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风波
第一节:意外的敲门声
林守成的小小营生刚有起色,虽然收入微薄,但总算有了个稳定的盼头。他每天骑着那辆破三轮,穿行在镇子的大街小巷,名片(其实是裁好的烟盒纸,手写电话)也散出去不少,渐渐有了些回头客。这天下午,他刚给一户人家修补好漏雨的院墙,揣着五十块工钱,心情稍缓地回到新村。
刚走到楼下,就看见妻子王桂芹站在单元门口,正和一个年轻人说着话。那背影,瘦高,穿着一件不合时宜的薄外套,背着个半旧的电脑包,风尘仆仆。林守成的心猛地一跳——是儿子晓辉!
“爸。”林晓辉转过身,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和一丝难以掩饰的窘迫。
“你……你怎么回来了?”林守成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这不年不节的,儿子突然出现,绝不是好事。
第二节:失业的真相
回到家,关上门,气氛顿时凝重起来。王桂芹忙着给儿子倒水,眼神里满是担忧。林晓辉坐在那张旧沙发上,低着头,双手绞在一起。
“爸,妈,”他声音沙哑,“我……我被公司裁了,有一个多月了。”
虽然早有猜测,但亲耳听到,林守成还是觉得心里一沉。王桂芹的手一抖,水洒了出来。
“那……那你之前说工作忙……”王桂芹的声音带着颤音。
“我怕你们担心。”林晓辉抬起头,眼圈有些发红,“我以为很快能找到新工作,可……投了上百份简历,面试了十几家,都没成。那边的房子也到期了,实在撑不下去,就……”
屋里一片沉默。失业,这个词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林守成自己的困境还未解,儿子的归来非但不是助力,反而让这个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第三节:沉默的晚餐与隔阂
晚饭桌上,气氛压抑。一盘炒土豆丝,一碟咸菜,稀饭比往常更稀了。王桂芹把仅有的几片肉都夹到儿子碗里。林晓辉默默吃着,食不知味。
“接下来有啥打算?”林守成放下碗,打破了沉默。
“我也不知道。”林晓辉颓然地摇摇头,“现在找工作太难了。好多公司都在裁员。我学的这个专业,岗位少,竞争激烈。那些小公司,要么工资低得离谱,要么就是不交社保……我……”他哽住了,后面的话没说出来,但谁都明白——他看不到出路。
林守成看着儿子。儿子比他高大,念过书,会说普通话,会用电脑,曾经是他最大的骄傲。可如今,这骄傲被现实击得粉碎。他本想训斥儿子几句,怪他不够努力,可看到儿子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知道,这不全是儿子的错。这个时代,好像对谁都不太友好。
第四节:观念的碰撞
晚上,父子俩挤在狭小的次卧里。林守成试探着说:“晓辉,要不……先在镇上看看?好歹先找个活儿干着,总比闲着强。”
林晓辉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拒绝:“镇上能有什么工作?去餐馆端盘子?还是像爸你一样去劳务市场蹲着?那我这大学不是白上了?”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知识分子的清高和面对现实落差产生的急躁。
这话刺伤了林守成。他猛地坐起身,声音也提高了:“端盘子咋了?靠力气吃饭丢人吗?白上了?是!我跟你妈省吃俭用供你上大学,是指望你出人头地,不是指望你毕业了回来啃老!”
“我没想啃老!”林晓辉也激动起来,“我只是需要时间!我需要一个平台!在镇上这种地方,我能有什么发展?”
争吵声惊动了王桂芹,她披着衣服过来,红着眼圈劝道:“别吵了,都少说两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慢慢想办法……”
父子俩各自扭过头,喘着粗气。狭小的房间里,弥漫着失望、焦虑和两代人无法互相理解的痛苦。父亲的务实和儿子的不甘,像两条无法交汇的平行线。
第五节:沉重的夜幕
这一夜,一家三口都失眠了。
林守成躺在床上,听着隔壁儿子翻来覆去的声音,心里像压着一块大石头。儿子的归来,非但没有带来团圆的喜悦,反而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家庭更深层次的困境——无论是他这把老骨头,还是儿子那看似光鲜的学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都显得如此无力。
王桂芹则在黑暗中默默流泪,既心疼儿子的遭遇,又担忧未来的日子。儿子回来了,多了一张嘴吃饭,未来的路在哪里?
林晓辉盯着天花板,大学的憧憬、城市的繁华、曾经的抱负,与现实中的失业、窘迫、以及与父亲观念的冲突交织在一起,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挫败。
家的港湾,本该是遮风挡雨的地方,此刻却仿佛被这场意外的风波推到了更大的浪尖上。前路,在浓重的夜色里,变得更加模糊不清。
(第十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