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山乡淘金
晨起, 太阳刚露头, 空气清爽, 花喜鹊嘎嘎嘎地欢叫着, 赵志福伸了 一个懒腰,心情顿时欢快起来。
这两千一百六十元的创业资金低于预期, 赵志福知道家里为了筹到这 笔钱,已是费了很大周折,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家里为赵志福准备了基本生活用品, 购买了刀剪软尺和最为重要的设 备——缝纫机。本来计划要买锁边机,没钱就没买,只能先手工缝边,就 是慢些,耽误时间。这些东西装了满满一架子车。自家驴卖掉了,赵万里 就去借了一头驴帮着拉车,又在车上备了驴吃的草料和水。

这些生活必需品先暂时用着, 等把铺子开起来再想办法。拉架子车去 陇坪乡,比骑自行车去要慢得多,光路上就得走整两天。赵志福上次从陇 坪乡回来后,把投宿张文明家的事告诉了父母,赵万里这次想借住到张文 明家,一是感谢人家,二是解决中途休息的问题,他认为张文明可交。
拉车走远路本就是件很辛苦的事。没办法,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如 果雇一辆三轮蹦蹦车更省事些,但当时这种车少,要价高,赵志福一家舍 不得花钱。驴车上路,步行推进, 一天走不了多远。赵万里父子三人一上 午才走了十多公里。山路上上下下,累得人口干舌燥。借来的这头瘦毛驴体力差、劲小,加之长途载重,早已累得不乐意了,蔫头耷脑地,开始耍 驴脾气,爱走不走的。赵万里抽了一鞭,那家伙回头白了赵万里一眼,蹄 子踩在地上啪啪啊,尾巴一抬,屁股一撅,放了一个长长的臭驴屁,紧接 着, “扑哧——嗵嗵嗵——”稀屎也跟着喷出来,屎点子溅到赵万里的脸 上、身上,气得他破口大骂:“驴日的,放屁也不和驴一样。”
瘦毛驴听懂了一样拿眼睛翻他,似乎在说: “你是我的啥,想使唤 就使唤,你给我喂过草, 还是拌过料?”赵万里知道这头驴他得罪不起, 人已经走得很疲劳了,如果驴再坚持不住,耽误了时间,会出事的。
走到一处陡坡时,好不容易快到坡顶了,赵万里父子三人已头冒热汗, 青筋暴起,瘦毛驴突然止了步直打响鼻, 就是爬不上去。这可是关键时刻, 驴一停下来,车就往后退,如果人扛不住车,就会掉到山沟里去, 一切都 将化为乌有。宁叫驴挣死,也不让车翻过。赵万里狠抽一鞭,驴更不听话 了,吃痛地倒退两步,车子跟着倒退。赵志福忙喊赵志强从车上取下两块 砖头,垫到车轮下,这才止住了架子车的倒退。这样挺着不是办法,赵万 里一着急,叫了瘦毛驴两声:“驴大大,驴先人啊,你快上啊。你可不能 要了我们父子的命啊!”不知是驴听懂了话,还是体力有所恢复,猛地往 前跨了两步,把车拉上坡顶。上了山之后,人和驴都一身汗,赵万里怕被 山风打了,把架子车停到避风处,给驴吃些草,人也坐下吃些干饼子,补充体力。

