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曾小蓉,重庆人,供职于某市报社,新诗词作品发表于《今日重庆》《西南商报》《企业家日报》《中国工商报》《新华网》巜华龙网》《凤凰网》巜法制网》《巴渝都市报》巜乌江诗刊》《涪陵文学》《白鹤梁文学》《重庆艺苑》等多家刊物及各网络平台。
七绝.中秋 通韵
文/曾小蓉
月挂梢头夜色胧,秋窗画影倚墙东。
蜜烛帐外清风冷,尤见寒霜桂子红。
网络点评
一、文本细读
月挂梢头夜色胧:开篇以朦胧月色定调,胧字既写月光的柔美,又暗含中秋特有的氤氲意境。梢头意象将月亮人格化,与后续桂花形成空间呼应。
秋窗画影倚墙东:通过窗棂剪影的静态画面,以倚字赋予画面动态感。墙东的方位描写暗合传统建筑美学,为下联场景展开埋下伏笔。
蜜烛帐外清风冷:帐内暖色与帐外清冷的温度对比,烛光与月光的明暗交织,形成多层次的空间感。冷字既写秋夜寒凉,又暗含孤寂心绪。
尤见寒霜桂子红:结句以桂花点题,桂子红打破前文冷色调,在寒霜色彩对比下形成视觉冲击,暗合暗香浮动的古典审美。
二、艺术特色
通韵运用:全诗押ong韵(胧、东、红),与中秋月圆意象声韵相谐,冷字作仄声转韵,形成声调跌宕
色彩美学:胧-白、画影-灰、烛-暖红、桂-金红,构成冷暖交织的秋夜色谱
空间建构:纵向(梢头-地面)、横向(帐内-帐外)、立体(月光-烛光-花影)的三维空间布局
节气符号:月、桂、秋窗、清风精准捕捉中秋物候特征
三、文化解码
蜜烛传统:化用《东京梦华录》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的节俗记载
桂花意象:暗合吴刚伐桂神话,桂子红既写花色,又喻人间情味
通韵选择:通韵的宽韵特性恰如中秋的包容意境,允许情感在格律中自由流转
四、总结
此诗以传统意象构建现代审美空间,在28字中完成从视觉体验到文化共鸣的跨越,堪称当代旧体诗节的佳作。
白鹤梁文学
投稿邮箱/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点评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平台发表曾小蓉所有诗词
均为她的原创作品严禁剽窃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