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清雅伴金秋
作者:谢述连
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的皇家园林中,有个华清宫,华清宫的东南侧有个池塘。站在池塘岸边,看见池塘中的睡莲悄然绽放,粉白相间的花瓣上还缀着昨夜的露珠,在晨光中闪烁如碎钻。这意外的相逢,让我不禁驻足凝望,看那睡莲在金秋的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着什么。
睡莲的品性最是耐人寻味。它们不似其他花卉那般争奇斗艳,总是静静地浮在水面上,白日里舒展花瓣,夜晚又悄然合拢,周而复始,不张扬也不懈怠。这种从容的姿态,恰似古人所说的“花中隐士”。记得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赞莲“出淤泥而不染”,其实睡莲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们扎根于淤泥,却能开出如此洁净的花朵,这种反差之美,令人叹服。
金秋时节的睡莲,更添几分风韵。随着天气转凉,睡莲的花期也渐渐接近尾声,但正是这最后的绽放,显得格外珍贵。花瓣边缘开始泛出淡淡的金黄色,像是被秋阳镀上了一层薄金,又像是预感到寒冬将至,特意为自己披上的华服。水面上,几片枯黄的莲叶与盛开的睡莲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绝妙的写意画。
站在池边,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在乡下见过的睡莲。那时村里的池塘不大,却养着几十株睡莲,每到夏季,孩子们就喜欢蹲在池边看它们开花。睡莲的花期极有规律,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新的花朵绽放,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最奇妙的是,睡莲的花瓣会在午后逐渐闭合,仿佛要进入午睡一般,这也许是它们名字的由来。
睡莲不仅美丽,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古埃及,睡莲被视为神圣的象征,常被用作神庙的装饰;在印度教中,睡莲代表着纯洁与超脱;而在中国,睡莲则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寓意。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让睡莲超越了普通花卉的范畴,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
秋风渐起,池边的柳树开始落叶,一片金黄坠入水中,惊起了几圈涟漪。睡莲似乎不为所动,依然静静地浮在水面上,只是花瓣的颜色似乎又深了几分。这种从容不迫的姿态,不正是我们面对生活应有的态度吗?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都该学学睡莲的品性——不疾不徐,不卑不亢,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天色渐晚,睡莲的花瓣开始缓缓闭合,仿佛在准备一场酣睡。我轻轻挥手告别,知道明天清晨,它们又会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朝阳。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或许就是睡莲给予我们最珍贵的启示: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优雅,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2025年09月24日



作者简介
谢述连(笑章爷),江西兴国人,中共党员,经济师。曾在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多种类型的文章,多次获得各种奖项。退休后喜欢摄影和写作,容易触景生情,喜好借景抒情,用景物抒发不一样的情怀,用素笔书写不一样的人生,不唯书而书,只为抒而书。
(图文供稿:谢述连)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