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自选当代汉诗(第三十二卷)-完整版(共12首)
02 ✦ 淮河赋(之八十六)
——渡口的狗
1
晨雾把淮河揉成软纱时
狗正用爪尖拨雾的纱
每缕雾
都缠着秦汉时的橹声
唐宋时的盐粒,明时的驿马
它不赶雾,只跟着雾的脚步
像个摆渡者
把雾里迷路的船影
轻轻地引到码头的家
雾,沾在它的毛上,像给
往事裹了层薄纱
它低头嗅雾,能闻见
漕工的汗味,商人的茶香
离人的牵挂
偶尔,它对着雾吠一声
雾就会散开一道缝
让藏在雾里的归期
悄悄露个芽
2
它蹲在水边时,淮河会把浪
放得轻些再轻些
怕惊了它耳朵里藏的旧时光——
是秦汉船压过的浪
唐宋瓷沉过的浪
元明时,驿马饮过的浪呵
它把下巴贴在水面
就像在和水说悄悄话
水会告诉它——
昨天有片枫叶,载着乡愁
漂向下游啦
今天有只水鸟,把船铃声
衔给了远方的晚霞
它从不回答,只把浪的话
都藏进毛的缝隙里
等归人来问,就抖抖毛
让浪的话,轻轻落在
归人的脸颊
3
它总爱趴在那最老的石阶上
石阶的纹路里,藏着
七千年的年轮呵
一圈是秦汉时的雨凿的
一圈是唐宋时的霜刻的
一圈是元明时的风磨的
还有一圈是
这七千年的浪刷的
它把身子贴紧石阶,像在听
淮河泥石的心跳
石阶会告诉它——
那年有个姑娘,把绣球
抛进了浪
那年有个老翁,把拐杖
靠在桩上,竟然等了一辈子
返航
它从不说话,只把石的故事
都刻进爪垫里
等孩子来问,就踩踩石阶
让石的年轮,轻轻映在
孩子的手掌
4
夜里的月光,会落在它的
皮毛上织网
织进秦汉时的月辉
唐宋时的星光
元明时的灯亮
它卧在老船下,像个守网匠
不让风把月光织的网
吹破,吹成碎光
偶尔有船灯的魂,从网的
缝隙里钻出来
它就轻轻晃尾巴,把月光的
网扯得更亮
让船灯的魂,能顺着网
找到上岸的方向
等天亮时,它就把月光网
叠进毛里贮藏
留着夜里,再给淮河的梦呓
织件银衣裳
5
风从上游来的时候,它会
竖耳朵
风里藏着各种信——
有南岸麦香写的信
有下游渔船写的信
有异乡归人,用鞋底的土
写的家书几行
它把风的信,都嗅进鼻子里
能辨出哪封信,是给码头的
哪封信,是给远方的
它不送信,只把风的信
都留在石阶上
等收信人来,就用尾巴
扫扫信,让风的话
轻轻绕着收信人眼角的泪
慢慢转场
6
码头上的老船,船板
早都朽成了褐色
它总爱卧在船底下,听老船
讲旧话——
那年载过丝绸,帆上沾着
长安的花
那年救过落难的人,货舱里
藏过求生的火把
下雨时,船板会漏雨
它就挪到漏雨的地方
用身子挡着雨,像在给老船
撑起一把伞
老船不说话
只把浪拍船帮的声,当成
给它的回答
等天晴了,它就舔舔
船板上的水
把老船的话,都咽进肚子里
像在珍藏一壶陈年老酒
7
它的毛里,藏着永远
褪不去的盐霜
是漕工的汗浸的
是归人的泪腌的
是秦汉时的船票,泡在浪里
结的盐霜呵
偶尔它会舔舔爪子上的盐渍
能尝出盐里的故事——
有商人算错账的惊慌
有渔人捕不到鱼的忧伤
有恋人离别时,没说出口的
“别忘了我呵”
它不难过,只把盐的记忆
都藏进牙缝里
等有人来问,就舔舔爪子
让盐的味,轻轻留在亲人的
舌尖上
8
夏天的蝉,会在老槐树上唱
唱的都是淮河的旧时光——
是秦汉时的蝉,唱过的橹声
是唐宋时的蝉,唱过的茶香
是元明时的蝉,唱过的兵戈
是所有淮蝉,唱过的驿铃响
它卧在树下听,像在赴一场
千年的约
蝉唱累了,它就用尾巴
扫扫落叶
像给蝉递杯凉茶,让蝉
接着唱
秋来的时候,蝉会钻进泥土
