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杖花玉实
盲杖在阿午掌心开花结果,玉实中传来阿曈缥缈之声:
“三百载后…怨种再生…需寻镜湖遗族…”
言毕玉实碎裂,化作星尘没入古井。井水翻涌间浮起半片青铜镜——边缘刻着鱼尾纹,正是净世镜残片!
“镜湖遗族?”阿午抚镜沉吟。忽有快马来报:东海渔村现异象,夜半湖面倒映星月,白日却见城郭虚影。
她携镜东行。至渔村时,见孩童以贝壳拼图,竟拼出蓼花镇地貌!老渔民颤指海中孤岛:
“那里…有座倒悬的城…”
乘舟近岛,怀中断镜突然灼热。岛心湖面如镜,倒映的却不是天空,而是三百年前的蓼花镇!镇民往来如常,顾九正于槐下授徒。
“幻象?”阿午探手触湖,指尖却穿过水面,碰到实物——
竟抓出一本湿漉漉的《金锁玉关》手稿!扉页题款:
“顾九赠师妹绣云…镜湖藏本”
---
第八十二章 倒悬之城
书页间飘出苏绣云虚影:“师姐…终于来了。”
她指引阿午潜入湖底。水下非泥沙,而是琉璃穹顶——顶下真是座倒悬城池!街市行人衣冠古旧,见阿午皆跪拜:“恭迎玉灵圣女!”
原来镜湖遗族乃玉灵族分支,当年为避太祖追杀藏于此地。此地时间流速极缓,外界三百年,此处才三十年。
族长呈上族谱:载明镜湖需每甲子以玉灵血祭,否则“镜面”破裂,倒悬城将坠入虚无。
“下次祭期…”族长看向阿午,“就在下月圆夜。”
恰在此时,湖面传来凿船声!倭寇战船围岛,首领高呼:
“奉国师遗命…取镜湖心核!”
---
第八十三章 镜湖心核
倭寇强攻琉璃穹顶,镜湖震荡。族长急引阿午至城心祭坛,坛供七彩晶石——正是倒悬城浮空之源。
“心核需圣女血脉激活…”族长苦笑,“但历代圣女皆因血祭早夭。”
阿午抚石感应:心核内封着初代圣女残魂,血祭实为续魂!
倭寇破顶杀入,首领竟是被怨种附身的阿戍(八婴之长)!他狞笑:
“陛下…镜湖才是怨种本体…”
刀劈心核的刹那,阿午以金锁挡刃。锁碎溅出的血珠渗入晶石——
心核骤亮,映出真相:镜湖本是玉灵始祖斩恶念时流的泪所化!所谓“血祭”,是以善念滋养泪湖,防其化海淹世。
阿戍惨叫消散,倭寇船队被巨浪吞没。
---
第八十四章 泪湖之誓
心核净化后,镜湖渐缩。倒悬城民需重返人间,却因时空差异遭排斥。
阿午割腕洒血湖中:
“以当代圣女之名…允尔等归世!”
血融湖水,城民渐实化。然湖底突现漩涡,传出国师嘶吼:
“镜湖干涸时…便是归墟重开日!”
漩涡中伸出怨气触手,缠住阿午脚踝。城民结阵拉她,反被拖入深渊!
下坠时她见湖底有巨碑,碑文与古井如出一辙:
“锁为真心关…关破则世倾…”
触手突然松脱——有白发老妪以骨杖击退怨气,正是当年化梅的梅笙!
---
第八十五章 梅骨杖鸣
梅笙骨杖点水成冰,封住漩涡。她容颜苍老,眸仍清亮:
“师姐…镜湖与归墟本是一体两面。”
她示阿午看冰下:怨气触手竟连着无数善念光丝——正是人间温情滋养着归墟恶念!
“国师没错…净世需断善恶纠缠。”梅笙苦笑,“但那样…人也非人了。”
漩涡复涌,梅笙推阿午上岸:“走!去找…”
话未尽,冰裂吞没她身影。阿午手中多出梅枝,枝上刻着新卦:
“北冥有墓,葬玉关钥”
---
第八十六章 北冥玉墓
阿午北上极寒之地,见冰川中封着青铜巨门。门刻谶语:
“玉关重开日,金锁不朽时”
门缝渗出的寒气凝成国师脸孔:
“小女帝…可知门后是何物?”
