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空青的作品
☘️《 石榴红了 》
熬过了春,熬过了夏
终于到了秋天
终于,我们站在了
那棵老石榴树下
我抬头,看着那
一树的红果
你说,石榴红了啊
我说,红了
可我等了又等
你却始终舍不得开口
只是如我般,静静地
看着那一树的石榴
石榴,红了……
2025.9.23
❊ ❊ ❊ ❊ ❊ ❊
🌹【吉特赏析】
《石榴红了》以简洁笔触勾勒时光流转,借老石榴树的意象传递无言情感。诗中重复"熬过"二字暗含岁月积淀,"红了"的反复咏叹,将视觉冲击转化为内心涟漪。人物对话的留白处理,配合"等又等""舍不得开口"的细节,营造出欲言又止的微妙氛围。结尾的省略号如未完的叹息,让整首诗在含蓄中透出深沉的思念或期待,余味悠长。
🔸🔸🔸🔸🔸🔸🔸🔸🔸
🔸🔸🔸🔸🔸🔸🔸🔸🔸
空青的作品
☘️《 秋 蝉 》
笔尖刚触到纸页的末尾
那个“蝉”字就凉了
像你走时,窗台上那杯
没喝完的茶
总记得
那年初秋
我们并肩一起赏月时的
那一声蝉鸣
你猛地躲进我的影子里
像片被风吓坏的叶子
浑身的抖
都落在我手背上
轻得,像没说出口的心疼
直到现在才明白
有些瞬间是会被时光腌成标本的
比如那声蝉鸣
比如你发颤的呼吸
比如
我刚一写完这首《秋蝉》的诗
就疼
2025.9.23
❊ ❊ ❊ ❊ ❊ ❊
🌹【吉特赏析】
《秋蝉》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往昔回忆与当下的痛感,将情感融入“蝉”“茶”等日常意象,生动且富有感染力。初秋赏月时的蝉鸣、躲进影子的举动等细节,生动还原出特定情境下人物的微妙心理。而结尾“刚写完诗就疼”,巧妙点明情感余韵,时光虽逝,回忆却成标本,刺痛仍在。短小精悍,意境深远。
🔸🔸🔸🔸🔸🔸🔸🔸🔸
🔸🔸🔸🔸🔸🔸🔸🔸🔸
空青的作品
☘️《在历史的褶皱里》
我说是小人,是君子
这些全都是历史捏成的
你不信
摇头
我便问你
还记得朱元璋吗
那个曾为僧为乞之人
坐上龙椅后,案上的朱红
也染过濠州的土地
还记得韩信吗
胯下的屈辱与帐前的兵符
同是一块石头的两面啊
却散发着
不同的光
在君子与小人的褶皱里
藏着太多寻常人的挣扎
像太阳的阴与晴
像月亮的圆和缺
2025.9.22
❊ ❊ ❊ ❊ ❊ ❊
🌹【吉特赏析】
《在历史的褶皱里》以历史人物朱元璋、韩信为例,巧妙探讨君子与小人的二元对立,指出二者并非绝对,而是历史复杂性的体现。通过“褶皱”这一意象,生动展现历史人物多面性及背后的寻常人挣扎,富有哲理。语言凝练,如“胯下的屈辱与帐前的兵符/同是一块石头的两面”,对比鲜明又意蕴深远,引人深思。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