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戒毒吟
作者:于朴(周日荣)
浮沉孽海弥怀痛,戒毒方成倍感恩。
昔日人犹寒夜雨,于今路转沐晴暾。
戒毒感言:在暗室里寻找光的形状
动笔写《戒毒吟》,想来字里行间最能触动人的不是“弥怀痛”的激烈,而是“路转晴暾”的静默——像一场漫长的跋涉,终于在某个清晨,被访者看见了自己踩碎的影子正被阳光重新拼合。
毒品可是人性的一道暗室。起初满是糖衣,裹着“自由”的甜蜜,却在吞咽间化作锈锁,将灵魂困在潮湿的茧里。多少“瘾君子”的瞳孔如何被药雾浸成灰雾,指尖触到的世界只剩模糊的轮廓;曾以为“沉沦”是坠落,后来才懂,真正的坠落是忘记如何抬头——当“活着”变成机械的呼吸,“尊严”“希望”这些词便从字典里淡去,成了别人嘴里的遥远传说。
戒毒不是“自救”,是一场与毒瘾漫长的谈判。戒断反应的每一声颤抖,都是灵魂在叩门:“还记得自己吗?”那些被药片碾碎的晨昏,那些被欲望扭曲的昼夜,最终都成了镜子——照见的不是“堕落者”的标签,而是一个被命运暂时蒙住眼睛的人,如何在黑暗里摸索着自己的轮廓。
诗里说“路转沐晴暾”,多少“瘾君子”曾在“路转”处跌倒过无数次。第一次戒断时的冷汗,第二次复吸后的羞耻,第三次重新站起时的颤抖……这些碎片拼起来,才懂“感恩”二字的量感的可贵——它不是对“成功”的庆贺,而是对“仍在坚持戒毒”者的致敬。感谢那些敢于拉他一把致亲致友的自愿者们,更感谢那此在泥里滚过、却始终没松开拳头的践行者。
回首再看“孽海”,它仍是海,但潮水退去后,沙滩上的贝壳不再是伤痕,而是见证。人性从不是非黑即白的硬币,命运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判决。戒毒教会的,是在破碎里重建的勇气:原来“重生”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在废墟上,重新学会如何温柔地对待“自己”——因为,能拯救“自己”的,从来都是那个“还想好好活”的念头。
窗外的阳光正漫进来,让践行者们摸一摸自己的心跳吧,已不再被药片绑架。原来最珍贵的自由,是重新获得“选择”的权利:选择清醒,选择希望,选择在暗室里,亲手点亮那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