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绝地险
卡车在颠簸的公路上行驶了整整一天。秀英蜷缩在散发着浓烈药味的货厢里,不敢动弹,只靠秦大夫塞给她的两个硬馒头和一小壶水充饥解渴。每一次车辆的减速、每一次远处的哨卡灯光,都让她的心脏骤然缩紧。
下午时分,卡车再次被拦停。这一次的检查站规模更大,不仅有穿制服的人,还有几个眼神锐利的便衣。秀英透过篷布的缝隙,看到张司机递证件的手似乎有些微的颤抖。
“药材?打开看看!”一个便衣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车厢门被拉开,篷布被猛地掀开一角!刺眼的阳光和几道审视的目光同时投射进来。秀英死死闭上眼睛,将头埋进麻袋的缝隙里,屏住呼吸。
她感觉到有人用手扒拉着上面的麻袋,甚至用脚踢了踢她藏身附近的货堆。
“都是些草根树皮,有什么好看的?”张司机努力保持着镇定。
“最近有要犯流窜,所有车辆都要严查!”便衣冷冰冰地说,“你这车货,要全部卸下来检查!”
全部卸货?!秀英的血液几乎要凝固了!一旦卸货,她将无所遁形!
张司机的声音带着恳求:“领导,这……这一车货卸下来再装上去,天就黑了,耽误了医院用药,我可担待不起啊……”
“少废话!让你卸就卸!”便衣毫不通融。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辆吉普车疾驰而来,在检查站旁停下。车上跳下来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对着检查站负责人喊了一嗓子:“老李!快!前面三岔口发生车祸,堵死了!所长让你带人赶紧过去疏通!这里交给其他人!”
检查站的负责人一听,立刻招呼手下:“都跟我走!”那几个便衣也似乎被更紧急的任务吸引,犹豫了一下,狠狠瞪了张司机一眼:“算你走运!快滚吧!”
篷布被重新草草盖上,车厢门哐当一声关上。卡车几乎是逃离般地驶离了检查站。秀英瘫软在麻袋间,仿佛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冷汗已经浸透了内衣。刚才那一幕,是巧合,还是……有人在暗中相助?她想起了秦大夫,想起了那个神秘的“老木头”王伯的关系网。
夜幕再次降临时,卡车终于驶入了省城郊区。高楼大厦的轮廓和璀璨的灯火让秀英眼花缭乱,同时也感到了更深的茫然和恐惧。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庞然大物里,她该如何找到那个郑记者?
按照秦大夫的嘱咐,张司机在一个人流相对稀少的城郊结合部让秀英下了车。
“大嫂,我只能送到这儿了。再往里开风险太大。你顺着这条路一直往东走,大概五六里地,有个红星机械厂,你去家属院三栋二单元201找郑记者。千万小心!”张司机匆匆指了方向,便驾车离去。
秀英紧了紧身上的棉袄,将药盒在暗袋里按了按,迈开了沉重的双腿。省城的街道宽阔,车水马龙,与她熟悉的芙蓉镇天差地别。她低着头,尽量不引人注目,沿着路边快步行走。
走了约莫一个多小时,眼看红星机械厂的牌子就在前方,秀英刚松了口气,却突然被两个流里流气的青年拦住了去路。
“大姐,这么晚了,一个人去哪儿啊?”其中一个嬉皮笑脸地问,眼神不怀好意地在她身上打量。
秀英心里一惊,抱紧双臂,想绕开他们。
“哎,别走啊,哥儿俩帮你拿东西?”另一个青年伸手就要来拉她的包袱。
秀英猛地甩开他的手,厉声道:“滚开!我男人就在前面厂里上班!”
她试图用凶悍掩饰恐惧,但颤抖的声音出卖了她。
“哟,还挺辣!”两个青年不但没怕,反而围了上来。
就在秀英绝望之际,一束强烈的手电光照射过来,一个威严的声音喝道:“干什么的!”
是厂区的保卫科巡逻人员!
两个混混见状,骂骂咧咧地跑开了。秀英惊魂未定,对着巡逻人员连声道谢,然后几乎是跑着冲进了机械厂家属院。
找到三栋二单元201,她颤抖着手敲响了房门。许久,门开了一条缝,一个戴着眼镜、面容儒雅的中年男人警惕地看着她。
“你找谁?”
“我找郑记者,是……是秦大夫让我来的。”秀英的声音带着哭腔。
男人眼神一变,迅速将她拉进屋内,关上门。他正是郑记者。当秀英拿出那个藏有证据的药盒,断断续续地讲完一路的惊险和芙蓉镇的冤情时,郑记者的脸色变得无比严肃。
他仔细查看了胶卷和文件,一拳砸在桌子上:“无法无天!真是无法无天!二十年前的血案,如今还敢如此草菅人命!”
他看向疲惫不堪、浑身狼狈的秀英,眼中充满了敬佩:“大嫂,你放心!这东西到了我手里,我拼着这身记者皮不要,也一定要把它捅上去!你们受苦了!”
听到这句话,秀英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连日来的恐惧、艰辛和委屈化作滚烫的泪水,汹涌而出。她做到了!她终于把希望的种子,送到了能让它发芽的地方!
然而,她并不知道,就在她抵达省城的几乎同一时间,一场更猛烈的风暴,正扑向她在芙蓉镇的根,扑向深山中的陈沉,也扑向了县城里孤军奋战的素云。
赵建国在得知秀英可能已经逃脱并前往省城后,彻底撕下了伪装。他直接对吴满屯下达了死命令:控制陈沉父母,逼问陈沉和秀英的下落!同时,加大搜山力度,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而对素云的搜捕,也进入了最疯狂的阶段。
荆棘之路的终点,并非坦途,而是更陡峭的悬崖。
【第十六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