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270

父亲参建的三线工程
孙继泉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刚刚上学,初冬的一天晚上,村支书到我家来,悄悄地给我父亲说话,平时笑哈哈的支书,表情有些严肃,但临走的时候倒也哈哈地干笑了两声。支书走后,母亲问什么事,父亲说:“出工去。”母亲问去哪里,他说:“这回是东乡。”
出工在那个年代是常事,几乎每年都有,但都是去西乡。因为西边靠近微山湖,河流众多,经常需要清淤,人们叫做“出河工。”还有历时好几年的邹西大会战,挖渠整地,打井建坝,修水库,一去一个月或两个月,直到年根才结束,去东乡出工这还是头一回。
铺盖收拾好之后,父亲还到公社开了一个会,会后接着就坐上拖拉机走了。后来才知道,这次“出工”,我们村就选了父亲一个人,不像以往,凡是整劳力都得去。还有一点异样,就是父亲很少回来。往年出工,父亲会隔三差五地回来侍弄他的菜园,那是全家的经济来源,马虎不得。
一个多月后的一个晚上,父亲终于回来了,还给我们带来了用小手绢包裹着的萝卜丸子,丸子在油锅里炸过,焦酥香糯,可惜只给我们每个人分了三个,统共二十个丸子,而我们有姊妹四个呢。父亲说,昨天,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上边炸丸子犒劳大家,每人二十个,他一个没吃,都带回来了。我问父亲是什么工程,父亲没有说。我还提出星期天和伙伴们到父亲的工地上去玩。以前父亲出河工,我们偷偷地去过工地,父亲看到我们,先是惊讶,然后强压着对我们的气愤,转身到伙房里拿出几个白面(最差也是全粉)馒头,每人一个,叫我们抓紧回去,说工地上处处危险,不是小孩们乱跑的地方。工地上平时吃的是黑面(地瓜面)窝头,顶好是玉米面掺和地瓜面的,麦面是很少吃的。我们吃着馒头,说说笑笑地回来,开心一整天。而这回父亲却说:“忒远了,你们走不到。”
第二天,我们还没睡醒,父亲就走了。母亲说,父亲是偷偷地回来的,工地上不让回家。往年的“河工”,最长干到春节,而这次到了春节父亲却没有回来,他是在工地上过的年。而这次出工的工分值也高,是以前的两倍。
第二年麦口,父亲完成了出工任务,回到家里参加麦收。自始至终,父亲都没说在哪里出的工,干的什么活。
1984年,我已在乡政府干文书。这年冬季,县里在邹东发起了截辽(辽河)工程,是一项水利建设项目,我在营部负责通讯报道。全县各乡镇数千人上阵,安营扎寨,镢刨锨剜,红旗飘飘,号子铿锵。工作间隙闲聊时,工程技术员高工说,听说在这不远的昌平山下,有一个大洞,是人工打的,从山这头到山那头都通了,凑空咱去看看吧。一起聊天的司务长说,那敢情好,明天咱就去。我更是心潮澎湃,兴奋得不行。
第二天开过中午饭,高工、司务长和我三人,每人拿了一个手电筒,步行来到昌平山下。向附近的村民打听到山洞的大约位置,终于摸到了被杂树和荒草覆掩了大半个的洞口。
进洞之后,豁然开朗。里面有一间屋子大小,一直往里延伸。但有的地方更加开阔,有两三间屋子大小,也有的地方狭窄,仅容两个人并行。洞不是直的,弯弯曲曲,七拐八拐。约摸半里路的地方,洞旁有一个硕大的水池子,里面的水清凌凌、绿莹莹,看去非常干净,仔细听,附近有滴答滴答的响声,“肯定是个泉,”司务长说。“那是当然的,必需利用天然条件解决吃水用水问题,不然人长期在里面怎么办?”技术员高工说。水池子不远,有一间一间凿出来的房子,有大一点的,有小一点的,门窄窄的、矮矮的。到这里,我们才看出来这是一个军事设施,只不过没有使用过。这里是革命老区,尼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小山战斗纪念碑和瓦曲惨案遗址,似乎仍在诉说着那段惨烈的历史。在这里开展军事建设是合适的。再往前,洞分岔了,不知道通到哪里,有多远,分岔的地方共有三个。踽踽前行,差不多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出口,也就是山的那一边。尼山水库赫然呈现在我们面前,水波潋滟,绿树临风。我们在水库边上玩了一会儿,从另一个方向回去了。
回到营部,我们向担任指挥的乡长说起这件事,乡长说,那是一处战备工程,集作战指挥、防空、军需储备于一体,十年前秘密修造的,后来泄密,被放弃了。
