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暗流
第一节:新村闲话
与老马分别后,林守成在镇上漫无目的地晃荡到天色擦黑才回到新村。一进楼道,就听见几个邻居聚在楼梯口低声议论着什么,神色间带着几分紧张和愤懑。看见林守成回来,住在对门的赵老栓朝他招了招手。
“老林,听说了没?镇东头那家纺织厂,怕是要裁人了!”赵老栓压着嗓子,仿佛怕被谁听了去。
“纺织厂?那不是镇上效益最好的厂子吗?”林守成有些诧异。他刚搬来时,还羡慕过那厂里的工人,好歹算个正经单位。
“好啥呀!”旁边一个以前在厂里做过临时工的女人插嘴道,“听说要上啥‘自动化生产线’,就是机器人!一台机器能顶几十个人干活!厂里开会吹得天花乱坠,说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我看呐,就是想把咱们这些老工人都撵走!”
第二节:无形的墙
这话像一块冰,砸进了林守成的心里。他想起在县里找工作时,看到那些新建的厂房门口贴的招聘启事,动不动就要求“熟练操作CNC”、“懂基础编程”、“年龄35岁以下”。那些名词对他来说,如同天书。他原本以为,只是自己年纪大了,跟不上建筑行业的新要求,没想到,这股风已经刮到了镇上,连纺织厂这样的传统行当也未能幸免。
一种更深沉的恐惧感攫住了他。如果连纺织厂都开始用机器取代人,那还有多少地方需要他们这些只有一把力气、只会传统手艺的“老家伙”?这不再是简单的年龄歧视或行业萧条,而是一堵无形的、用技术和时代砌成的高墙,正以不可阻挡的速度向他们压来,要将他们彻底隔绝在生存的边缘之外。
第三节:儿子的消息
晚上,儿子林晓辉难得地主动发来了一条长长的语音消息。林守成和王桂芹凑在手机旁,屏息听着。
“……爸,妈,我们公司……裁员了。我们整个项目组都被优化掉了。”儿子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沮丧和疲惫,“现在工作特别难找,投了好多简历都石沉大海。好多公司不光不要应届生,连有经验的也砍。听说很多大厂都在用AI(人工智能)做初步筛选,简历格式不对或者关键词不匹配,直接就被系统刷掉了,连人的面都见不到……”
林晓辉后面的话,林守成有些听不太懂了,什么“算法”、“内卷”、“35岁危机”,但他清楚地捕捉到了核心意思:儿子,这个他曾经寄予厚望、以为读了书就能跳出农门、过上安稳日子的年轻人,也失业了,而且前景同样黯淡。
挂了电话,屋里一片死寂。王桂芹偷偷抹着眼泪。林守成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他一直以为,困境只是他们这一代跟不上时代的老农民的,却没想到,儿子那一代,那些看似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也同样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甚至可能被冲刷得更惨。
第四节:弥漫的恐慌
这股恐慌的情绪,像瘟疫一样在新村里蔓延。接下来的几天,坏消息接踵而至。
先是听说镇上那家最大的餐馆也开始琢磨着用送餐机器人,减少服务员。
然后是在劳务市场,连那些最不挑拣的搬运活,也出现了年轻力壮的身影,他们是被城市淘汰下来的更年轻的打工者,为了生存,不得不降低要求,挤占着原本属于老年人的最后一点空间。
林守成感到,自己仿佛被困在了一个正在不断缩小的孤岛上。四周是汹涌的、由技术、资本和年轻劳动力汇成的海水,一步步侵蚀着本已狭窄的立足之地。他拼命想抓住点什么,却什么也抓不住。
第五节:深夜的思量
夜深人静,林守成躺在床上,睁着眼睛望着天花板。身旁的王桂芹因为白天的担忧和劳累,发出了轻微的鼾声,但眉头依然紧锁着。
儿子失业的消息,纺织厂的裁员传闻,劳务市场的拥挤,老马的疲惫,胡老板的狡诈……这些画面像走马灯一样在他脑海里旋转。
他想起年轻时,第一次跟着包工头进城,看着一天能挣好几块钱,觉得前途一片光明。那时虽然苦,但心里有奔头,相信只要肯卖力气,日子总会越来越好。可现在,力气似乎不值钱了,经验也过时了。他们像一群被时代列车远远抛下的乘客,站在原地,看着列车呼啸而去,连扬起的尘土都渐渐平息。
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像冰冷的潮水,淹没了他。过去,再难,总还有个“出去打工”的退路。现在,这条路眼看着也要断了。前路茫茫,后退无门,他们这一家,还有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家庭,该漂向何方?
窗外的风刮得更紧了,吹得窗户呜呜作响,仿佛在为这个沉默的夜晚,奏响一曲哀伤的挽歌。
(第八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