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河中的母亲与家国
文/刘培廷
第十四章
母亲的一生,是中国现近代史的一个缩影。她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经历了互助组、合作社、大跃进、人民公社、“共产主义大食堂”、“自然灾荒粮食关”,以及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历史阶段。晚年,她终于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禅堂新街规划改造,母亲住进了配有电话、电视、空调、自来水和卫生间的楼房,并长期享受“新农合”医保待遇。然而,在她84岁那年,不幸罹患不治之症……
弥留之际,母亲回顾自己艰辛的一生,念叨一位城里姑娘曾带给全家的荣誉与尊重,满怀对儿女未来的期盼与对人世的深深眷恋。在我们姊妹三人长达三个月的陪伴与呵护中,她于农历二〇一二年腊月初九日凌晨四点,安详而有尊严地闭上了那双一生勤劳、慈祥、善良的眼睛。
我们这一代,与共和国同龄,是共和国的“乳汁”哺育我们成长。个人的命运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休戚与共。能走到今天,实属不易;人民安定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国家取得人类历史前所未见的发展成就,更来之不易。
我们所走的道路,是前人未曾走过的。经过艰难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适合自身快速发展的途径。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重新树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了实现强国梦的信念!
须永远铭记:“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尽管党在历史上曾经历过曲折,但实践一再证明,这是一个勇于并及时纠正错误的党,一个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带领人民奋勇前进的党,一个值得全国人民信赖的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未如现在这般触手可及。祖国统一台湾之日,便是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之时!
至于我个人,人生已逾古稀。一路走来,坎坷跌宕、酸甜苦辣,忍耐理解、亦曾后悔,终究真切体会到做人的滋味,可谓人生无怨无悔!
早已觉悟,人生应怀感恩:感恩父母养育,感恩自然万物,感恩党和国家赐予温饱幸福,感恩生命中所遇所有人。感恩老师的教诲培养,感恩一路以来关心、帮助过我的人。感恩同学相遇相伴,感恩乡情、友情、同窗情。感恩苦难,让我坚强、促我成熟;感恩伤我之人,激励我奋发、逼我强大。感恩岁月,让我在渐老之时学会看开、放下。感恩“人活百岁不是梦”的美好时代,让我们能携手共度温暖夕阳!
(完)
致谢泽静、兴彦、昭华同学对本文的特殊贡献;感谢Z兰、S华同学的鼓励与支持,以及W井华同学提供相关情况。感谢书法家王冉先生订正。
2018年作,2025年9月18日修改
☆作者简介:
刘培廷: 档案记载生于1951年(实为1950年生),中共党员。原六安市农委所属植保站高级农艺师,于2011年退休,现居合肥。
1975年,毕业于六安农校植保专业,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1979至1980年,赴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进修,潜心深造。1986年2月,调入六安地区植保站,直至2011年10月荣休。
自1991年起,心怀不止步的信念,业余攻读法律——先取得电大毕业证书,又参加法学本科自学考试,并于全国律师资格证考试中奋力一搏,虽以三分之差未能圆梦,却未曾辜负奔赴理想的年年岁岁。
退休之后,为遣兴抒怀、活跃思维、偶尔提笔写些散淡文字,不拘工拙,惟愿自娱,亦以暖余生。
☆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