它就在树下留个爪印
像在说——
来年夏天,我还在这里,等你
把旧歌,新唱
9
冬雪落在它背上时,它不抖
雪是软的,却藏着重量——
是秦汉时的樵夫
挑过的柴的重
是唐宋时的书生,背过的书
好沉重呵
是元明战乱中
那些想回家却没回来的人
留在这里牵挂的悲叹
它背着雪
像背着渡口的往事
雪化的时候,水从毛尖
滴进石缝
像在给时光,留几滴泪
记着那些没说出口的念想
等春天来的时候,石缝里
会钻出草
它就卧在草旁,把雪的重量
轻轻说给草听
10
以前的船,都挂着铃
离港时铃响,像在说再见啦
归港时铃响,像在说
我回来啦
现在铃少了,它就把铃的声
藏进耳朵里
偶尔有风过,它就轻轻晃头
让耳朵里的铃响起来
像在给淮河,打电话
告诉那些忘了船铃的人——
顺着铃的声,就一定能找到
回家的码头啦
11
夕阳落在水面时,它的影子
会掉进河里
和河底的旧影子,凑成伴——
有秦汉船的影子
有唐宋瓷的影子
有元明驿马疲惫的影子
它,盯着水里的影子看
像在和旧伙伴说话
影子会告诉它——
我们没走,只是藏在浪里啦
等你想我们了,就把尾巴
晃一晃,我们就出来陪你玩耍
它从不说话,只把影子的话
都藏进眼里
等天黑了,就把眼里的影子
轻轻叠进梦里,接着聊旧家常话
12
它老了,毛上沾着霜
却还每天守着码头
潮来潮去,它像块不动的石
却比石暖,比石懂
它懂淮河的浪,什么时候急
什么时候缓
懂码头的静,何时藏着盼
又何时藏着深重的咏叹
有人说它是渡口的魂
它从不否认,也不承认
只在夕阳落进水里时
把影子投进河
像在说——
我和淮河,早就
绞缠在一起啦
它是淮河真正的精魂
淮河是它的家,这精魂永远
都不会散
13
淮河的浪啃了七千年
没啃动码头的石泥
也没啃动狗的刚
它把影子刻进石缝
皮毛缠着秦汉唐的灰
唐宋瓷的片
元明时的剑胆
它从不叫,只舔船板上的盐——
那是未归人姓名熬成的霜
夕阳把它的轮廓拓成碑
碑上没字,风却反复读着章
读漕运船的帆
如何被雾缠,读漕工的号子
如何沉进洪浪
读商人的算盘如何响
读淮畔诗人的笔
如何把乡愁淌
它站着,像一截不会弯曲的
骨头
扎进码头的土壤
每一次潮来,都把往事
泡得发胀,又在潮去时
悄悄贮藏
远处的星,碎在水面
那是无数船灯的魂
在它眼底闪亮
它从不追汽笛,只盯着水线
像在等,某个归期的光
风,刮过它的毛,像刮过
摊开的史书,页页都泛黄
它知道
淮河的流向,和千年前一样
带着时光的重量
偶尔抬头望月亮,那是渡口
最老的灯笼呵,挂在天上
它守着码头的裂缝
像守着时光的针脚,把峥嵘岁月
全部缝上
14
狗的毛里藏着淮河的盐
七千年从没褪过咸的烫
那盐是漕工的汗熬的
是商人的泪泡的
是归人的盼裹的样
它站在码头,像移动盐仓
把所有滋味都装
见过秦汉时的船载着丝绸来
帆上沾着长安的光
见过唐宋时的船
载着绝版瓷器去,舱里裹着
临安的香
见过元明时的船
载着战马疾驰而过
甲板上落着草原的霜
见过元明时的船载着茶叶走
船帮上,沾着江南的清凉
它从不说话,只把这些
都嚼进嘴里,混着河水
咽进肠
潮来的时候,它会把鼻子
凑到水面,闻往事的芬芳
潮去的时候,它会把爪子
踩在滩涂,印时光的章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寻盐
想把往事腌成酱
见过有人在岸边弃盐
想把回忆洗成天光
它是淮河的盐魂呵
把所有人间滋味都扛
不声不响
直到自己也变成盐粒
混在浪里,跟着岁月摇晃
15
狗的耳朵里藏着橹声
七千年从没停过响
