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健康
笑迎夕阳



线上诗书画展创刋词
刘志忱
尊敬的广大诗书画朋友们:
大家好!
丹青歌盛世,
翰墨著华章。
今天是我们伟大祖国76岁华诞,在这普天同庆的大喜日子里,济宁市济州古城书画院创办的以笔歌墨舞 颂我中华为主题的线上诗书画展第一期与大家见面了。很有意义!
济宁市济州古城书画院是经山东省济宁市民政局批准,有济宁市文联监管的社会团体。四年来,坚持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原则,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我们刨办线上诗书画展旨在圃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传播知识,交流技艺;相互学习,联谊交友等。。线上诗书画展是一项自愿性、广泛性、公益性、经常性活动。作者只需提供本人照片、籍贯、两件新创作品照片和联系方式,传发至收件网站即可,我们将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分期分批在《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等媒体平台上广泛宣传。期待社会各界拿起手中的妙笔绘就祖国的锦绣山河,书写人民的幸福笑颜。恳请和欢迎广大诗书画名家和爱好者热情参与,涌跃投稿,给予支持和指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艺术的殿堂,感受诗书画的魅力,激发前行的功力,为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祝福朋友们幸福安康!
祝愿网属旗开得胜,
越办越好!
谢谢大家
2025年10月1日


一、
梁山县楹联学会

(一)诗词
1、吴爱芹《重阳有寄》
把酒临风菊正黄,纵然白发亦疏狂。
夕霞虽近光犹灿,笑对流年岁月长。
2、张义凤《老人节感怀》
(一)
澄江秋影飞鸿雁,携友登高赏景殊。
白露黄花芦荻舞,红杯绿蚁酒屠苏。
霜寒沐得青山彩,风冷凝成碧玉珠。
九九心平多快乐,裁辞咏句学书儒。
(二)
沁园春•老人节抒怀
地老天荒,岁岁重阳,桂蕊飘香。望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祥云浮动,归雁翱翔。湖色山川,幽廊曲径,赛雪芦花溢馥芳。登高眺,见茉萸遍插,思绪飞扬。
悠悠岁月沧桑。促人老,乌丝染白霜。确满胸豪壮,纵心拼搏;江湖闯荡,使命担当。百感流年,夕阳最美,折谢金辉呈熠光。心慨叹,幸人间老者,福寿安康。
3、樊华《樊华香子•重阳寄老》
九九重阳,菊酒盈香。 看秋光、漫染云裳。 年华向晚,意趣犹长。 且琴为友,书为伴,笑为妆。
桑榆未晚,霞披锦绣。 纵斜阳、亦胜晨光。 心宽体健,福寿安康。 享一程风,一程雨,一程霜。
4、王万习《一斛珠•重阳节》
重阳时节。征鸿欲共西风急。谢公转赠逍遥屐。非爱登高,只把黄花惜。
谁家淑女传清笛。吹翻破帽先头白。却欣儿辈开琼液。醉眼朦胧,看取斜阳色。(张先体)
5、杨凤言《又见重阳》
重阳雁字掠斜晖,冬枣垂枝待客归。
红柿凝霜如意满,秋光酿暖入心扉。


6、史月华《重阳抒怀》
佳节又重阳,神州沐瑞祥。
红枫描画板,丹桂溢芬芳。
谁道桑榆晚,吾吟岁月长。
诗心追梦远,鹤发写华章。
7、梁开玉《重阳节抒怀》
九九重阳夕照斜,平安康健即仙家。
昔年莫问荣枯事,晚岁唯求霞绮华。
二老相携温旧梦,三餐细品度生涯。
顺时颐养得天趣,笑看秋深菊著花。
8、肖广重《重阳节感怀》(新韵)
玄月佳节九重阳 ,故乡亲友面慈祥。
登高畅饮菊花酒,未见儿时掏鸟郎。
9、王显柱(一)咏老人节
金风布彩绘秋光,九九来临意气昂。
遍地丰禾盈喜气,满园硕果沐朝阳。
银发未改当年志,童貌颇彰今日昌。
更有天伦情味好,全家安乐共擎觞。
(二)迎九九
欣逢九九艳阳天,盛世层出老健欢。
白首阿婆挥彩扇,苍须祖父驭花船。
凤声票友竞髙嗓,反串胡生赞舜年。
大伙共谋延寿术,志将双百绩功瞻。
10、徐长富《夕阳感怀》(通韵)
九月金秋天际远,夕阳晚景显奇观。
枫红柏翠群山秀,水碧云白玉宇蓝。
暮色苍茫胧旷野,丹霞绚丽映长川。
人生世短鬓霜染,尽洒余晖效古贤。
11、李海俊《九九重阳》
金风黄菊满篱香,雁过长空念故乡。
九九登高人未老,茱萸遍插寄安康。


