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反扑噬
省城郑记者家的灯光亮了一夜。秀英在客房里沉沉睡去,这是她多日来第一次躺在真正的床上,尽管睡梦中依然不时惊悸。而郑记者则在书房里,对着微缩胶卷放大镜下的影像和那些复印的文字材料,面色铁青,怒发冲冠。
证据确凿!赵建国、吴满屯等人二十年前贪污水利款项、诬陷迫害林慕远工程师致其惨死、逼死苏婉清的铁证如山!而周明理之死、阿福之死,以及眼下对陈沉一家的迫害,更是这条罪恶链条的延续。
郑记者没有丝毫犹豫。天刚蒙蒙亮,他就通过保密渠道,联系了一位以刚正不阿著称的省纪委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同时也是他父亲的故交。他将部分核心证据的复印件呈送过去。老领导看完,沉默良久,只说了八个字:“触目惊心,一查到底!”
与此同时,郑记者也开始动用他媒体人的资源,撰写内参材料,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将这颗重磅炸弹投出去。他知道,对手在省里也可能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必须谨慎稳妥,务求一击必中。他让秀英安心住下,暂时不要与外界联系。
希望的火种已然播下,但燎原之势还需时间。而在这段宝贵的时间差里,赵建国的疯狂反扑,已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
芙蓉镇,陈沉家。
夜半时分,急促的敲门声(几乎是砸门声)惊醒了惶恐不安的陈父陈母。门外是吴满屯、老马和几个镇上的民兵。
“开门!公社有事情找你们调查!”吴满屯的声音冰冷,不容置疑。
陈父颤抖着打开门,吴满屯带人一拥而入。
“陈沉和他媳妇李秀英,涉嫌勾结坏分子,盗窃公社财物,现在畏罪潜逃!说!他们躲到哪里去了?!”吴满屯劈头盖脸地质问。
“满屯……镇长,这肯定是误会啊!我儿子老实巴交,秀英刚过门,他们能偷什么?”陈母哭着辩解。
“误会?”吴满屯冷笑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钱(分明是他自己准备的)扔在桌上,“这是从你们家炕洞里搜出来的赃款!人赃并获,还敢狡辩!”
这是赤裸裸的栽赃陷害!陈父气得浑身发抖:“你……你血口喷人!”
“给我搜!仔细搜!看还有没有其他赃物!”吴满屯下令。民兵们开始翻箱倒柜,家里瞬间被砸得一片狼藉。
老马站在一旁,脸色难看,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低下了头。他知道这是冤案,但在吴满屯和赵建国的淫威下,他选择了沉默。
陈母经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和羞辱,一口气没上来,晕厥过去。家里乱作一团。吴满屯却丝毫不为所动,恶狠狠地盯着陈父:“老陈,识相点!把陈沉交出来,还能争取宽大处理!不然,你们老两口就等着去吃牢饭吧!”
与此同时,对柳林镇周边山区的搜捕也骤然升级。赵建国从县里调来了带着狼狗的专业搜山队,配合当地民兵,拉网式地向深山推进。犬吠声、人声、砍伐荆棘的声音,越来越近。
秦大夫安排藏身的猎户窝棚也不再安全。陈沉和秦大夫只能不断向更深、更险峻的密林深处转移。食物即将告罄,体力也接近极限。陈沉的脚被尖锐的石头划破,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们迟早会搜到这里。”秦大夫看着身后隐约晃动的火光,忧心忡忡。
“秦大夫,你别管我了。”陈沉喘着粗气,“他们的目标是我,你找个机会走吧,不能连累你。”
“说什么傻话!”秦大夫斥道,“现在放弃,对不起老木头,对不起秀英,更对不起含冤的周老师和林工程师!”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们被逼到了一处悬崖边上,下方是湍急的河水,身后是逐渐合围的搜捕队伍。已是退无可退。
县城里,素云的处境同样岌岌可危。赵建国判断原件可能还在县城,加大了全城搜查的力度,特别是对旧城区和可能与孙馆长有关联的地方。素云藏身的废弃小院也被列入了搜查名单。
就在搜山队的手电光即将照到悬崖边陈沉和秦大夫的脸上时,就在吴满屯逼问陈父的声音越来越歇斯底里时,就在素云躲藏的院门被粗暴踹开的一刹那——
省城,郑记者接到了那位老领导的紧急电话:“小郑,情况有变!赵建国似乎嗅到了风声,狗急跳墙了!上面已经决定成立专案组,但需要时间部署!你必须想办法,再拖住他们二十四小时!一定要保护好关键证人和证据!”
二十四小时!这最后的二十四个小时,将成为决定所有人命运的关键!
悬崖边的陈沉和秦大夫,会选择跳河求生吗?
被围困家中的陈父,会屈服还是会以死明志?
即将被发现的素云,能否再次虎口脱险?
而远在省城的秀英,能否安然度过这最后的风暴?
反扑的獠牙已经触及咽喉,生死,只在呼吸之间。
【第十七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