那橹声是秦汉时的墨客摇的
是唐宋时的渔翁晃的
是元明时的驿卒划的水样
它站在码头,像个储存
国音的仓,把所有橹声都装
见过墨客摇橹时题诗
墨汁顺着橹杆
往下淌
见过渔翁摇橹时唱歌
歌声混着波浪响
见过驿卒摇橹时赶路
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淌
见过恋人摇橹时私语
情话裹着风的柔样
它不叫,只把这些橹声
都刻进耳骨,跟着岁月
慢慢扬
潮来的时候,橹声会更响,
像在同浪的节奏合上
潮去的时候,橹声会渐弱
像在和时光的脚步同往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听橹声
想把往事听出样
见过有人在岸边盼橹声
不敢把回忆忘精光
它是淮河的橹声魂呵
把所有中国之音都扛
直到地老天荒
16
狗的眼睛里藏着帆影
七千年从没散过光
那帆影是秦汉时丝绸船挂的
是唐宋时的瓷器船扬的
是元明时战马船撑起的形象
它站在码头,像个储存
影像的框,把所有帆影都装
见过丝绸船的帆
被风吹得鼓,像朵云
落在水上晃
见过瓷器船的帆
被雨打湿,像块玉
裹着雾的凉
见过战马船的帆呵
被霜染白
像片雪呵,贴在桅杆上
见过商船的帆载着希望去
也见过归船的帆
带着疲惫淌
它从不眨眼睛,只把这些帆
都刻进瞳孔,跟着岁月走
直到慢慢变黄
潮来的时候,帆影会在浪里
破碎,又在潮去时重聚成样
风来的时候,帆影会往远方
飘移,像在追时光的方向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寻帆影
想把故人的模样遥想
见过有人在岸边长叹帆影
那是怕,把岁月的痕迹遗忘
它是淮河的帆影魂呵
把所有骨血都扛
直到帆影都变成星光
17
狗的爪子磨过码头的石
石纹里藏着时光的章
每道纹都刻着秦汉时的骤雨
唐宋时的霜,元明时的狂风
它踩着石纹走,像在读一本
摊开的淮河史,页页都滚烫
见过石纹里嵌着唐瓷的片
像颗玉藏在土中央
见过石纹里裹着宋钱的锈
像朵花绽放在石面上
见过石纹里渗着元兵的血
像滴泪凝在时光里藏
见过石纹里印着明驿的印
像章盖在岁月的宣纸上
它不急躁,只把石纹的故事
嚼进齿间,混着泥土的清香
潮来的时候,石纹会被水
浸软,像在把往事慢慢讲
潮去的时候,石纹会露出来
像在把千年文明史慢慢亮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摸石纹
想把时光的温度品尝
见过有人在岸边拓石纹
想把岁月的痕迹装
它是淮河的石纹伴呵
想把所有血的记忆都扛
直到石纹都变成诗行
18
淮河的雾总裹着码头
狗在雾里听雾讲
雾说秦汉时的墨客在雾里吟
墨汁混着雾的凉
雾说唐宋时的商人在雾里算
算盘裹着雾的茫
雾说元明时的旅人在雾里走
脚步踩着雾的响
雾说千年恋人在雾里吻别
眼泪沾着雾的烫
这只狗呵,把雾的话
都藏进毛里,像把棉絮
裹在身上
雾浓的时候,它能看见
雾里的帆,像片云在浪里晃
雾淡的时候,它能看见
雾外的天,像一块蓝
盖在头顶上
它见过有人在雾里寻路
最后只把自己绕进时光的网
见过有人在雾里等归
最后等来
雾散后的空荡
它是淮河孤独的雾语者
把雾的爱与恨都装
直到雾都变成阳光
19
船桨划过淮河的水
留下的痕
被狗记在心上
每道痕都带着秦汉时的力
唐宋时的柔,元明时的急
七千年的缓样
它盯着桨痕看,像在解一道
时光的谜,答案在浪里藏
见过秦汉的桨痕好长好深
是墨客把乡愁呵
都划进淮水里流淌
