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家计
第一节:清晨的账本
天才蒙蒙亮,王桂芹就轻手轻脚地起了床。她没有开灯,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摸索着走到厨房。狭小的空间里,她先摸了摸米缸,里面的米已经见了底。又看了看装面的袋子,也只剩下小半袋。冰箱几乎是空的,只有一小块腌肉和几个土豆。
她无声地叹了口气,从橱柜最里面拿出一个用旧作业本翻过来订成的小账本,坐在小板凳上,就着逐渐亮起的天光,开始计算。这个习惯,是从林守成出去打工那年养成的。每一笔收入,每一分开销,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账本上,最近的一笔“收入”是林守成昨天带回来的五十块零工钱。而“支出”那一栏,却密密麻麻:
电费:68元(新村用电比老村贵了不少)
水费:25元
物业费:这个月还没交,听说要60块
买面:50元(一袋50斤的普通面粉)
买油:35元(最便宜的那种散装油)
土豆白菜:12元
……
林守成那五百块押金被骗走的事,她知道了,没敢多问,只是心里像刀割一样。她知道,那是家里最后的一点活钱。现在,每天睁眼就是钱。柴米油盐,水电物业,没有一样不要钱。这在过去种地的时候,是无法想象的。那时吃的菜是自己种的,粮食是自己打的,山上有柴火,水是井里挑的,虽然穷,但现钱的压力没这么大。
第二节:妻子的操劳
王桂芹也试图为这个家分担。她在新村附近的一家小餐馆找了一份临时工,每天中午和晚上最忙的时候去帮忙洗菜、洗碗。老板娘苛刻,工钱给得极低,一天干下来也就三十块钱,还不管饭。而且活儿又累又脏,一天站下来,腿肿得像灌了铅。
有时候餐馆客人剩下些没动过的饭菜,老板娘心情好会让她打包带回来。这成了家里偶尔改善伙食的机会。王桂芹总是把里面好一点的肉挑给林守成,自己只吃些青菜。林守成让她一起吃,她总是说:“我在餐馆吃过了,不饿。”
除了去餐馆,王桂芹还想方设法节省。洗菜的水留着冲厕所,烂掉的菜叶削削凑合着吃,晚上尽量早关灯省电。她甚至偷偷去镇上的垃圾转运站,捡些别人丢掉的纸壳和塑料瓶,攒多了卖几块钱。这些,她都没告诉林守成,怕伤了他的面子。
第三节:儿子的电话
家里的旧手机响了,是儿子林晓辉从南方打来的。王桂芹赶紧接起来,脸上努力挤出笑容。
“妈,家里都好吧?爸找到活了吗?”儿子的声音带着疲惫。
“好,都好!你爸……找到活了,在县里,挺稳定的。”王桂芹下意识地撒谎,她不想让儿子担心,“你在外面怎么样?工作顺心吗?”
“就那样吧,还行。”林晓辉的语气有些含糊,“妈,这个月……公司效益不太好,工资拖着了,下个月一起发。生活费……”
王桂芹心里一紧,马上说:“没事没事,家里有钱!你在外面别省着,该吃吃,该喝喝,身体要紧!没钱了就跟妈说,妈给你打过去!”
挂了电话,王桂芹脸上的笑容瞬间垮了下来。儿子那边也不顺利。以前儿子刚工作时,还能偶尔给家里寄点钱,现在不光寄不了,听那意思,怕是连自己都难养活。这日子,怎么就越过越紧巴了呢?
第四节:无处可省的开销
晚上,林守成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脸色比昨天更差。看来今天又没找到活。王桂芹把锅里热着的稀饭和咸菜端上来,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守成,物业那边来催费了,还有……下个月该交合作医疗的钱了,一人三百二。”
林守成端着碗的手顿了一下,没说话,只是默默地喝了一口稀饭。那稀饭清澈得能照见人影。
“晓辉……今天来电话了。”王桂芹小心翼翼地说,“他说他那边挺好的,就是……就是让我们别担心。”
林守成抬起头,看了妻子一眼,她那强装镇定的眼神瞒不过他。他放下碗,长长地叹了口气。这口气里,包含了太多的无奈和沉重。
他知道,妻子已经竭尽全力在支撑这个家了。他也知道,儿子在报喜不报忧。作为一家之主,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过去在工地上,再累再苦,月底总能拿到一笔钱,心里是踏实的。现在,他就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老牛,有劲使不出,眼看着家底一点点被掏空,却无能为力。
第五节:沉默的晚餐
一顿饭在沉默中吃完。王桂芹收拾碗筷时,林守成突然说:“明天……我再去县里看看。听说那边有个新开的物流园,可能要搬货的。”
王桂芹手一抖,差点把碗摔了。她想起上次县里那个胡老板的教训,心里怕极了。“守成,要不算了……就在镇上找点零活也行,县里太远了……”
“零活不够。”林守成打断她,语气坚决,“家里等米下锅呢。”
他走到阳台,望着外面漆黑一片的新村。零零星星的灯火,每一盏灯下,可能都有一个像他一样为生计发愁的家庭。曾经的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妻儿的依靠。如今,这根柱子似乎正在摇摇欲坠。他必须再去闯,再去碰运气,尽管前路可能依旧是陷阱和荆棘。
这个家,像一艘在风雨中飘摇的小船,而他,这个曾经的舵手,此刻却感到航向一片迷茫。生活的重担,从未像现在这样,清晰地、残酷地,压在他的肩上。
(第六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