(二)对联
1、吴爱芹
(一)
德厚流光,岁月添筹人未老;
心宽增寿,福康有望梦常甜。
(二)
晚岁焕新晖,初心未改;
耆年逢盛世,余热犹存。
2、张义凤
(一)
一腔血洒,灿烂余晖如画染;
满腹诗藏,斑斓暮岁赋词吟。
(二)
双庆临门,登高喜度老年节;
三阳播彩,赏景欢书遐寿诗。
(三)
九九颂芳辰,敬老成时尚;
三三迎节令,尊贤效德风。
3、师恩华
红红火火,福驻桑榆美;
健健康康,心欢日月长。
4、李兆月
(一)
登高祈就夕阳乐;
健体迎来满目春。
(二)
九九重阳,喜见夕阳美;
年年越岁,欣活暮岁长。
(三)
九九登高祈福寿;
年年得顺保平安。
(四)
九九登高,祈就平安堪是福;
天天健体,练成强壮便为仙。
5、杨凤言
又到重阳,丹青尽善丰收色。
欣逢盛世,锦瑟只鸣欢乐歌。
6、史月华
(一)
桑榆焕彩天伦乐;
岁月流金遐寿长。
(二)
红枫丹桂秋光好;
鹤发童颜遐寿多。
7、李海俊
笑看夕阳铺海远;
喜迎晚照入山深。
8、王显柱
(一)
盛世人人求寿永;
黎民代代愿福长。
(二)
气爽秋高逢九九;
国强庶富乐天天。
9、 徐长富
登高尽赏风光美;
望远达观气象新。

二、
泗水县诗词楹联学会

1、王玉宝
济宁秋色美,重阳共赏平安景;
岁月人安康,笑语同迎盛世年。
2、刘燕《重阳》
呼朋引伴上高台,洙泗波光照眼来。
金菊欣欣香未减,霜枫灼灼绣初开。
时随风物身犹健,每纵襟怀梦易回。
且向清时期晚岁,苍颜霜鬓亦悠哉。
3、冯雪《笑看红尘》
流泊畅游漫碧空,碎云漂渺驾长风。
时光浩淼沧溟粟,心念梦思无尽衷。
4、尤宏娟《“平安健康,笑看夕阳”》
松青书晚节,墨洇圣域平安色;
菊灿醉重阳,笙奏银龄康乐章。
5、尤鹏
济水清流,桑榆不老;
白楼晚晀,松柏长青。

三、
金乡县诗词楹联学会

1、安殿轩《题乙巳年重阳节》
(一)
上联:茱萸香溢重阳至
下联:菊酒情浓福寿添
横批:岁岁安康
(二)
上联:峰举赤霞,茱萸盛绽添人寿;
下联:秋衔金蕊,菊酒频斟慰岁长。
(三)
七绝·乙巳年重阳节
天高云淡雁声长,举目山河入醉乡。
踏遍高峰人不老,笑看云起又重阳。
(四)西江月・乙巳重阳节寄情
秋野金风送爽,霜篱菊蕊飘香。茱萸遍插意悠长,翁媪登高远望。
遥念故园亲旧,更思岁月流芳。人生聚散几沧桑,且共此时欢畅。
2、李颜丽
(一)
日月同辉,修得天地祥瑞气;
河山相映,畅享人间烟火情。
(二)
贤俊云集,不改初心承大志;
家国筑梦,当为盛世守太平。
(三) 秋画
雁阵声声逐瘦影,菊香浅浅觅斜阳。
童颜鹤发相约至,笑满长亭画满廊。
3.胡慧洁
(一)
桑榆晚照,老骥深耕,看经年壮志;
豆蔻初开,雏鹰试翼,彰睿月雄心。
(二)
寿客萦心,念天涯挚友;
茱萸在手,期两岸情缘。
备注;寿客为菊花的别称。
4、邱宝君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诗词三首
(一)国歌颂(新韵)
战火硝烟借大风,先贤血肉筑长城。
红旗猎猎催崛起,韵律锵锵唱复兴。
(二)国旗颂(新韵)
十月香山叶正红,一腔热血染苍穹。
迷途指引强国路,红底潮头盛世兴。
(三)卜算子•谒毛主席像(新韵)
信仰大于亲,革命牺牲早。
风雨凄凄送春归,飞雪容颜老。
日暮坐城头,晨响冲锋号。
更有称雄世界时,盛世慈眉笑。

