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血刃交错
慢牛坡已彻底沦为炼狱。
枪声、爆炸声、喊杀声、惨嚎声交织成一片混沌的巨响,震得人耳膜欲裂。河滩上火光四起,将厮杀的人影扭曲拉长,投射在焦黑的土地上,如同群魔乱舞。硝烟混合着血腥的气味,浓烈得令人作呕,黏稠地附着在每一个人的口鼻之间。
敌二十五师七十三旅的增援部队,像一股污浊的潮水,从涧沟出口不断涌出。他们显然被先头部队的遭遇打懵了,但仗着兵力与火器的绝对优势,很快组织起更凶猛的反扑。轻重机枪刮风般扫射,迫击炮弹带着刺耳的尖啸落下,在红军阵地上炸开一团团死亡之花。
红军战士们依托着坡地、沟坎、甚至同伴的遗体,进行着顽强的阻击。子弹打光了,就用手榴弹;手榴弹扔完了,就上刺刀,挥大刀。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伴随着生命的消逝。
柴洪宇的指挥所已经前移到了距离河滩更近的一处塌了半边的废弃窑洞。子弹啾啾地打在洞口的土坯上,扑簌簌地往下掉土。
“师长!左翼三团顶不住了!伤亡太大,敌人火力太猛!”一个满脸是血的通讯员连滚带爬地冲进来报告。
柴洪宇脸上沾满了硝烟和尘土,只有一双眼睛亮得吓人。他猛地一拍膝盖:“告诉三团长,把他的预备队拉上去!一寸也不能退!再坚持半小时,只要半小时,兄弟部队就能完成对敌人的侧翼包抄!”
通讯员应声而去。参谋长凑过来,忧心忡忡:“老柴,半小时?三团的预备队就剩下一个连了,恐怕……”
“没有恐怕!”柴洪宇打断他,声音因缺水而嘶哑,却带着钢铁般的意志,“告诉同志们,我们现在多顶住一分钟,主力西渡就多一分安全!就是把血流干,也要把慢牛坡变成关麟征的鬼门关!”
他抓起望远镜,踉跄着走到窑洞缺口处观察。战场上,白刃战已进入最惨烈的阶段。他看到九十三师那个有名的“猛虎连”连长李铁柱,挥舞着一把缴获的鬼头大刀,如同疯虎般冲入敌群,刀光闪处,必有敌兵倒下,但他自己的身上也已多处挂彩,鲜血染红了半边身子。
“王树堂!”柴洪宇突然喊道。
“到!”一直守在他身边的警卫员立刻应道。
“你去,找到李铁柱,告诉他,我命令他撤下来包扎!不能再拼了!”柴洪宇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李铁柱是他从班长一手提拔起来的爱将。
王树堂愣了一下,看着外面枪林弹雨的战场,犹豫道:“师长,外面太危险,我的任务是保护您……”
“执行命令!”柴洪宇厉声道,“快去!这是命令!”
王树堂一咬牙,抓起枪,猫着腰冲出了窑洞,身影瞬间没入硝烟之中。
柴洪宇继续观察着战局。敌我双方犬牙交错,战线模糊不清。他发现一股敌军约一个营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正试图沿着一条干涸的水渠向慢牛坡的侧后迂回。如果让他们得逞,红军的整个阵地就有被分割包围的危险。
“妈的!”柴洪宇骂了一句,回头对参谋长说,“老李,这里你盯着!我带警卫排去堵住那个口子!”
参谋长大惊:“不行!太危险了!你是师长,不能轻易涉险!我去!”
“别争了!”柴洪宇已经抄起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枪,“这里需要你统一指挥!警卫排,跟我上!”