截辽工程结束回家,我向父亲说到那个山洞,父亲猛地一惊,说:“那年,我就是被拉到那里,在山洞里干了半年的活。”后来,我陪父亲去过一次山洞,父亲指着里面的洞窟,说着当时挖洞的故事。“可惜没用上。”父亲遗憾地说。
转眼到了1990年代,我已调到《邹城日报》任记者。有一天,一位乡镇通讯员向我们说,山前村利用山洞天然形成的温度和湿度养蘑菇,获得了成功,邀我们去看一看。我和同事们去了,的确震撼,他们在山洞里养殖的平菇在菌棒上朵朵盛开,像一只只翩翩飞舞的灰色的蝴蝶,销路也非常好。摄影记者啪啪地拍照,我写了一篇《山洞里飘出致富歌》,除了在当地媒体报道外,还发表在《中国农民报》《农村大众》等报刊。我把带回来的蘑菇送给父亲,叫他尝一尝,父亲说:“很好吃。这山洞终于有用处了,比闲着强。”父亲说着开心地笑了。
山洞养蘑菇,做法固然好,但是空间受限制,温度、湿度和光照也受局限。后来,他们把蘑菇移到了大棚里,效果更好,效益更佳。又经过好几次的升级,现在,邹城市的蘑菇生产已经实现了工厂化,金针菇、杏鲍菇、香菇、口蘑、羊肚菌等品种繁多,年产鲜菇45万吨,年产值43亿元。在邹城这块土地上,已成立国际蘑菇学会邹城工作站一处,食用菌研究院三处,创建国家级食用菌科技园一处。九个食用菌产品被国家质检局认定为国家原生态地理保护产品,一个产品获得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在蘑菇生产的主产区,还建设了蘑菇广场、蘑菇展览馆,打造了蘑菇小镇。
如此辉煌的成绩,山洞在当初发挥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蘑菇移出山洞后,山洞又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前两年,在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声势中,一个邹城籍成功人士看中了这个山洞,投资兴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时空隧道,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业景区。景区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声声慢,展示改革开放之前鲁南人民生产生活场景,陈列生产生活用具。第二单元:时代光影,展现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二十年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优渥,声光电效果直逼人们的感官神经。第三单元:未来遐想,畅想将来智能时代的生活条件和氛围,给人醍醐灌顶般的刺激,让人生发无穷梦想和对未来的渴望。
我经常陪同远道而来的朋友到时光隧道游览,真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每每在隧道里徜徉,我总想,要是陪父亲到这个他曾经参建的山洞里走一走,那该多么好。可是,父亲已经去世十二年了。
孙继泉:山东省邹城市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首届十佳青年散文家,山东省第二批齐鲁文化之星,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济宁文化名家,济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济宁市散文学会会长,邹城市作家协会主席。散文《季节深处》收入《百年中国经典散文》。散文《生命的秘密》入选高一语文阅读教材。曾获孙犁文学奖、浩然文学奖、吴伯箫散文奖、刘勰散文奖、齐鲁散文奖、青未了散文奖、乔羽文艺奖、中国散文学会“新视野”杯全国文学征文特等奖、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中国作家》“金秋笔会”奖、《时代文学》优秀作品奖。散文《鲁南的月光》《带着朝露进城》《孟庙的树》《孟庙的苍鹭》《暮色孟子林》《太阳的馈赠》等多次入选高中语文试卷。出版作品集二十二部。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