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雨绵绵四大难
文/巩钊
又到了连阴雨的季节了,现在的人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觉得还有点诗情画意。可三十年前的这个时间,却是农村人最熬煎最难过的关12了。“墙倒屋漏没柴烧,粮食难淘没处磨”,这是那个时候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人离不开一日三餐,而一日三餐离不开柴火。那个时候农村家庭没有现在的电饭锅电磁炉这些,做饭凭的是柴火,柴火的主要来源就是夏天打过麦子的麦秸摞。麦秸摞一般都摞在避背处,经过两个多月的下沉也变得瓷实了,晴天每扯上一把都要费力,别说十几天的连阴雨了,麦秸摞犹如飘游在汪洋大海中的一支小船,下半截被泡在水里,只有上半部分虽然潮湿还能烧火。家里的女人噘着嘴满肚子怨气扯回麦秸,又因为生不着火而大发雷霆之怒,好不容易点着了,受了潮的麦秸又冒着浓浓黑烟,受潮的风厢有气无力,拉风厢的人像是烧窑人一样,熏的眼睛睁不开。这时候就是夫妻闹矛盾的时间,先是女人大声的嘟嘟囔囔,男人听的不耐烦了,继而引发一场夫妻大战。
”屋漏偏逢连阴雨"说的就是这个时间。那个时候人们的住房相对简陋,瓦的质量不好,短期的小雨勉强可以凑合过去,如果遇到十天半个月不停歇的雨就难熬了。屋外下的大雨,屋内下的小雨,即是屋外雨停了,屋里面的小雨还在下着。地上接雨的盆盆罐罐摆一片,大缸小瓮都用遍,特别是老人的炕头上,这里滴一滴,那里滴两点,整得老人们彻夜不能入睡,把个接雨水的碗从身边移到脚下,又从头前移到炕边。

十户连厕。几十年前的院墙不是土打的就是胡墼砌的,经过长时间的风雨侵蚀,都像是老态龙钟进入暮年的老人一样摇摇欲倒。遇到了连阴雨的冲刷,便是纷纷倒下,有白天倒了的,人们一阵哈哈大笑,如果是晚上,那一声倒塌的轰隆,会惊醒多少沉睡的人光着屁股打着手电出去察看,当知道是邻居家的墙倒了,才会安下心来重新进入梦乡。那个时候最高兴的就是八戒兄和它的团队了,墙倒了没有约束,它们先是试探着伸出头来,哼哼唧唧的打着招呼,一旦对话成功,便不分肤色,不论大小,很快便结成了一个团队,旁若无人的行进在各家各户的后院当中。不是踏坏了你家刚定型的白菜,就是啃了我家搭在架上的玉米,令人啼笑皆非。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也不全是这样。家里刚打下的麦子静静的躺在蓆笣中,可是由于雨天没有办法用水去淘净,即是淘了也没有太阳来晒干。眼看着面瓮里空空如也,只有凑合着吃,早晚玉米粥,中午再吃玉米面打的搅团,可天长日久这样也不行,只有去邻居家借碗麦面节省着吃。有一年连续下了四十多天的雨,眼看着天没有转晴的希望,父亲便号召全家,筛子笼子箥箕齐上阵,每人从各自的十斤麦子里面拣出沙子土粒再巅箥一遍,然后就拿去磨了,一直到面吃完,都好像有沙子在咯牙。
过去的四大难虽然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可是不能忘记,现在的好日子来之不易更要珍惜。
巩钊,周至县作家协会会员,《耿河》杂志副主编,有作品集《雲水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