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迎国庆(押七阳韵)
金风送爽满庭芳,举国欢腾庆寿长。
旗展山河皆焕彩,神州万里谱新章。


钗头凤·迎国庆
(程垓体.第二部)
金风漾,秋光朗,气清天阔云轻飏。
仓箱敞,蟾宫亮,一场秋雨,渐生微爽。爽!爽!爽!
笙歌亢,人潮旺,舞狮腾跃旗飘荡。
民心向,国容壮,山河明丽,福延绵旷。强!强!强!


清平乐•仲秋(李白体)
金风送晓,昼暖宵凉好。
五谷盈仓秋意闹,叶落花开皆妙。
十五月满清辉,山河遍展晴晖。
共贺神州华诞,龙腾万里高飞。


散文:《桓台游》
唐增虎(山东)
鲁中平原的风,掠过万亩良田,在马踏湖的荷叶上留下轻响,也拂过这座兼具农耕厚土与人文星光的城——桓台。它以“百强县”的身姿立于世,用“建筑之乡”的筋骨撑天地,靠“吨粮县”的底气养民生,更以千年文脉滋养出“人杰地灵”的底蕴。
马踏湖是桓台的眼眸,蒹葭苍苍间藏着水乡的灵秀。夏日里万亩荷塘铺展如碧,粉荷垂露,绿盖擎珠,待到月升东山,清辉洒在粼粼波光上,便是“荷塘映月”的诗意画卷。湖岸的青丘曾栖隐着颜斶、鲁仲连这般贤士,前者拒宣王之爵守耕读本心,后者斥强秦之威弃千金之赏,他们的风骨与夏黄公的隐逸情怀一同,沉淀在湖水深处 。而炉姑李娥纵身跃炉救父的传说,更让这片水土多了份孝悌的温度,千年庙会的香火里,是风土人情的代代传承。
烟火气里藏着桓台的滋味。水上的鱼屋子飘来河鲜的清香,不刮鳞的炸鲫鱼酥透骨缝,糖醋鲤鱼翘首如跃龙门,金丝鸭蛋与脆藕则带着湖水的甘润。春日里的荠菜水饺、香椿炒蛋更是自然的馈赠,麦蒿菜的清苦与榆钱窝窝头的清甜,交织成当地人最珍视的时令滋味。酒酣耳热间听人说起,这里的建筑工人曾凭手艺让彭真题写的“建筑之乡”名扬全国,五万人的施工队伍当年凭技艺挣得的收入,堪比十级干部的薪资,这份踏实奋进正是风土的底色。
新城王氏三百年间走出三十位进士,辕固生以《齐诗》开一代文脉,如今这些故事都化作城市的注脚 。高楼与湿地相映,工地的号角与湖中的渔歌和鸣,“吨粮县”的金色麦浪里,藏着对土地的敬畏;建筑工地上的钢筋铁骨间,托举着为国建设的担当。从古代贤士的舍身取义到当代工匠的精益求精,桓台始终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为国争光”的答卷。
暮色中的马踏湖渐次安静,远处城市的灯火与天边的星月交辉。这方水土既养得出满仓五谷,也育得出千古风流,更建得起时代高楼——这便是桓台,一部在齐鲁大地上徐徐展开的关于厚土、文脉与奋进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