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
文/崔云生(山东)
好久没有崇拜谁了
今天特别崇拜你
你竟然会包饺子
还竟然包的这么好吃
好久没有崇敬谁了
今天特别崇敬你
你竟然像我大哥
还竟然这么好的脾气
你把颠沛流离
都包进了饺子
在我们漂泊的路上
吃到幸福的美食
你把背井离乡
都包进了饺子
在我们拼搏的路上
有了崇拜的故事
于烟火气中见深情,于平凡里藏力量——评崔云生《崇拜》
这首小诗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将“崇拜”这一常与宏大叙事挂钩的情感,落定于日常烟火与漂泊人生的细微处,情感真挚且充满生活温度。
一、以“小”见“大”,重构“崇拜”的内涵
诗人打破了“崇拜”的传统认知,没有将其指向英雄、伟人或惊天动地的成就,而是聚焦于“会包饺子且包得好吃”“像大哥且脾气好”这两件平凡小事。这种对“崇拜”的降维解构,恰恰击中了漂泊者内心最柔软的需求——在颠沛流离中,能带来口腹满足与情感慰藉的人,便是值得崇敬的对象,让“崇拜”有了烟火气与真实感。
二、意象凝练,“饺子”承载多重情感
诗中“饺子”是核心意象,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它不仅是“幸福的美食”,更包裹了“颠沛流离”与“背井离乡”的辛酸,成为漂泊路上情感的寄托。诗人将生活的苦难与温暖都“包进饺子”,让平凡的食物串联起人生故事,既写出了异乡人的生存状态,也凸显了“你”带来的温暖与力量。
三、语言质朴,情感直抵人心
全诗语言直白如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诚的情感。“好久没有崇拜谁了”“还竟然包的这么好吃”等口语化表达,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仿佛是诗人在轻声诉说内心的感动。这种质朴的语言风格,与诗中平凡的人物、日常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