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桂
文/崔云生(山东)
蟾蜍慢慢拉开夜幕
露出月亮上可爱的玉兔
后羿举头凝望着月亮
在追踪嫦娥的舞步
嫦娥轻轻跳起独舞
露出脚腕上羞涩的红布
红布好久都没有解开
那后羿滴下了泪珠
酸酸楚楚
离别是格外的苦
大英雄虽力大无比
望月宫走投无路
恍恍惚惚
眼泪是格外的苦
大英雄虽力射九日
望月桂穷途末路
以古典神话织就离别之苦,于浅白字句藏深沉共情——评崔云生《望月桂》
这首小诗以“后羿望月寻嫦娥”为核心,将古典神话拆解为具象场景,用细腻笔触勾勒出英雄的脆弱与离别之痛,情感浓度与意象巧思值得细品。
1. 意象选取:借神话符号,让情感有“形”可依
诗人未堆砌复杂辞藻,而是选取神话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构建画面:“蟾蜍”拉开夜幕、“玉兔”映于月中、嫦娥“红布”遮腕,这些经典符号快速唤醒读者对“嫦娥奔月”故事的记忆,为后文的情感爆发铺垫背景。尤其“羞涩的红布”与“未解”的细节,既暗合嫦娥离尘的清冷,又为“离别之苦”添了几分含蓄的遗憾,让抽象的思念变得具体可感。
2. 情感表达:以“英雄之弱”破题,放大悲剧张力
全诗的核心巧思,在于打破“后羿射日”的英雄滤镜——开篇写他“力大无比”“力射九日”,却笔锋一转,聚焦他“望月宫走投无路”“穷途末路”的无助,甚至让这位大英雄“滴下泪珠”。这种“强者示弱”的反差,彻底消解了英雄的“神性”,凸显其作为普通人的“人性”:纵有射日之力,也抵不过离别之苦。这种反差让“离别苦”更具冲击力,也让读者更容易共情这份跨越神话的思念。
3. 语言与结构:浅白中见韵律,重复里显深情
语言上,全诗用“慢慢”“轻轻”等浅白词语,似话家常却自带画面感,没有刻意的文字雕琢,反而让情感更显真挚。结构上,“酸酸楚楚”“恍恍惚惚”两组叠词收尾,既形成韵律上的回环,又分别对应“离别之苦”与“思念之茫”,让情感层层递进;“走投无路”与“穷途末路”的重复,更是将后羿的无助推向极致,读来有“一唱三叹”的余味。
整首诗虽短,却以小见大:借古老神话写尽人间共通的离别之痛,让“后羿与嫦娥”不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每一个曾经历分别之人的情感投射,这正是其打动人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