见过唐宋的桨痕浅
是渔翁把悠闲都融进浪的响
见过元明时的桨痕乱
是兵卒把诸多慌张
都搅进水里晃
见过千年的桨痕太沉
是驿卒把使命呵
都刻进桨的刚
它从不挪目光,只把桨痕的
故事刻进眼底,跟着
岁月慢慢变黄
潮来的时候,桨痕会被浪盖
又在潮去时重新亮
风来的时候,桨痕会被吹皱
像在把往事慢慢扬
它见过有人在水里寻桨痕
总想把故人的温度饱尝
见过有人在岸边数桨痕
想把岁月的长度丈量
它是淮河最古老的桨痕记
把所有历练都扛
直到桨痕都变成诗行
20
夜里的船灯亮在淮河上
狗在码头把灯望
每盏灯
都带着秦汉时的暖
唐宋时的亮
元明时的柔
它盯着灯看,像在守一堆
时光的火,怕被浪浇凉
见过秦汉时的灯
像是纸糊的
风一吹就轻轻晃
见过唐宋时的灯是瓷做的
雨一打就泛着光
见过元明时的灯是铜铸的
一旦被霜覆盖就透着刚
见过几千的灯是纱裹的
雾一缠呵就裹着迷茫
它从不闭眼,只把灯的模样
牢年刻进脑海,跟着
岁月慢慢亮
潮来的时候,灯影
会在浪里碎,又在潮去时
重聚成样
风来的时候,灯焰会往
岸边飘,像在寻归人的方向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等灯
最后,只等来了呵
灯灭后的空荡
见过有人在岸边追灯
最后只追上
灯影的虚妄
它是淮河唯一的灯魂守呵
把灯的故事都装,直到灯
都变成了星光
21
码头的绳把船拴在桩上
狗把绳结的故事思想
每个结都系着
秦汉时的盼,唐宋时的念
元明时的慌
它盯着绳结看,像在解一道
岁月的结,答案在心里藏
见过秦汉时的绳结松
是归人把船帆
轻轻靠在桩
见过唐宋时的绳结紧
是离人
把牵挂牢牢系在桨
见过元明时的绳结乱
是旅人把内心的慌张
都缠在绳上
见过数千年的绳结稳
是驿卒把使命都系在桩旁
它从不声张,只把绳结故事
嚼进齿间,混着绳的香
潮来的时候,绳结会被浪扯
又在潮去时重新捆绑
风来的时候,绳结会被吹晃
像在把心事慢慢扬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解绳结
想把过去的执念放
见过有人在岸边
系绳结,想把未来的希望绑
它是淮河的绳结伴呵
想把所有牵挂都扛
直到绳结都变成时光
22
码头的砖铺在地上
狗踩着砖痕,把淮史细讲
每块砖都带着秦汉时的灰
唐宋时的泥,元明时的沙
还有七千年的浆
它踩着砖瓦走呵
好像在读一本厚重的经书
页页都沧桑
见过秦汉时的砖上印着
匠人的名,像章盖在砖面上
见过唐宋时的砖上
刻着商人号
像个字嵌在时光里内藏
见过元明时的砖上沾着
兵卒的鲜血,像滴泪
凝成砖的内伤
见过几千年前的砖上留着
驿卒的印,像个记号
刻在岁月的纸上
它从不匆忙,只把砖痕的故事
刻进爪子,跟着岁月慢慢变黄
潮来的时候,砖痕会被水浸
又在潮去时重新亮
风来的时候,砖痕会被吹蚀
像在把往事慢慢扬
它见过有人
在码头摸砖痕
想把时光的痕迹尝
见过有人在岸边数砖痕
想把岁月的风骨度量
它是淮河独有的砖瓦札记
把所有苦难都扛
直到砖痕都变成唯美诗行
23
淮河的渔翁唱着渔歌
狗在码头把歌藏
每句歌都带着秦汉时的调
唐宋时的韵,元明时的腔
几千年的浪
它竖着耳朵听,像在收一段
时光的音,怕被狂风刮光
见过秦汉时的渔歌柔
是渔翁把悠闲都唱进浪的响
见过唐宋时的渔歌甜
是渔翁把收获都融进歌的腔
见过元明时的渔歌苦
是渔翁把苦难都裹进歌的伤
见过千年的渔歌浪
那是渔翁把淮河的希望
都唱进歌的亮
它从不吵闹,只把渔歌的旋律
刻进耳骨,跟着岁月慢慢扬
