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在儿心头》
文/朱春水
半梦半醒又半秋,
高堂驾鹤远游。
思来不见泪怎休?
天人永隔了,
情随西风瘦。
轻抚相框慈母脸,
姆妈劝我别愁。
生死看淡自无忧。
花落果飘香,
娘在儿心头。
——2025年09月24日
诗评《娘在儿心头》
这首悼母词以细腻笔触写尽丧亲之痛与绵长思念,情感真挚质朴,于悲戚中见温暖,读来令人动容。
从情感表达看,诗歌开篇“半梦半醒又半秋”“思来不见泪怎休”,用“半秋”的时节感与“泪怎休”的直白追问,将失去母亲的恍惚与悲痛直接托出;后又转入“姆妈劝我别愁”的想象,以母亲的口吻消解哀伤,“花落果飘香”的隐喻更将生死观从悲戚升华为“娘在儿心头”的永恒牵挂,让思念有了安放之处,情感层次丰富且动人。
从语言与结构看,全词以口语化的“姆妈”称呼拉近情感距离,如话家常却饱含深情;上阕写“天人永隔”的痛,下阕写“娘在心头”的暖,先抑后扬,结尾“娘在儿心头”一句简洁有力,既是情感的收束,也是对母爱永恒的最好诠释,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