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瑾《鹧鸪天》词之用韵问题(2)
鹧鸪天
秋 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〇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前些天,在某个诗词学习的微信群里讨论诗词格律问题,有位词友说,不理解为什么古人填词也有押错了韵,不符合格律的,并贴上了秋瑾的这首《鹧鸪天》作为例证。
我想,他一定是以清·戈载《词林正韵》为标准,来评判古人填词押韵是否正确的。《词林正韵》里,“禁”“音”“身”等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韵母为前鼻音“en”“in”(还包括“un”)的字,被收在第六部或第十三部;而“零”“行”“鸣”等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韵母为后鼻音“eng”“ing”的字,被收在第十一部。持此以观秋瑾这首词的用韵,是属第六部、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等三韵混押,似乎真的“押错了韵”,“出律”了。
问题在于,《词林正韵》的分部,与古人填词押韵的实际情况不尽相符。就此具体案例而言,秋瑾词押韵并没有错,因为有词以来,从唐五代开始,词人就这样押了。
不信?咱们通过“大数据”来证明这一点。
首先,列举唐五代时期的用例:
(8)敦煌词《凤归云》
儿家本是,累代簪缨。父兄皆是,佐国良臣。幼年生于闺阁,洞房深。训习礼仪足,三从四德,针指分明。〇娉(按,同“聘”)得良人,为国远长征。争名定难,未有归程。徒劳公子肝肠断,谩生心。妾身如松柏,守志强过,鲁女坚贞。
按,缨、明、征、程、贞,《词林正韵》在第十一部。臣,《词林正韵》在第六部。深、心,《词林正韵》在第十三部。
(9)又《破阵子》
日暖风轻佳景,流莺似问人。正时越溪花捧艳,独隔千山与万津。单于迷虏尘。〇雪落亭梅愁地,香檀枉注歌唇。兰径萋萋芳草绿,红脸可知珠泪频。鱼笺岂易呈。
按,人、津、尘、唇、频,《词林正韵》在第六部。呈,《词林正韵》在第十一部。
(10)又《柳青娘》
碧罗冠子结初成。肉红衫子石榴裙。故着胭脂轻轻染,淡施檀色注歌唇。含情唤小莺。〇只问玉郎何处去,才言不觉到朱门。扶入锦□□□□,□殷勤。因何辜负少年人。
按,成、莺,《词林正韵》在第十一部。裙、唇、门、勤、人,《词林正韵》在第六部。
(11)又《内家娇》
两眼如刀,浑身似玉,风流第一佳人。及时衣着,梳头京样,素㜱女艳孋情春。善别宫商,能调丝竹,歌令尖新。任从说洛浦阳台,谩将比并无因。〇半含娇态,逶迤缓步出闺门。搔头重慵【忄葸】不插,只把同心,千遍撚弄,来往中庭。应是降王母仙宫,凡间略现容真。
按,人、春、新、因、门、真,《词林正韵》在第六部。庭,《词林正韵》在第十一部。
(12)又《南歌子》
悔嫁风流婿,风流无准凭。攀花折柳得人憎。夜夜归来沉醉,千声唤不应。〇回觑帘前月,鸳鸯帐里灯。分明照见负心人。问道些须心事,摇头道不曾。
按,凭、憎、应、灯、曾,《词林正韵》在第十一部。人,《词林正韵》在第六部。
(13)又《浣溪沙》
一队风来一队尘。万里迢迢不见人。陆上无水受却□,使风行。〇斑山不迭跕乌远,早晚到我本乡园。思忆耶娘长服药,应昏晨。
按,尘、人、晨,《词林正韵》在第六部。行,《词林正韵》在第十一部。(园,《词林正韵》在第七部。)
(14)唐·易静《兵要望江南》《委任第一》其十
量彼敌,将勇戒骄盈。整暇正须期死战,凯旋犹惧有生兵。养气勿轻临。
按,盈、兵,《词林正韵》在第十一部。临,《词林正韵》在第十三部。
(15)又《委任第一》其二十
统军帅,不可妄行刑。莫以军威行杀戮,人生一失永无生。误损命天嗔。
按,刑、生,《词林正韵》在第十一部。嗔,《词林正韵》在第六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