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九归真
一一序许馨心诗集《归来辞》
作者: 牧夫
朗诵:王晓辉
青年女诗人、原欧盟中国经济文化委员会执行秘书长,许馨心的诗集《归来辞》,即将由北京世代文化发展公司出版,责任编辑于小伟请我给这本诗集写序。我与许馨心素不相识,更不知诗集《归来辞》所表达的内容,写序时也就不知“归”向何处了。于是,便让于小伟方便的时侯将书稿发我。
初读几十页薄薄的书稿,如走进一座没有香火的寺庙或道观,冷清之中,除了感到这本诗集内容的另类和诗人入诗角度的“怪”之外,也没有了可写序的激动。隔数天再拿起诗稿及至三读后,被激发出来的情感却厚重了起来。在被厚重的情绪激发出写序欲望的期间,于小伟又来电话催问写序的事情。
六读之后,在一个深夜,虽然外面还有着车辆过往和歌厅传来的嘈杂,但我却给心披上了一件大红的袈裟,坐在电脑前,在键盘上敲出了一一“九九归真”。
《归来辞》里的每一首诗,虽是诗人许馨心一时之得、一事之得,但是每一首诗都是诗人心之所得。无论是希望还是失望,无论是乐观还是悲观,无论是现实还是虚无,这“心之所得”之诗都会渡我们到彼岸去看另外的一片风景。
在这个浑浑噩噩的世界里,诗人要修行成一枝出泥淖的白莲(“白莲出泥淖”风部•六),从“阳明丘畔小(风部•二)”出发,看“君子摇竹影(风部•二)”,听“风雨卧天音(风部•二)”,经过“陋轩五百载(风部•二)”的潜艰修行,在“高洁常清冷”的时光隧道里,也终于“云端风送我(风部•四)”而“窥天深”。
读着心之所得的诗集,却有了一世之得的“觉悟“。这一世之得之诗皆出于佛心、道心、凡心、苦心。春碎柳岸温,困卧衾帐身。菩提何所觅,灵茶摄六根。(月部•二)一根前缘两行因,也无相念也无心。烹茶入酒斟满月,演琴熏性调五音。梨花坞里参花香,天云阁中理云鬓。醉卧圣泉赏风月,一并仙客诵古今。(月部•三)食天地之气,观人间烟火。淬水里明月,洗凡尘因果。(月部•七)以茶寄情,以琴托思,以愿许心,在这样的诗意中行走,你会有怎样的一番心境呢?缠绵在切身的痛中也好,缠绵在切身的醉中也罢,或……,或……,或……也可见了诗人吐呐天地之气的灵慧之根。
《归来辞》是许馨心灵魂深处反复吟诵的己我的“心经”,只不过借用了诗歌的形式和古乐府的笔意抒发了她的“重重关又重重山(土部•三)”的胸中的块垒。正象诗人在她的诗中所说的那样“日久月久又重九,久久归真,一元归真。千年之计何其真。(日部•九)”“真人只愿伴清风(风部•五)”,点燃心中的三柱香,许一个愿在心底,终是九九归真,归到我们灵魂的本位。
一部《西游记》,记述了唐僧西去取经漫长的路上,经历八十一难后,终成正果的故事。诗人许馨心的《归来辞》诗集分为日部、月部、星部、风部、云部、火部、水部、土部、灵部等九部,每部九首诗文。九九八十一,主观的有意而为之的诗集的架构,暗含了诗人修炼终也成正果。可见了诗人修己的自律。不管发生了什么,亦可见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向上,更可见了对所遭遇的一切的苦难有着的积极而无畏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