潮来的时候,渔歌会更响
像在和浪的节奏合上
潮去的时候,渔歌会渐弱
像在和时光的脚步同往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听渔歌
想把往事的滋味品尝
见过有人在岸边学渔歌
想把岁月的韵味装
它是淮河的渔歌伴
把所有歌声都扛
直到渔歌都变成星光
24
淮河的归人在码头上岸
身影,被狗牢记在心上
每个归人呵
都带着他乡的霜
故乡的盼,疲惫的样
还有喜悦的光
它盯着归人看,像在等一段
时光的会聚,怕那被延误的
久别又成梦一场
见过归人上岸时匆忙
是把行李都扛在肩上
见过归人上岸时缓慢
是把思念
都卸在桩旁
见过归人上岸时欢笑
是把喜悦
都写在脸上
见过归人上岸时哭泣
那是把悲伤呵
都藏进心房
它不急躁,只把归人的故事
刻进脑海,跟着岁月慢慢黄
潮来的时候,归人会被浪挡
又在潮去时重新上
风来的时候,归人会被吹晃
像在把往事慢慢扬
它见过
有人在码头等归人
想把故人的温度品尝
见过有人在岸边盼归人
想把岁月的长度量
它是淮河的归人记呵
把所有过往都扛
直到归人
都变成蘸血的诗行
25
淮河的冬雪落满码头
把石阶盖成白的床
狗卧在雪上
毛裹着秦汉时的寒
唐宋时的冷,元明时的霜
每片雪都飘得慢,像在数
时光的长
它见过秦汉时的樵夫
冒雪挑柴过码头
雪压柴的梁
肩扛着沉,脚踩着滑
却把暖往家里扛
见过唐宋时的书生,踏雪
吟诗
赶考前,书生雪沾书的章
手捧着卷,心藏着盼
书生把情志,全刻进胸膛
见过元明时的商人
披雪卸货
雪落满货箱
口算账,眼盯舱,把的有利害得失
记进榜
见过千年的驿卒,顶雪
拴驿马,大雪打马缰
手拢着袖,话催着走
把信紧紧护进囊
26
雪落满狗的脊背,像给时光
披了件纯棉的新装
潮来的时候,雪水混着浪
把往事泡得冰凉
潮去的时候,雪又堆积
老船的檐下挂着冰棱
犹如岁月的霜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扫雪
想把路扫得亮
见过有人在岸边堆雪
把思念
堆成故乡的模样
见过孩童追着雪跑
笑声把雪的静,都撞成
碎的响
它不抖雪,只把每片雪裹的
故事,都藏进毛的巷
做淮河的冬雪伴,守着
码头的冷,也守着时光的长
27
狗站在码头七千年,自己
也成了时光的兽
毛里缠着秦汉的雾
唐宋的霜
元明的风
层层都敦厚,有气场
它不只是狗呵,它是淮河
永远不散的精魂
是渡口的魄,更是岁月的眸
见过太多人来,太多人走
太多船沉,太多帆扬
事事都收
它把往事一律嚼成泥
混着河水咽进肚,把记忆
刻进骨头,跟着时光慢慢锈
潮来的时候,它是浪的伴
潮去的时候,它是滩的友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寻它
想把时光的故事
求一求
见过有人在岸边望它
想把岁月的答案
瞅一瞅
它不说话,只把尾巴轻轻摇
像在说——
所有故事都在河里头
所有重逢
都在浪尽头
所有等待都在潮起后
它是淮河的时光兽
把七千年的悲欢都扛
直到地老天荒,也不丢
03 ✦ 淮河赋(之八十七)
——老船的归属
1
铆钉咬锈,像咬住淮河
半世纪的呼吸
老船横陈滩涂,龙骨弯成
河的肋骨
每道木纹都在渗——
是当年浪的重量
是渡客的汗,是粮袋压出的
岁月的瘀青
有人说该送进玻璃柜
让涛声成标本
有人说该沉河底,给鱼群
当历史书
它偏偏就盯着潮起时
水漫船帮的弧度
像在数
当年劈开多少浪,才把河魂
刻进木
桅杆断了,却还指着
那河心的光