平安健康•笑看夕阳
诗联几则
(四)夕阳红(新韵)
老漠田畴瑟瑟清,孤芳远景自伶伶。
秋风染色宵宵浅,妆点夕阳日日红。
(五)太极拳(新韵)
晚照落西空,拳拳带北风。
青春山水远,惬意在心中。
(六)广场舞(新韵)
嫦娥曼舞桂花旁,绿袄红裙草卉香。
月下蜂蝶张羽翼,青春漫步看夕阳。
(七)九九重阳节•联
朝辞半露,夏入田畴耘五谷;
晚纳微霜,秋来府第庆重阳。
5、白艳丽
(一)
着霜红叶饱秋色;
趁节黄花凝晚香。
6、杨思功
(一)重阳节感赋
秋高气爽迎重阳,人寿年丰雁阵长。
稻谷飘香农家乐,喜笑颜开赞国强。
(二)秋菊
待到秋来菊香浓,蜂飞蝶舞闹花丛。
体育健儿展雄姿,身披国旗色更红。


四、
鱼台县诗词楹联学会
1、王旭
篱落菊花黄,登高向远追诗梦;
田园秋果硕,曼舞轻歌颂党恩。
2、程殿友
(一)
黄河滚滚,满载千秋史;
黑土悠悠,惠泽万代人。
(二)
九曲连环,万里星河成圣境;
千帆逐梦,三军卫士震乾坤。
五、
高新区诗词楹联学会
1、彭文莉
(一)采桑子·重阳节随想
霜风渐染层林秀,菊绽篱边,雁字横天,节至重阳景自妍。
休嗟鬓角添华发,且尽清欢,把酒凭栏,满目秋光入锦篇。
(二)国庆咏怀
经风沐雨历沧桑,一众雄心壮志扬。
砥砺为求千载梦,殷勤但愿万家香。
飞天揽月冲宵汉,泛海恬波著锦章。
七十六年成伟业,神州如日耀东方。

2、姜守彦
(一)七绝.重阳节即事
云淡天高宜壮怀,釆撷秋色作诗材。
登高望远一帘句,圣城重阳入画来。
(二)七律.重阳节抒怀(中华新韵)
九九重阳笑语哗,金风送爽赏菊花。
短篱疏影香圆梦,新韵古诗意入茶。
绿水青山泽禹甸,蓝天沃野悦农家。
登高逰目秋光秀,塞北江南景物华。
(三)渔家傲.咏重阳节"乘云天杯″老人运动会
圣域重阳翁妪酷,英姿飒爽翩翩舞,放开美声歌祖国,方家语,声音别致深情注。
体育场中多项目,看台鼓掌雷鸣助。运动健身旗正举,莫停步,乘云天路攀登去!
(四)
银龄有约,玉润金声歌盛世;
大道无垠,宽怀健步向高年。
3、孙者奎
(一)
小小流《水望云间——重阳》
贤杰逢杯,篱菊问秋,登高祈福谁人。看晴空物语,飞雁惊魂。何岁顽皮语笨,今宵敬老情真。有疏黄山满,湿露池清,相会乡村。
苍台尽醒,再叙前缘,浅思寂水微痕。还忆诗轩酬唱,杯酒时温。惆怅概因迟暮,清明不过欢欣?慢吟长阕,旅行依旧,过客当论。
(二)探芳信,重阳节抒怀
小小流水
睹黄叶。正薄晨微明,旭辉浓烈。本欲探金菊,吟诗赋君阅。飞天寒雁南巡了,岚黛何其郁!近重阳,再起幽怀,看那天阔。
佳节细端贴,是大爱无疆,长歌添阙。敬老祥和,当把孝心接。神州自古亲情顾,河岳都知彻!愿殷勤,常伴高堂不竭。



策划:陈兴照 刘志忱
主编:王恩祥
审核:郑守生
济宁市济州古城书画院
济宁市书画协会
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