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塑像起纷争
李文忠的奏章快马加鞭送往应天,而铁木山的工程已热火朝天地展开。匠人们清理大殿,修筑佛龛。李文忠召来了陇右一带最好的塑像师傅——以手艺精湛、脾气更倔著称的老匠人鲁彦。
鲁彦看着李文忠递来的图样,眉头拧成了疙瘩:“大人,您要塑齐天大圣,老朽塑过。您要塑佛爷,老朽也塑过。可这……要塑十二尊一模一样的‘齐天大圣斗战胜佛’,来代表那十二个元将?这、这从古未闻啊!”
“正是要这‘从古未闻’。”李文忠捻须道,“鲁师傅,你想想,若塑成元将模样,汉人百姓谁肯来拜?若全然是佛,又如何体现敕封特定将领的深意?唯有借齐天大圣之名,既含斗战之意,又已皈依佛门,再稍加变化,令十二尊像同中有异,方能两全。”
鲁彦蹲在石阶上,闷头抽着旱烟,半晌才道:“难!齐天大圣猴相,如何与蒙古将领牵连?形似易,神似难。塑得不好,非僧非俗,不汉不蒙,恐成笑话。”
正当李文忠欲再劝说时,山下忽然传来喧哗。原来是一些听闻消息的汉人乡绅聚众前来,为首的里正王老汉跪地陈情:“钦差大人!万万不可啊!那些鞑子兵,生前杀我子弟,毁我家园,死后不为他们镇魇已是仁慈,怎能反倒为他们塑像供奉?这、这让我们死去的亲人如何瞑目?”
群情顿时激愤起来:“对啊!凭什么祭奠仇人!”“朝廷这是忘了我们受的苦吗!”
李文忠面色凝重,起身扶起王老汉,朗声道:“各位乡亲,陛下的苦心,正是要化解这段冤孽!今日超度亡魂,封之为神,非为彰其功,实为化其戾!他们受了香火,便需护佑一方,若再为祸,天地不容!此举更是为了让我大明边境永享太平,让你们的子孙不再受战乱之苦啊!”
他一番话,既有朝廷威仪,又含情理劝说,部分乡绅渐渐安静下来,但仍有不少人面露不忿。王老汉颤声道:“就算大人说得在理,可这心里……堵得慌啊!”
消息像风一样传到山洞。其其格握紧了拳头,指甲掐进掌心:“他们……他们竟如此恨我们……”陈石头叹了口气:“仇恨是双刃剑,伤人也伤己。格桑,你看,连塑像都如此之难,可见要化解这积年的仇怨,绝非易事。钦差大人,也是在走一条无人走过的路。”
第六章 暗夜窥真容
由于其其格此前曾在石虎寺附近被发现,李文忠加强了山上的巡逻。其其格和陈石头藏身的山洞虽隐蔽,但获取食物和打探消息变得异常困难。陈石头的伤口已愈合大半,但身体仍虚。
这夜,月黑风高,其其格决定冒险再去一次石虎寺,看看塑像的进展,顺便看能否找到些有用的东西。她叮嘱陈石头留在洞中,自己则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潜入寺外。
大殿内灯火通明,鲁彦正带着徒弟们连夜赶工。地上堆满了黏土、麻丝和木料。几尊塑像的骨架已经搭起,初具形态。其其格躲在一扇破窗后,屏息凝望。
只见鲁彦对着一尊初具雏形的塑像发呆,手里捏着一块黏土,却迟迟不下手。徒弟问道:“师傅,这猴脸雷公嘴的模子打好了,还有什么为难?”
鲁彦叹道:“蠢材!钦差大人要的是‘似猴非猴,似将非将’,要有关云长之忠勇,岳武穆之凛然,还要带点孙悟空的灵顽!你瞧瞧你这胚子,活脱脱就是个山魈野怪!那扩廓帖木儿我虽未亲见,但听人言,乃世之枭雄,气度非凡,岂是这般鬼模样?”
其其格在窗外听得心头一震,没想到这老匠人竟如此认真对待她父亲的形象。只见鲁彦烦躁地摆摆手:“罢了罢了,今晚找不到感觉,都歇了吧!”