他吹开冰雪,露出门内冰棺:棺中躺着与阿午一模一样的少女,心口插着金簪。
“这才是真玉灵圣女…”国师轻笑,“你不过是她褪下的恶念皮囊。”
阿午抚颊冷笑:“若我是恶念…何以承万民爱戴?”
金簪突然飞出冰棺,刺中国师虚影!棺中少女坐起,瞳如净世镜:
“师弟…你仍执迷不悟…”
---
第八十七章 双圣真相
两“阿午”对视间,记忆交融:原来玉灵圣女本有双魂,善魂镇归墟,恶魂(阿午)入世历练。
国师狂笑:“善魂被镇三百年!尔等伪善!”
善魂忽然携恶魂之手按向冰棺:
“善恶相生…今日当归一…”
双魂融合,冰川迸裂。阿午再睁眼时,发如雪,眸含星月。
国师虚影消散前泣道:“师姐…其实我只想…救你出苦海…”
冰川化洪奔涌,露出海底玉墓。墓碑显字:
“玉关已破,金锁当重铸”
---
第八十八章 重铸金锁
玉墓中炉火未熄,锤砧犹温。阿午以梅枝为柴,熔金簪与净世镜残片。
锤落时星火四溅,溅出未来片段:民生富足,却争伐不休;科技昌明,反污染山河…
“锁不住人心贪痴…”她黯然停锤。
炉火忽聚成始祖形貌:
“锁非锢…是衡。”
授她“同心锻法”:需集万民一物共铸。
诏令传世,百姓献来犁铧、绣针、书卷…甚至稚童的乳牙。
金锁成型时,无人见锁心嵌着枚泪形玉——正是始祖当年斩恶念时,唯一不舍的那滴泪。
---
第八十九章 泪锁人间
金锁悬于古井,镇住地脉。然三日后锁裂痕痕,井水泛红——竟是万民私欲反噬!
阿午呕血抚锁:“果然…人心难衡…”
忽闻孩童笑闹。见镇童以锁为靶,投石取乐。石击锁身,反而震出清音。
她恍然悟:金锁非镇,是镜!照见人心本真,方有权衡。
重挂锁时,她凿刻新铭:
“照尔本心,择尔所欲”
锁垂百年,井水渐澈。某日锁心玉泪消失,井底浮起玉实:
“下一劫…在星海之外”
---
第九十章 星海之约
阿午白发苍苍,抚井观星。流星划过处,现出异星文明:其君暴虐,其民困苦。
玉实传来阿曈终言:
“玉灵使命…原不囿于一星…”
她笑掷玉实入井:“朕这一世…只管人间烟火。”
井水倒映星空,似有双星对她眨眼。
蓼花镇志载:末代女帝赵午,终身未嫁,化于梅树下。镇民闻梅香三日不散。
今人偶从井中淘出盲杖,杖身梅印如新。
(全书终)
后记:人间烟火照肝胆
写至“梅香三日不散”时,窗外正飘着今冬第一场雪。恍惚间似见阿午立于梅树下,袖手笑问:“你看这人间,可还值得?”
《金锁玉关》始于一卷风水残经,终成百万言史诗。最初只想写个风水师探秘的故事,落笔后却似有魂灵借指而动——顾九的枯灯、绣云的金簪、阿曈的盲杖、阿午的梅印,皆自成命数。他们逼着我追问:何为锁?何为关?何以镇山河?何以安苍生?
答案终在书末浮现:锁非困缚,是底线;关非阻隔,是抉择。金锁玉关,锁的是贪欲痴妄,关的是仁心正道。而真正能镇山河的,从来不是秘术,是耕夫挥汗、医者施针、稚童诵书时,那点永不泯灭的善念。
特别要谢过书中痴人:
顾九与绣云,教我“大爱难全时,舍身亦是圆满”;
阿曈与梅笙,示我“光明不必生于眼,可生于心”;
阿午最苦,承三百年重担,却道“江山不必万岁,烟火一刻足珍”。
最后谢你,亲爱的读者。若你曾为蓼花镇落泪,为净世莲揪心,便是与书中魂灵共践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盟约。
雪停时,新梅苞芽。书中世界仍在另一个时空流转——或许阿午已化作春风,阿曈正凝为星子,而国师终在某一世,放下了执念。
毕竟金锁可破,玉关可越,唯有人间烟火处,肝胆相照的光辉永存。
——
某年梅开时节 于蓼花镇旧址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