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718》「飘舞的剑」(8699辑)

晨间寄语
一段微信箴言,让人释怀。博主在一段以长笛为主旋律的轻音乐中表述这段话。架子鼓明快,弦乐悠扬,演职人员表情丰富且专注而又奔放,一套完美的组合,给人身临其境、梦幻般的感觉,情不自禁地扪心自问自答自赏,这,就叫境界吧。言曰:
“ 做人,高在忍,贵在让,美在善。忍,不是傻,是容,也是度。让,不是弱,是品,也是德。与人为善,不是笨,是根,也是本。”
《寄语》多数时候在畅叙身边的人和事,我愿意在普通人里找寻那些人们的喜闻乐见。有朋友表扬我,把在叉路口等待业主来叫干临活的农民工,写得活灵活现。是的,我在叉路口驻足,还主动去和他们搭讪。一天挣上三五百元的会笑、感觉撞上财神见好运。到了日落西山还没找到活干的摇头叹气,又泡汤一天。我还看到,在等活时一副已经玩得毛了边的扑克牌在他们手中翻飞,忘乎所以?不,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质朴以及土著的乐天,愁又怎样?天上不会掉馅饼,还是要干活。有人来叫了,不顾一切地冲上前,那是当天的希望…。
有人说那是社会的底层,我不以为然。相反,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这些人——社会的基石,一切皆白搭。三农经济学家温铁军说,中国的现代化城市规模的崛起,就是靠这些亿万农民工搭建起来的。没有他们的忍辱负重、没有他们的异军突起、没有他们的汗流浃背、没有他们在各行各业里缝隙中承受的挤压…,什么专家学者、官大官小、财主富翁,全免谈。
人的能耐多向,接受和被接受,是一种庆幸。农民工如此,达官贵人也同样。博主把“根”和“本”楔入“做人,高在忍,贵在让,美在善”上,道出了做人的真谛。一位仁兄在坐时,总是专注地听别人讲,不插话,合理的点头,不是了,让开,写出来了,鼓励点赞,有了见解,分享,但不强加给别人。我以为,这就是素质和教养,是我学习的榜样。
人这一辈子,学到老,学不完……
新的一天,早安!
2025.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