徒弟们散去,鲁彦独自坐在殿门槛上,对着月光喝闷酒。其其格心中一动,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她等鲁彦醉意朦胧趴着睡着后,悄悄溜进殿内,就着微弱的灯光,用地上散落的炭块,在一块木板上快速勾勒起来——那是她记忆中父亲身披战甲、横刀立马的侧影,英武中带着一丝悲怆。
画完,她将木板轻轻放在鲁彦手边,然后迅速隐入黑暗。
次日清晨,鲁彦被冻醒,发现了手边的木板。他拿起一看,浑身一震!那画功虽稚嫩,但人物神采飞扬,气势磅礴,尤其是那双眼睛,睥睨之中含着苍凉,正是他苦思冥想而不得的“神韵”!
“神助!真是神助我也!”鲁彦激动得大叫,以为是齐天大圣显灵指点。他立刻根据这画中的神韵,重新修改塑像的脸部轮廓,减少猴相,增加英武之气,尤其在眼神刻画上下足功夫。
其其格在暗中观察,看到匠人领悟了自己的意图,并付诸实践,心中百感交集。父亲的形象,或许将以这样一种奇特的方式,在这佛殿之中留存下去。
第七章 情愫暗滋生
山洞里,陈石头的身体一天天好转,已能勉强行走。这些时日,全靠其其格冒险照料。两人朝夕相处,在提心吊胆的躲藏中,一种微妙的情感悄然滋生。
陈石头会讲他家乡的汴河风光,讲他年少从军时的糗事,试图逗其其格开心。其其格则会在觅食时,留意采些野花回来,点缀阴暗的山洞。她的话依然不多,但眼神不再总是冰冷戒备。
这天,其其格找到了一些鸟蛋,兴冲冲地回来,却见陈石头靠在洞壁,脸色潮红,呼吸急促——他又发烧了。想必是昨日帮她攀岩采药时牵动了未愈的伤口。
其其格慌了神,赶紧用冷水为他擦拭降温。夜里,陈石头烧得胡言乱语,一会儿喊“娘”,一会儿叫“战友”,一会儿又喃喃“格桑……快跑……”
其其格守在他身边,听着他无意识中喊出自己的名字(尽管是化名),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这个明军士兵,在生死关头,惦记的竟是她的安危。她想起父亲麾下那些忠诚的将士,也是这般重情重义。仇恨的面具,在具体的人性温暖面前,显得愈发苍白。
她握住陈石头滚烫的手,低声道:“石头,坚持住……你会好起来的……”
后半夜,陈石头的高烧终于退了。他虚弱地睁开眼,发现其其格伏在床边睡着了,眼角还挂着泪痕。他看着她疲惫的睡颜,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激和怜惜。他知道,自己对这个身份神秘的“元孽”女子,已产生了超越恩情的东西。
晨光熹微,其其格醒来,发现陈石头正静静地看着她。四目相对,两人都有些尴尬地移开目光,洞内弥漫着一种旖旎而紧张的气氛。
“格桑,”陈石头轻声打破沉默,“等我伤好了,我……我带你离开这里。我们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们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好吗?”
其其格浑身一颤。离开?重新开始?这诱惑太大了。她几乎要点头答应。但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清晰的凿石声——那是石虎寺匠人们在继续工作的声音。这声音像一盆冷水,浇醒了她。她是扩廓帖木儿的女儿,身上流淌着黄金家族的血脉,父亲和数万将士的血仇未报,她怎能只顾自己的儿女私情?
她的眼神重新变得复杂而痛苦,挣脱开陈石头的手,站起身,背对着他,冷硬地说:“我是蒙古人,你是汉人,更是明军。我们之间,隔着山和海。你的好意,我心领了。等你伤好,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陈石头看着她倔强而孤独的背影,心中刺痛,却也无言以对。国仇家恨,像一道无形的鸿沟,横亘在他们之间。刚刚萌芽的情愫,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而山下,钦差行辕内,李文忠接到了京中快马送回的信函。皇帝完全同意了他的方案,并催促尽快完成塑像,举行开光仪式。同时,信中也提到,边境哨卡发现有小股元军残部活动的迹象,提醒他注意安全。李文忠的压力更大了,他必须赶在可能出现的干扰之前,将这件“封神”大事办成铁案。铁木山的局势,愈发波谲云诡。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