窑洞里仅剩的十余名警卫战士齐声怒吼,跟着柴洪宇如同利箭般射向那个危急的缺口。
王树堂在尸山血海中艰难地找到了李铁柱。这位悍勇的连长左臂被子弹穿透,用一条破布胡乱捆着,右手的大刀已经砍出了无数缺口,他正靠在一个弹坑里喘息,身边只剩下七八个战士。
“连长!师长命令你撤下去!”王树堂喊道。
李铁柱抬起血红的眼睛,咧开干裂的嘴唇笑了笑,露出沾着血丝的牙齿:“撤?往哪儿撤?树堂,回去告诉师长,我李铁柱和猛虎连,没有后退的习惯!只有战死的鬼,没有逃走的兵!”
说完,他大吼一声“弟兄们,跟狗日的拼了!”,又带着那几名伤痕累累的战士,扑向了重新涌上来的敌人。
王树堂眼眶一热,知道劝不动了。他抬起驳壳枪,连续点射,撂倒了两个试图从侧面靠近李铁柱的敌兵,然后转身拼命往回跑,他要把情况报告给师长。
当他气喘吁吁地跑回指挥所窑洞附近时,正好看到柴洪宇带着警卫排与那股迂回的敌军撞在了一起!刺刀的碰撞声、怒吼声、惨叫声响成一片。柴洪宇个子不高,但动作极其迅猛,一杆步枪在他手中如同游龙,格挡、突刺,干净利落,竟接连刺倒了两个敌兵。但他也立刻成为了敌人的重点目标,几把明晃晃的刺刀同时向他捅来!
“师长小心!”王树堂魂飞魄散,一边狂奔一边举枪射击,但距离太远,又是混战,他不敢轻易开枪。
千钧一发之际,警卫排长猛地扑过来,用身体挡在了柴洪宇面前!“噗嗤”几声,刺刀穿透了排长的胸膛。排长圆睁双眼,死死抱住了一个敌兵,用尽最后力气喊道:“师长……快走……”
柴洪宇目眦欲裂,大吼一声,一枪托砸碎了那个敌兵的脑袋。但更多的敌人围了上来。王树堂终于冲到了近前,驳壳枪喷出愤怒的火舌,瞬间打倒两个,暂时缓解了压力。
“师长!李连长他……”王树堂急喊。
“别说了!先打退敌人!”柴洪宇脸上溅满了战友的鲜血,状若疯虎,手中的步枪再次刺出。
就在这时,战场侧翼突然响起了嘹亮的军号和更加密集的枪声!红九十一师和四军的那一个营,终于完成了对敌二十五师侧后的包抄,如同两把铁钳,狠狠砸在了敌人的腰眼上!
原本攻势正猛的敌军,骤然遭到来自侧后的猛烈打击,阵脚顿时大乱。指挥系统陷入混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开始向后溃退。
“同志们!我们的援兵到了!冲啊!把敌人赶回涧沟去!”柴洪宇抓住战机,振臂高呼。
红军士气大振,所有能动的战士都发起了反击。溃退的敌兵互相践踏,丢盔弃甲,慢牛坡下尸横遍野。
然而,就在胜利的天平开始倾斜的时刻,一发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射来的流弹,如同毒蛇般悄无声息地袭来,正中柴洪宇的胸口。
他身体猛地一震,脸上的杀气瞬间凝固,脚步踉跄了一下。
“师长!”王树堂恰好回头,看到了这令他心胆俱裂的一幕,他一个箭步冲上去,扶住了柴洪宇软倒的身体。
柴洪宇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鲜血已经从口中涌出。他努力抬起手,指向仍在溃退的敌军方向,目光中充满了未尽的不甘和嘱托,然后,手臂无力地垂落下去。
“师长!师长!”王树堂抱着柴洪宇尚有余温的身体,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周围的枪炮声、喊杀声仿佛瞬间远去,世界只剩下怀中师长迅速流失的生命和那双渐渐失去神采的眼睛。
慢牛坡之战,红军成功重创了骄横的关麟征部,为主力西渡赢得了宝贵时间。但九十三师,永远失去了他们英勇善战的师长——柴洪宇。
夜色更深,火光映照着漫山遍野的尸骸,也映照着王树堂年轻脸庞上滚烫的泪水和无尽的悲恸。英雄陨落,血沃慢牛坡。
(第三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