的问题(“对当前婚恋市场有什么看法?”“认为主要困难是什么?”“希望得到政府什么样的帮助?”),梅嫂只是沉默地听着,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冰冷的笑意。那些词汇——“市场”、“困难”、“帮助”——从他们嘴里说出来,显得如此轻飘飘,如此不切实际,仿佛在谈论另一个星球的事情。她眼前的调研员,在她看来,不过是两个穿着人皮的、会说话的“财鬼”变种,来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观测。
“编外人”则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语无伦次地倾诉起来。他从考题的异化说到编制的神圣,从县城的壁垒说到自身的绝望,但他的话在调研员听来,只是杂乱无章的抱怨。女人飞快地记录着,男人则不时地打断,试图将他的话题引回预设的“调研提纲”上。
外来者带来的不是理解或希望,而是一种更深的隔阂与屈辱。他们用一套完全不属于这里的语言体系,来丈量这里的痛苦,最终只会得到一堆扭曲的数据和一份注定被归档遗忘的报告。他们的到来,像一束强光,突然照进黑暗的洞穴,非但没有驱散黑暗,反而让洞穴里的居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身处境的丑陋与无助。
小车最终扬长而去,留下更深的死寂。它像一个匆匆路过疮痍之地的观光客,瞥了一眼,感叹一声,然后继续驶向它光鲜亮丽的世界。而村庄,依旧是那个村庄,“墟”依旧是那个“墟”。外来者的造访,只是证明了一件事:他们已被彻底遗忘,或者更糟,是被视作一个需要被“管理”而非“解决”的问题。
---
第二十四章:契约的雏形
调研员的车辙印还没被新的尘土覆盖,一个更实际、更冷酷的“解决方案”的雏形,却开始在绝望的土壤里悄然萌发。
起因是邻村传来一个消息:一个年近五十的老光棍,用毕生积蓄加上高利贷,凑足了一笔惊人的彩礼,“娶”回来一个有点智力障碍的年轻女人。消息像病毒一样在光棍们中间传播,没有喜悦,只有一种物伤其类的悲哀和……一丝隐秘的骚动。
一种前所未有的、赤裸裸的讨论,开始在光棍们聚集的角落展开。不再是虚无的哀叹,而是带着算盘声的谋划。
“王老五那样子……都能成……咱们是不是也……”一个声音试探着。
“关键是钱!得凑够那个数!”另一个声音现实而冷酷。
“光有钱不行,还得有人‘牵线’……听说现在有专门做这‘生意’的……”
“以后呢?弄回来一个傻的……咋过?”
“咋过?凑合过!总比一辈子闻不着女人味强!好歹……留个后?”
这些压低的、充满算计的对话,标志着一种转变。婚姻的最后一点温情面纱被彻底撕去,彻底沦为一种赤裸的、基于生存和繁衍本能的契约。女人,在这种契约里,被简化成了一个符号:生育的工具,解决生理需求的物件,以及证明自己“正常”的标志。爱情、情感、精神交流,这些词汇在这里显得无比奢侈和可笑。
梅嫂隐约听到了这些风声。她感到一阵刺骨的寒冷。如果连这种畸形的“结合”都成了值得羡慕的“出路”,那么这个世界真的已经彻底疯狂了。她仿佛看到,无数个面无表情的、被物化的女性,像货物一样被拖入这个巨大的“墟”,成为维系其畸形存在的养料。而她自己,如果最终妥协,是否也会成为这样一具行尸走肉?
这种“契约的雏形”,比“财鬼”的诱惑更可怕,因为它基于最彻底的绝望和最原始的生存本能。它预示着,如果外部环境持续恶化,人性中最卑劣、最务实的一面将彻底吞噬一切。这不是希望,而是绝望深渊底部,一点磷火般的、畸形的微光。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