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回响》
文:牛汝军
序章:暗涌(1931-1937)
历史的风掠过荒原,
十四载血火淬炼的年轮,
深深刻着人类文明最沉的伤痛。
法西斯铁蹄踏碎和平的梦,日本军国主义的阴影笼住华夏 ——
烧杀,掠夺,屠戮,暴行如黑潮漫涌,
将山河浸成血泪的汪洋!
千万同胞的生命坠向深渊,
古老文明蒙尘,
民族尊严被碾碎,
这是对良知最野蛮的撕裂,
是黑暗绞杀光明的铁证!
九月风裹着铁锈掠过奉天,
松花江冻成巨大的伤疤,
柳条湖铁轨在月光下扭曲,
断口处,
獠牙正舔舐着黎明前的冷。
卢沟晓月碎作五百块弹片,
永定河的水凝成青黑的青铜,
二十九军绑腿浸着七月的汗,
宛平城墙的弹孔里,
血色芍药顶破焦土,
根须缠着弹片。
第一章:烽火燎原(1937-1938)
苦难从未压弯中华的脊梁!
第一声怒吼劈开长夜,
第一面战旗在炮火里舒展如鹰翼,
四万万同胞以血肉为长城,
以意志作刀枪,
在白山黑水间、长江黄河畔,
筑起反抗侵略的不朽丰碑!
团结如钢,
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力;
坚韧似铁,
在绝境中绽放生命的光。
每一寸焦土都刻着不屈的抗争,
每一滴热血都凝着家国的信仰!
日军炮弹炸碎外滩的钟声时,
苏州河涌起血与火的浪 ——
这是全面抗战的第一声怒吼,四行仓库的枪声,
正为四万万同胞敲响不屈的晨钟!
“咱们身后是租界,更是全中国!
看!苏州河对岸的百姓举着灯 ——
每一盏,都是中国人的眼睛,
盯着咱们呢!”
南京城的砖缝渗着 1937 年的雪,
中山码头潮水退去,
滩涂亮着三十万粒星
—— 那是遇难者未闭的眼,
紫金山松针坠着铅灰色的露,
长江在日记本里冻成冰,
冰下,是无数封开头写着 “娘” 的信。
“我记录下每一个暴行。
这些血债,历史的笔不会停。”
(引自《拉贝日记》)
第二章:地火奔突(1938-1940)
国土沦丧的阴影漫过淮河,
“亡国论” 的浊流在街巷冒泡,
千万火种却在地下裂石而出 ——
是太行山上游击队员的绑腿,
磨亮了荆棘;
是台儿庄城头的大刀,
劈开了晨雾;
是长江航道上,
渔船改的运输艇,
舱底藏着绷带与盐!
班长的怀表停在四点十七分,
玻璃罩裂成蛛网,
指针压着照片:
梳麻花辫的姑娘站在老槐下,
风掀起衣角如白帆。
他胸口的绷带渗着血,
像朵野蔷薇在硝烟里开,
衣兜里的纸条洇着字:
“等我回家,
带束台儿庄的野菊
——
花瓣上的露,
要像你鬓角的光。”
“禹王山上埋忠骨,
运河水畔铸英魂!
这一战,要让鬼子知道,
中国军人的骨头比山岩还硬!”
(改编自李宗仁讲话)
第三章:破晓前夜(1940-1945)
战火烧到第十个年头,
山河碎成瓷片,
我们仍在碎片里编织黎明的轮廓 ——
是百团大战的铁轨在火里蜷成网,
是滇缅公路上,
华侨司机在暴雨里吼:
“药要赶在血冷前!”
是西南联大的油灯,
在防空洞里护着文明的火星!
“破铁路!毁桥梁!
让鬼子的‘囚笼’变火海!”
(改编自彭德怀作战命令)
太行山脉在 1940 年的秋夜颤动,
百团将士把名字刻进枕木,
青纱帐的露水记得,
少年兵小张在炸毁的铁道边,
用刺刀划:
“娘,我打枪准了,像你教我割麦那样。”
“同胞们!祖国在流血,我们都是止血的布 ——
撕开自己,也要堵住伤口!”
“告诉祖国,我的脚还钉在阵地上!”
(参考战史)
从淞沪的断墙到台儿庄的尸山,
从南京的血泪到太行的星火 ——
我们失去了家园,
却在废墟上竖起脊梁;
烧毁了房屋,
却让信念长成撑天的树!
第四章:黎明交响(1945)
正义的审判砸向东京湾,
十四年血火终于熬出第一缕光,
四万万颗心跳撞碎沉默 ——
欢呼比海浪更猛,
喜悦比阳光更烈!
毛笔划过 “降伏文书” 时,
三千万英灵的血泪蒸腾,
在海面上织成新中国的第一道霞光。
广岛的蘑菇云升起那天,
重庆防空洞的苔藓疯长,
收音机里的杂音在八月凝结,
变成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
是少年兵小张说的那种,
开在他没能回去的村口。
“这个胜利,是四万万双手从泥里刨出来的!
是团结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
(改编自《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从九一八的警报撕破天,
到八一五的号声撞碎夜,
十四年,五千一百一十天 ——
我们失去了三千万骨肉,
却让整个民族在血泊里,
站成了卢沟桥的石狮!
终章:山河铭记
请收集那些未寄出的婚戒,
戒指内侧,
“永结” 二字被硝烟磨浅,
却磨不掉指腹的温;
收集被炮火烧黄的家书,
母亲的字迹带着缝棉衣的暖,
针脚里藏着 “平安” 的影子;
收集草尖上未啼的哭声,
战壕里半截的铅笔,
老兵颤抖的手抚过的弹壳 ——
壳上的锈,是未干的血。
在黄河入海口,
我们种下青铜编钟,
浪来,敲一声 “咚”——
是魂灵在应;
潮去,响一声 “当”——
是未来在听。
现在的孩子指着编钟问:
“这是什么?”
我们说:
“是爷爷没写完的信,
是奶奶鬓角的霜。”
所有的江流都朝东奔,
如归队的士兵;
所有折断的刺刀都发了芽,
枝上结着光;
十四年在年轮里凝成琥珀,
裹着血与枪,
而扬子江依然用浑浊的喉咙,
日夜搬运着 ——
那面被弹孔洞穿的
红旗!
谨以此诗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
作者简介:
牛汝军:1975年出生于山东淄博,荣获第七届中国当代实力派优秀作家称号。淄博市张店区第十二届政协委员。现为山东省淄博市美育戏剧艺术研究院院长、山东省淄博市美育戏剧艺术研究院演诵家委员会主席、淄博大舞台总导演、淄博市文化馆新征程话剧团团长、常青树艺术团团长。多年担任淄博市教育局组织的“百灵”艺术节策划及导演工作,在淄博市进行校园戏剧普及项目。众多校园戏剧及影视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和省市级一等奖。
剧本《建党伟业》、《铁山忠魂》、《节气争春》、《晏子使楚》《南宋之殇》、《桃花潭水缘》、《一张老照片》等多个剧本荣获山东省级一、二等奖及地市级一等奖,多首诗歌在都市头条等平台发表。
最新创作反映淄博市本土历史文化的短剧剧本《八大局巷弄烟火》、《修表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山河回响”抗战史诗诗剧及长篇小说《火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