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长庆莲坑赋
侯德智
闽中胜地,山水含章。永泰之境,长庆名乡。莲坑古村,嵌于其间,如璞玉隐于翠嶂,似明珠耀于幽篁。
其地也,四面环山,翠峰列屏。峰峦叠翠,峻岭含情。云雾缭绕,若轻纱之漫舞;林泉潺潺,如雅乐之奏鸣。山藏灵秀,孕育万物之生机;岭蕴清幽,涵养自然之性灵。
村前溪水,蜿蜒而过。清流见底,波光潋滟。水草摇曳,鱼戏其间。溪边翠竹依依,轻拂水面,似佳人之弄姿;岸上繁花灼灼,竞吐芬芳,若仙子之散彩。春日水暖,鸭戏清波,一幅天然之画;秋夜月明,影沉水底,满池诗意之澜。
化龙古阁,屹立村口。始建于清,岁月悠悠。八角飞檐,欲与天公试比高;五层楼阁,直插云霄揽星辰。文昌帝君,尊居其上,庇佑一方文运昌盛;文人墨客,汇聚于此,留下千古华章墨香。每逢重阳,诗韵悠扬,唱和之声,回荡于山水之间;往昔岁月,功名闪耀,举人之名,传扬于街巷之中。
香盖古寺,历史悠长。唐时始建,历经沧桑。梵音袅袅,佛光照亮心灵;香火鼎盛,信众祈愿安康。寺内铜钟,铸于明时,声传百里,警醒世人之梦;古磬铭文,刻于光绪,岁月留痕,诉说历史之章。卢公骨灰,供奉于此,恩泽四方,福佑百姓之祥。
遥想当年,朱子讲学。龙门书院,书声琅琅。“十家九书室”,文风蔚然。“朱子洗砚台”,屐痕犹在,留下千古佳话;望月潭边,吟哦之声,回荡千年时光。文化之根,深植于这片土地;精神之火,传承于世代儿郎。
福兴古宫,屹立村庭。背倚青山之翠,面临绿水之滢。殿宇嵯峨,彰往昔之盛景;香烟缭绕,祈今日之安宁。
忆昔肇建,岁月峥嵘。溯其渊源,难以详明,然自先民垦殖,便有此宫之兴。或为求庇佑于神祇,或为寄心愿于圣灵。历经风雨,几番修葺,终得留存,熠熠辉盈。
宫之建筑,独具匠心。红墙黛瓦,飞檐翘角凌云。青阶石础,承载岁月之痕。四井扛梁,结构稳固坚纫;戏台醮楼,布局巧妙绝伦。宫内神像,栩栩如生。陈林李三夫人,慈眉善目,宛如在世;三十六位抱姐,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土地神祇,司掌一方之土,佑护五谷丰登。
每至佳节,庆典纷纭。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震耳;龙狮共舞,彩绸飘展如云。信众云集,皆怀虔诚之心。焚香礼拜,祈求福祉降临。或求风调雨顺,或愿国泰民殷;或祈家庭和睦,或盼事业畅欣。香烟袅袅,上达天庭,神恩浩荡,福泽黎民。
至若民俗风情,亦别具一格。佳节之时,张灯结彩。舞龙舞狮,热闹非凡。锣鼓喧天,奏响欢乐之曲;龙狮腾跃,舞动吉祥之章。社戏台上,粉墨登场。才子佳人,演绎人间悲欢;帝王将相,诉说历史沧桑。台下观众,喝彩连连,沉浸于艺术之美;台上演员,全情投入,展现传统文化之光。
今之莲坑,与时俱进。乡村振兴,焕发生机。道路宽敞,连接外界之繁华;屋舍俨然,展现生活之富裕。农家乐里,宾客盈门,品尝农家美食;田园之中,瓜果飘香,收获丰收之喜。生态农业,蓬勃发展,绿色之风吹遍田野;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四方游客纷至沓来。
噫吁嚱!莲坑之美,美在山水,美在人文,美在传承,美在创新。愿此一方净土,永远保持其独特之魅力;愿莲坑人民,幸福安康,未来更加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