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尘缘起
朔风如刀,卷起戈壁滩上的砂石,抽打在一座新垒的黄土坟茔上。十七岁的秦远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脊背绷得笔直,任由风沙刮过结实的肌肉。他跪在坟前,五指深深插进灼热的沙土里,指甲缝里塞满了褐色的泥沙。
坟里躺着的是他最后一位亲人——祖母秦李氏。三天前,老人握着孙子的手,浑浊的目光穿透破旧的茅屋顶,仿佛看见了常人看不见的景象。
“远哥儿...”老人干裂的嘴唇微微颤动,“记住奶奶的话:人身是假,行为是真...世人被这副皮囊迷惑,颠倒梦想...你来世上这一遭,是要借假修真啊...”
少年的泪水滴在黄土上,瞬间被蒸干。他重重磕了三个头,额头上沾满了沙土,混合着泪水,变成浑浊的泥浆。
当他抬起头时,远处地平线上扬起一道烟尘。一队人马如黑色利箭般破风而来,为首的是个锦衣男子,腰佩鎏金绣春刀,目光锐利如苍鹰。
马蹄声在坟前戛然而止。男子翻身下马,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
“可是秦家小子?”男子的声音沙哑如磨石相磋。
秦远缓缓起身,沉默地点了点头。他认得这身打扮——锦衣卫,朝廷鹰犬。父亲生前最痛恨的人。
男子从怀中取出一枚青铜令牌,上面刻着两个古篆:“天道”。令牌在烈日下泛着幽光。
“你父亲秦啸天于我有救命之恩。”男子将令牌递到秦远面前,“如今秦家只剩你一人,可愿随我去京城?”
秦远的手指擦过令牌上的刻字,冰凉的触感让他打了个寒颤。他回头望向那座孤坟,祖母的遗言在耳边回响。
借假修真...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这突如其来的邀请是机遇还是陷阱?
风更急了,卷起沙尘扑打在脸上。秦远深吸一口气,将令牌紧紧攥在掌心。
“我跟你走。”
第二章 京城暗流
京城的繁华超乎秦远的想象。朱门绣户,车水马龙,与他长大的塞北戈壁仿佛是兩個世界。
赵世擎——那个带他来京的锦衣卫指挥使,将他安置在一座深宅中。宅子位于城南僻静处,高墙深院,门外总有便衣守卫。
接下来的半年,秦远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练武,赵世擎亲自教授刀法箭术;午后要读书习字,从四书五经到兵法谋略;晚上还要学习礼仪规矩,甚至品鉴书画音律。
赵世擎待他严格却不苛刻,供他衣食却不多言。秦远多次试探询问父亲与“天道盟”的事,都被对方轻描淡写地带过。
直到一个雨夜。
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赵世擎将秦远唤至书房。烛火摇曳,映着他冷峻的侧脸。
“远儿,你可知我为何带你入京?”
秦远放下手中的《道德经》,摇了摇头。
赵世擎从暗格中取出一卷羊皮纸,缓缓展开。上面绘着一幅错综复杂的图谱,正中写着三个遒劲的大字:天道盟。
“你父亲秦啸天,曾是‘天道盟’最后一代传人。”赵世擎的声音低沉如闷雷,“盟中之人,以‘人道合乎天道’为誓,守护世间平衡。可惜十年前遭奸人剿灭...”
又一道闪电划破夜空,刹那间照亮秦远苍白的脸。
“如今朝堂动荡,江湖暗流汹涌,唯有重振天道盟,方能拨乱反正。”赵世擎的目光如炬,“而你,远儿,你是唯一的希望。”
秦远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袖下的青铜令牌,那些凹凸的刻痕忽然变得滚烫。
祖母的遗言、父亲的秘密、天道盟的使命...这一切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牢牢罩住。
第三章 孽缘生
秦远开始暗中追查天道盟的旧事。赵世擎给了他有限的自由,允许他在京城内活动,但总有眼线暗中跟随。
城南有家不起眼的古董店,据说是天道盟旧部联络点之一。秦远假意选购古玩,实则寻找线索。
这日午后,他正在店内翻看一本残破的《南华真经》,忽听门外传来女子的呼救声。
冲出门去,只见三个地痞围着一个素衣女子,言语轻佻,动手动脚。那女子背对着他,身姿挺拔如修竹,虽然被围困却不见慌乱。
“光天化日,尔等岂敢无礼!”秦远厉声喝道。
地痞们哄笑起来,其中一人伸手就要去摸女子的脸。秦远再不犹豫,出手如电,三两下就将几人打翻在地。
地痞们狼狈逃窜后,秦远转向那女子:“姑娘受惊了...”
