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
税笔绘春晖:何卫红的生命账本
文/池朝兴
2021年盛夏,珠江潮水裹挟着龙眼花香漫过堤岸时,海珠区税务局档案室正进行着一场无声的仪式。何卫红指尖在计算器上起舞,三十年来,这串数字的韵律早已渗进她的脉搏。忽然,一只蝉蜕从窗棂跌落,在退税申请表上投下淡金色的影子——时光总是以如此诗意的方式,提醒她另一个账本的存在。那本藏在抽屉深处的公益日记,书页间夹着广彩金线、沙漠梭梭种子和心电图单据,正无声计算着比税收更宏大的社会效益。
第一章:青蓝相接的传承密码
2016年木棉飘絮的时节,何卫红在母校美术教室看见令人心颤的一幕:少年们手握蛋雕刀的手势,竟与她清点税票时如出一辙的虔诚。有个男孩拇指的茧子反复摩挲着刀柄刻痕,那是过早接触生计工具留下的印记。“税收的终极意义,是让这样的手能继续雕刻春天。”这个念头如闪电划过她心底。三个月后,“广府文化传承基金”的印章落在协议书上,鲜红如木棉坠落时的姿态。
五年光阴里,她将税务稽查的严谨注入非遗传承:每支广彩画笔的采购清单对应着税收分类编码,每次参赛的差旅费核算精确到分角。当孩子们捧着奖杯向她走来时,她总要先替他们抚平绶带褶皱——这个动作如同对待刚刚盖章的完税凭证,带着交付希望的庄重。有次验收宫灯作品时,她发现某个竹篾接缝处藏着朵木棉压花,就像账本里偶然浮现的诗行。
第二章:生命账簿上的红字冲销
2017年盛夏的梅县山区,月光被揉碎成医疗手电筒的光斑。何卫红在筛查表上记录先心病患儿数据时,忽然意识到这些颤抖的数字比税收报表更需要精准——某个小数点的偏移,可能意味着一个生命的借贷方失衡。当发现血氧饱和度70%的留守儿童时,她立即启动了比税收豁免更紧急的"生命红字冲销程序"。
在后来单位的道德讲堂上,她展示过一张特殊的时间轴:三小时二十七分,完成从发现患儿到护送抵穗的全流程。这个速度甚至快于重点企业退税的绿色通道。“政策的温度需要载体传递,”她说话时,手机正收到那个孩子发来的初中录取通知书照片,“就像增值税链条,温暖也需要完整闭环。”她的女儿如今总在书包里备着两只急救包,这个细节让何卫红看见公益的递延收益。
第三章:大漠深处的长期投资
2019年春天的腾格里沙漠,何卫红跪在沙地里编号树苗的动作,像极了为纳税人登记信息时的专注。梭梭苗的阴影投在红色服装上,恍若给端庄的衣服绣上了绿色税徽。“治沙和征税都讲究可持续性,”她边浇水边对年轻志愿者说,“今天我们种下的每棵树,都是未来社会的递延资产。”
这种长期主义在疫情期间绽放异彩。当某企业因政策衔接问题导致医保卡冻结时,她通宵梳理的政策文件在黎明前拼成完整解决方案。企业送来的锦旗缀满员工签名,她将其小心收进档案袋——如同沙漠卫星图显示的十亩绿洲,这些都是时间验证的投资收益。
终章:复利生暖流
三十年光阴在何卫红的生命账本上产生奇妙的复利效应。广府基金培育的非遗传承人开始反哺社区,先心病患儿成长为红十字志愿者,沙漠绿洲引来候鸟栖息——这些社会效益的利息,正以超越经济规律的方式滚雪球般增长。
某个黄昏,新入职的公务员请教服务心法时,她翻开那本贴满爱心贴纸的政策汇编。窗外忽有木棉絮飘落,恰停在她三十年前手写的第一张税单复印件上。年轻的税务官突然明白,这位前辈早已用生命证明:最精妙的税收算法,永远算不尽无穷的大爱。
【作者简介】
池朝兴,作家诗人。多篇作品发表及获奖于国内外书报刊杂志或网络。出版诗集《金色的希望》《金色的阳光》《金色的大地》等。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家平台主编,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老干部书画诗词摄影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海珠区作协、荔湾区作协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