著名作家季栋梁老师与张少强合影留念
休息了一会儿, 他们忙着起来赶路。下山之后, 瘦毛驴上眼皮打下眼 皮,走路磨磨唧唧地没有精神。赵志福见天色已晚,路勉强走了一半,再 这样走下去,就是连夜走,天明也到不了陇坪乡,还是找个地方休息。赵 万里头一扬,说:“我们去张文明家, 一是答谢人家的帮助,二是看能不 能借宿一晚。”这是什么逻辑?人家帮了一次忙,还缠上人家不放了。
在赵万里的意识里,认为人就要实诚,那人好,就得处下去。礼尚往来, 这世上人谁不靠谁活着呢?
到了张文明家, 赵万里说了情况, 受到热情接待。赵万里拿出事先准 备好的礼物,谢道:“张老师,您可真是好人。上次犬子晚上打扰了你, 我非常过意不去,特来感谢,想不到又要麻烦您一家人了。”
农村人朴实憨厚, 张文明也是个善良、乐于助人之人, 听赵万里如此 说,他用手摸着山羊胡,笑道:“没啥,没啥,人都有个三灾八难的,都 需要人帮助,自古如此。”张文明让大女儿张芳芳赶忙做一锅酸汤面给大 家吃,安排儿子把赵万里拉车的毛驴喂上。
席间,赵万里为与张文明拉近距离, 主动说了家庭琐事, 谦虚地说自 己一辈子没啥出息,全指望着儿子赵志福。这次开店,东拼西凑了些,也 勉强能维持一段时间,但生意怎么样也不好说。双方聊得还算投机,朋友 就这样交下了。
一夜无话。天亮后, 赵万里父子赶早出了门。路上, 赵万里对儿子说, 张文明这家人不错,好人哪。他大女儿也不错,等生意好点儿,不如两家 结个儿女亲家。父子俩说说笑笑,在晚上赶到陇坪乡,这里明显不同于别 的地方,夜晚有的铺子还亮着电灯,公路上大车奔驰,更增加一派繁荣景 象。父子三人高高兴兴地在一家饭馆吃了饭,没舍得花钱住店,找了个避 风处,拿出床板和铺盖,挤着凑合睡了一晚上。满天的繁星,似提灯的萤 火虫,虽然空气冷凉,但丝毫不影响赵志强展开想象的翅膀, 天上如街市, 灯火辉煌,令人向往。
天亮后,弟弟赵志强看着车,赵万里领着赵志福在街上找开店的房子, 繁华处没有空房子,打问了好多人,最终在一家兽医站旁找到了一间空房 子。谈妥租约后,三人把东西搬进去,支起床板,摆好家什,凑合着开门试营业了。看收拾好了,赵万里和赵志强便赶着空车回家了。
赵志福的裁缝店算是开张了,他早起在街上转了转,和别家店铺相比, 他这儿有些偏, 为了省钱,本来就租得离主街远了些。酒香还怕巷子深。 看来需要做一个广告牌立在路边,要不然顾客看不着,也找不着。
赵志福在街上找了一个做牌子的店铺, 花三十元做了牌子, 找了些铁 丝,在临街的树干上挂起来。牌子上写着:“赵氏皮衣加工店,兼作单衣, 请往里走。”想不到牌子挂上去不到半天时间,上门做衣服的人没有,倒 来了两批县工商局和税务所直管的干部。
第一批是工商所的,他们手里拿着拆下的牌子,气哼哼地对赵志福 说:“牌子不能乱挂,挂广告牌得向工商所打申请,你还没办营业执照就 乱挂牌,下不为例。”赵志福忙赔了好多不是, 才算打发走这批人。心想, 看来得办营业执照,还得请示工商所的人重新立牌子。第二批客人是税务 所的工作人员,他们给赵志福讲了一些税务政策就走了,再三强调要及时纳税。

赵志福想着自己刚来, 得与这些管理人员搞好关系, 但自己又和他们 不熟,怎么办才好?思前想后,他为了搞明白门道,向同街的其他店主请 教。街上有一家布料店,店主王利明指点他:“要在这条街上开店,你得 找个熟人给这儿的工商、税务等各方面的‘神’敬一敬,不然以后的事儿 多着呢。”
赵志福明白了, 忙出门给王利明买了条烟, 让其牵线说话送礼。创业 经费本就少,这一折腾,又花了不少钱。烟酒敬了, 工商所还不让立牌子, 赵志福又硬着头皮在当街的“醉八仙”请了一顿。酒过三巡,那日拆广告 牌的人说:“小子,看你人不错,是块做生意的料, 以后有什么事找哥。” 赵志福赔着笑说:“我的店面离主街远,想在临街的地方立个广告牌,望所里行个方便,刚开始做生意,以后日子长,等生意好一点儿了再感谢各 位。我刚来,好多规矩都不懂,望多多赐教。”这事就办下来了。做广告 牌的费用和烟酒钱都没计划到,这下超出了预算,创业资金更加紧张了, 真是雪上加霜。之后不知道还有啥花钱的地方,赵志福更加节俭了。
广告牌立起来了, 逛街的人总算看得到了。这天不是赶集日, 街上行 人稀稀拉拉的,基本上都是街上的住户和生意人。赵志福在房子里等了一 天也见不到一个人来。赵志福心里特别慌乱,日子咋熬,生意咋做啊?他 又转而安慰自己,熬到赶集日可能会好些,总会有人上门询问的。虽说如 此,不见顾客上门,赵志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思忖得想个办法呀!如 生意做不下去,他们家就翻不了身,继续贫穷下去。他实在坐不住了,就 站到广告牌下向路过的行人介绍,招揽顾客。
真是万事开头难。该花的钱都花出去了, 如还没有人上门做衣裳, 赵 志福顶多坚持三个月就得卷铺盖走人。决不能坐吃山空,必须得想出一个 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