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家风建设的核心价值
家风,绝非高悬于家庭墙壁之上、遥不可及的抽象文化符号,而是家庭在漫长岁月中,通过无数实践沉淀下来的精神密码,是具象化、可感知的行为准则与价值共识。它宛如家庭的“精神基石”,其构建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决定着家庭凝聚力的强弱。家风优良的家庭,成员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共同抵御生活中的狂风巨浪;而家风混乱的家庭,则常常陷入内耗的漩涡,如同散沙一盘,难以支撑家庭的长远发展。
从个体成长的维度审视,家风对成员的人生轨迹具有深远而深刻的塑造作用。在诚信、友善的家风中成长的个体,如同沐浴在温暖阳光下的幼苗,更易形成健全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成长为有担当、有温度的社会栋梁;而受自私、冷漠等不良家风影响的个体,则如同在阴暗角落中生长的植物,往往在人生道路上容易迷失方向,陷入道德与行为的困境。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梳理古代、近代、当代家风建设的实践脉络,提炼出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规律,为当代家庭开展家风建设提供具体且实用的指导。它凸显了“家风源于家庭与成果惠及家庭成员”的本质价值,让家风真正成为驱动家庭发展的内在引擎,为家庭的幸福与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二章古代:古代家庭的家风建设
在古代农耕文明的历史背景下,家庭是社会的核心单位,结构稳固且功能集中。家风建设的核心逻辑,是通过“代际传递”,将儒家伦理深度烙印于家庭成员的意识之中,以维系家庭秩序与家族绵延。这一时期的家风建设,以“家训、族规”为核心载体,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经典文本,将“孝悌”与“勤俭”与“修身”等抽象伦理,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要求。
“父母在,不远游”,这句古训界定了子女的赡养责任,在交通与通讯匮乏的时代,它如同一根无形的纽带,守护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稳定;“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直白的警示,将“勤俭”的美德转化为日常习惯,成为家庭应对农耕社会物资匮乏的“生存准则”。这些家训与族规,如同家庭的明灯,照亮了家庭成员前行的道路。
然而,我们也需客观审视古代家风建设的局限。它过度强调对传统伦理的服从,压抑了个体的创造性与个性发展。子女多需按家训与族规的既定框架说话行事,缺乏自主表达与追求的空间。这种“以伦理为核心、以服从为前提”的模式,虽适配了古代社会的稳定需求,却与现代社会倡导的“个性发展、创新突破”存在着矛盾。这也为我们当代家风建设提出了“如何传承优良传统、又不束缚现代发展”的核心命题。
第三章近代:近代家庭的家风建设
近代中国,因西方侵略与社会动荡,传统社会结构与家庭秩序遭受了猛烈冲击。近代家庭的家风建设也随之进入适应性调整阶段。平等、自由、民主观念逐渐渗透,打破了传统家长制的绝对权威。子女开始追求家庭话语权,开明家庭主动变革,鼓励子女接受新式教育,让家庭从“伦理约束场所”转向“家庭成员共成长的空间”。
这一调整之路,充满了矛盾与挑战。保守家庭坚守传统家风,对新观念持排斥态度,导致家庭内部关系紧张;激进家庭则在追逐新思想时,遗失了“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等传统家风精华,削弱了家庭凝聚力。这种“守旧”与“冒进”的对立,本质上是“传统家风”与“现代观念”的适配难题。这为当代家庭家风建设提供了“平衡传承与创新”的历史镜鉴,提醒我们在变革中保持清醒与理性。
第四章当代:当代家庭的家风建设
当代社会,因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元文化交织碰撞,既为当代家庭的家风建设提供了新资源,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从机遇方面看,多元文化拓展了家风的内涵,启发我们培养家庭成员的独立意识与创新能力。不断强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协作,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从挑战方面看,多元文化也易导致价值混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侵蚀家庭价值观,部分家庭重物质满足、轻精神培养,导致子女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社交媒体沉迷则让家庭成员忽视现实互动,疏远家庭关系。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当代家庭的家风建设需遵循两大原则:一是“古今融合”,在传承“诚信、责任、友善”等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融入“平等、包容、创新”等现代观念,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活力的家风准则;二是“实践落地”,家风不是空洞口号,需通过父母以身作则、开展亲子阅读与家庭聚会等日常活动,让成员在互动中感受家风、践行家风,实现代际传承。
第五章 结语:家风建设的现实意义
从古代家庭的家风建设到近代家庭的家风建设调适,再到当代家庭的家风建设重塑,家风建设始终随社会发展而演变,却始终坚守“服务家庭发展、滋养个体成长”的核心使命。它如同一条贯穿古今的纽带,将家庭的历史与未来紧密相连。
本文通过梳理不同时期家庭家风建设的历史脉络,明确了当代家风建设的方向——以“家庭内部视角”为根基,以“古今融合、实践落地”为路径,构建兼具个性与共性的家风建设新体系。这一新体系对当下具有关键的现实意义:于家庭而言,它是凝聚成员共识、守护个体成长的“精神纽带”,缺之则家庭难睦、成长失向;于社会而言,它是传递正向价值、筑牢和谐根基的“细胞工程”,弱之则社会凝聚力涣散、文明传承断层。
家风建设迫在眉睫,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众人皆知。它是家庭发展的基石,是个体成长的摇篮,是社会和谐的保障。让我们同心同行,携手共进,以古今融合的智慧、实践落地的行动,共同构建家风建设的新体系,为家庭的幸福与繁荣,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我们的力量!


主编:吴文頗(源自大地),中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原任济南铁路分局副局长兼高级工程师。社会兼职:山东省企业经营管理学会书记兼交通运输专委会会长暨省学会智库研究院院长。现代诗集《源自大地》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任国务院安成信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常委文联主席文化部周巍峙部长、全国摄影协会主席邵华将军等领导学者,分别题词签名与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