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萧吾非吾的作品
☘️《 如果是真鸟 》
先写下
飞鸟俩字
接下来
排出几种可能
衔走晚炊
衔走夕阳
衔走我的思绪
如果是真鸟
顶多只能
衔走自已
❊ ❊ ❊ ❊ ❊ ❊
🌹【吉特赏析】
《 如果是真鸟 》这首短诗灵动别致,以“飞鸟”起笔,展开想象翅膀,巧妙罗列“衔走晚炊、夕阳、思绪”几种奇幻可能,营造出空灵悠远又略带诙谐的意境。最后笔锋一转,“如果是真鸟,顶多只能衔走自己”,打破前面浪漫幻想,回归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在简洁的文字里蕴含深刻哲思,既展现诗人丰富的创造力,又引发读者对于现实与想象、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思考,是一首颇具巧思的佳作。
🔸🔸🔸🔸🔸🔸🔸🔸🔸
🔸🔸🔸🔸🔸🔸🔸🔸🔸
萧吾非吾的作品
☘️《颂词后面的真相》
在我头顶
长0.8至1.2米
翼展2.1至2.5米
爪尽量松开
尽量不作攫取状
搜索地面
却让人看不出痕迹
一只饥饿的鹰
暂时把饥饿
藏在我的颂词后面
❊ ❊ ❊ ❊ ❊ ❊
🌹【吉特赏析】
《颂词后面的真相》用精炼的语言勾勒出别样意境。以具体的鹰身数据开篇,给人直观画面感。“爪尽量松开”“搜索地面却无痕”的细节描写,将鹰的谨慎与克制展现得细腻入微。而“饥饿的鹰暂时把饥饿藏在颂词后面”一句,巧妙地将动物与抽象的颂词结合,形成强烈的反差与张力,耐人寻味,引发对表象背后真相的思考,在简洁中蕴含深刻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视角与文字功力。
🔸🔸🔸🔸🔸🔸🔸🔸🔸
🔸🔸🔸🔸🔸🔸🔸🔸🔸
萧吾非吾的作品
☘️《 面对乡村 》
从文字出发
可以从慵懒
联想到恬淡
从恬淡
联想到宁静
还得配置一些
与之相宜的场景
比如 让一条
言词掩映下的狗
在门口打盹 假寐
虽然这样
会让人觉得
好像换了一条狗
❊ ❊ ❊ ❊ ❊ ❊
🌹【吉特赏析】
《面对乡村》以独特视角和跳跃思维展现乡村印象,颇具新意。从文字延伸出的联想,将慵懒、恬淡、宁静层层推进,构建出乡村氛围的雏形。引入“在门口打盹假寐的狗”这一场景,使得乡村的宁静画面更为具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不过诗中“好像换了一条狗”的表述略显突兀,略破坏整体的意境连贯。整体而言,作品用精简笔触勾勒乡村神韵,创意与意境值得肯定。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