话未说完便怔住了。女子转过身来,素面如雪,眸若寒星,明明是一张清丽绝俗的脸,眼神却冷得让人心悸。
“多管闲事。”她淡淡吐出四个字,转身便走。
秦远愣在原地,直到店老板悄悄凑过来:“秦公子莫怪,那是苏泠姑娘,城南绣坊的女工,性子是冷了些,但手艺极好...”
此后数日,秦远脑中总浮现那双冷冽的眼睛。他借故去绣坊打听,得知苏泠是三年前来的京城,独来独往,从不与人深交。
某夜,秦远跟踪一名可疑人物至城西贫民区,忽见一道白影从巷中闪过——竟是苏泠!
鬼使神差地,他悄悄跟上。只见苏泠闪进一所破败的宅院,不久院内传来打斗声。秦越墙而入,恰见苏泠手中银光一闪,一名锦衣男子应声倒地。
月光下,她面寒如霜,指尖银针滴血。
“你究竟是谁?”秦远拦在她面前。
苏泠冷笑:“与你何干?莫非你要报官?”
秦远摇头:“我只想知道,你为何杀人。”
苏泠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痛楚:“那人害我全家...你说为何?”
夜风拂过,带来一丝血腥气。秦远看着眼前这个谜一样的女子,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悸动。
第四章 邪淫劫
赵世擎很快察觉了秦远的异常。
“你近日心神不宁,所为何事?”练武场上,赵世擎的刀尖指向秦远咽喉。
秦格挡稍慢一分,衣领被划破一道口子。他收刀退后,沉默不语。
赵世擎目光如电:“可是为情所困?”
秦远猛地抬头。
“我早警告过你,”赵世擎语气转冷,“成大事者,最忌沉溺情欲。淫欲不过几秒,废的是十年阳刚!高潮不过一晃,毁的是命中贵客!你若放纵,便是自掘坟墓!”
秦远握紧刀柄,指节发白:“我只是...”
“那苏泠的来历,你真以为我一无所知?”赵世擎打断他,“三年前她突然出现在京城,身手不凡却隐于绣坊,你不觉得可疑?”
这些话如冷水浇头,但秦远心中那点旖旎念头却愈烧愈旺。他仍然暗中关注苏泠,甚至几次出手帮她化解危机。
直到一次,秦远跟踪一伙神秘人至西山,意外发现他们与朝中重臣秘密会面。正当他准备撤离时,却中了埋伏。
毒箭破空而来,射中他的左肩。剧痛瞬间传遍全身,视线开始模糊。
昏迷前,他看见一道白影闪过,熟悉的冷香扑面而来...
再醒来时,他躺在一个简陋的木屋中,肩上的箭已被取出,伤口敷着草药。苏泠坐在床边,正用湿布替他擦拭额头。
“为何救我?”他虚弱地问。
苏泠动作微顿,沉默良久,轻声道:“因你像极了我故去的弟弟...”
窗外月光皎洁,映着她低垂的侧脸,罕见地带着几分柔软。秦远心中一动,几乎要相信这番说辞。
但他没有看见,苏泠转身煎药时,眼中一闪而过的冰冷杀机。
第五章 孝通天道
秦远中的是西域奇毒“相思断肠”,虽经救治,仍昏迷了三日三夜。
恍惚中,他看见父母和祖母的身影。父亲秦啸天一身戎装,母亲温婉如初,祖母拄杖立于云端。
“远儿,”祖母的声音从天际传来,“人道不合天道,如树断根。百善孝为先——孝的不是父母皮囊,是天地本源啊...”
场景忽变,他看见赵世擎深夜独坐书房,对着父亲的一幅画像喃喃自语:“啸天兄,我将远儿带来京城,不知是对是错...但天道盟不能亡,这江山需要有人守护...”
又见苏泠在月下焚香祷告,面前竟立着“秦氏一门”的灵位!而她眼中含泪,神情复杂...
第三日黄昏,秦远终于醒来。第一眼看见的便是赵世擎布满血丝的眼睛和霜白的鬓角。
“义父...”他声音沙哑。
赵世擎摆手止住他的话,递过一碗汤药:“莫说虚言。养你之躯,是为承志,非为私情。”
秦远接过药碗,忽然注意到赵世擎衣袖下露出的手腕——那里布满密密麻麻的针孔,显然是过度输注内力的痕迹。
刹那间,梦中祖母的话在耳边回响:孝的不是父母皮囊,是天地本源...
他忽然明白了:赵世擎虽非生父,却承天地正道,育他成人、传他使命,这便是大道之孝!
秦远挣扎下床,叩首及地:“孩儿明白了...定不负所托!”
赵世擎扶起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而秦远没有看见的是,在他低头时,赵世擎向暗处使了个眼色——一个黑影悄然退出了房间。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