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柯善北“秋天的故事”:一帧秋景里的东方美学与生命哲思
图/柯善北/《中华建设》杂志社社长
文/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诵/云中鹤
当《中华建设》杂志社社长柯善北的镜头对准秋日,“秋天的故事”便不再是单纯的季节影像,而是一幅融汇自然之美、文化之韵与生命之思的视觉诗篇。画面中,红枫似火铺满蜿蜒石径,夕阳将天空与水面晕染成暖金,每一处色彩、每一缕光影,都在诉说着秋的绚烂与厚重。
从美学维度细赏,其意境营造堪称绝妙。石径不仅是构图的线索,更像一条“时空隧道”,引观者步入“刹那即永恒”的哲思——枫叶的炽烈是生命的礼赞,水面的静穆似时间的凝固,暗合中国传统“以景寓情,物我两忘”的审美至高境,让人在视觉冲击中感受超越画面的诗性时空。色彩运用更见巧思,枫叶的红与夕阳的金在冷暖碰撞间,隐喻秋日既是收获终点亦是凋零起点的生命循环,而水面光影交错,恰如中国画论“计白当黑”的平衡之道,虚与实相生,让画面更富层次感与想象空间。
若论构图深意与光影叙事,这份匠心更显厚重。“曲径通幽”的设计,既是现实行走的路径,也可引申为内心修行之路、文明传承之轨,暗合园林美学“移步换景”之趣,有限空间里生出无限意境;夕阳斜照的柔光,如自然执笔的温柔书写,在枫叶脉络、石径肌理上留下细腻触感,既显“万物有灵”的人文关怀,也让每一处景物都有了可触可感的温度。
更深层看,这幅作品始终与中华美学传统遥相呼应。枫叶绚烂让人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水面金波暗合“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古典意象,以现代摄影语言完成了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传统的当代转译。而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当下,这份枫红水暖的盛景,更唤醒着人们对生态之美的珍视,与《中华建设》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媒体立场深度共鸣。
金中舟语———
柯善北镜头下的“秋天的故事”,终究是一场关于“看见”的修行——看见秋的自然之美,看见文化的传承之脉,更看见生命循环里的永恒力量。它邀请我们在快节奏生活中驻足,于一帧秋景里,重拾对平凡世界中极致美好的感知,也让我们读懂:好的摄影,从来不止是记录,更是用镜头与世界对话、与传统对话、与内心对话的艺术。
1. 镜头里的秋,是柯善北笔下会说话的诗——红枫燃遍石径,夕阳淌满水面,每一帧都是东方美学的浪漫,每抹色彩都藏着生命的哲思,这“秋天的故事”,值得慢品。
2. 谁把秋拍得这般有韵味?柯善北的“秋天的故事”里,枫红是炽热的礼赞,金波是时光的低语,石径蜿蜒间,藏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古意,更有当代摄影的巧思。
3. 不止是秋景,更是视觉诗篇!柯善北镜头下,红枫、金波、曲径交织,既有“计白当黑”的中式美学,又藏着生态与文明的深意,这“秋天的故事”,越看越动人。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