那光里
有它未卸的帆,未凉的烫
锈不是腐朽,是河给它
盖的奖章
盖着“归属”二字——
在滩涂,在风里,在心上
当月光漫过船板,露出
补漏的麻丝
那是河偷偷缝的,乡愁的
补丁。老船忽然懂了
归属,从不是固定的岸
是河魂在锈里流,它在魂里
慢慢融化
2
老船的锚,在滩涂泥里
埋了整整一百年
锚链上的水纹,还记着
它与岸的契约
当年它扬帆时,岸在渡口
轻轻挥着手
说“累了就回来”
这话,在浪里漂了百年
它曾驮着霜雪出航
载着星月归港
见过盐船沉在雾里,见过
逃荒人哭红的眼
每次闯过险滩,都在心里
把契约默念
默念着岸的模样,默念着
那份暖
如今
锚终于扎进岸的土,像扎进
故乡的肩
岸用草叶裹它的锈,用月光
擦它的斑
船板上的凹痕,还留着
当年的粮袋印
那是它给岸的信
写满“我回来了”的惦念
归属是这契约的兑现
是岸的等待
是船卸下所有风浪,在岸的
怀里轻颤
风过滩涂时,会把契约
念给淮河听
听着听着,河就涨了潮
把船与岸,轻轻拥抱
3
老船的木板
裂着淮河的年轮
每一圈都裹着浪,裹着
渡口的晨昏
最里圈的纹,还留着
造船匠的汗渍
最外圈的纹,已沾了
滩涂的尘
它曾跟着淮河的年轮长
越长越坚韧
载着淮河的粮,送着
淮河的人
后来年轮慢了,它也停了
脚步
把自己变成淮河年轮的
另一部分
有人想把它搬去博物馆
断了它的根
它死活不肯——
它的根在淮河的泥里
扎得深
它要陪着淮河长,陪着
年轮转
看春草绿了滩涂
看秋霜白了船身
归属是淮河的年轮,把它
轻轻裹进
裹进河的故事,裹进
河的晨昏
每当淮河涨潮,年轮就会
轻轻转
转着转着呵,就把老船的魂
转成了河魂
4
老船立在滩涂,好像那块
沉默的碑
碑上没刻字,却写满
淮河的经纬
写着当年运粮的船,排成队
写着渡客的脚印,在船板上,
积了灰
它从不与高楼比高
从不与新船比美
只把
岁月的重量,稳稳扛在背
铆钉是碑的钉,锈是碑的纹
风来读它,雨来读它
读出满眼泪花
有人说这碑太旧,该换成
新的碑
它笑了——
新碑哪懂,浪的滋味
它的碑里藏着河的魂
藏着人的罪
藏着神的恩典
藏着那些没说出口的
牵挂与忏悔
归属是做这块碑,在淮河畔
永远矗立着
立到木板成泥,立到锈成灰
让后来的人,摸着碑的纹
能想起淮河的浪,想起
这老船的
前世与今生
5
老船的旧帆,挂在桅杆上
多像一份珍贵遗嘱
布上的洞,是当年风咬的
雨打的,浪冲的
每根经纬都在说——
当年我多威武
把淮河的浪,都甩在船后
追着日出
遗嘱里写
别把我拆了,别把我烧了
我要看着老船,在滩涂安度
我要听淮河的水,还像当年
那样美,那样流
流着流着,就把我的魂
流进船的骨
帆曾带着老船,闯过多少
迷雾险滩
曾在雷雨中,把船护得
严严实实
如今它老了,却还不肯落幕
要陪着老船,把最后的岁月
慢慢数
归属是这遗嘱的守护呵
是帆的托付
是老船懂帆的心意,把帆
轻轻留住
风来的时候,帆还会轻轻鼓
像在说——
别怕,我还在,还陪着你呢
6
老船仓里,藏着渡客的回声
有的是笑声,有的是哭声
有的是叮咛
最清晰的那声,是个孩子喊
——“娘”
喊得船板都软了,喊得浪
都静了
那些渡客,有的去了远方
有的回了家
有的,再也没回来,却把魂
留在了船上
老船把这些回声,都藏进
木纹里
藏得深深的,像藏着
自己的老娘
有人上船来,想把回声
都赶走
老船不肯——
这是它最珍贵的
这是它的所有
它要让回声陪着,在滩涂
守着
守着那些没回来的人
守着那些等候
归属是这些回声,在船仓里
绕着
绕着绕着,就把老船的魂
给绕暖了
每当淮河涨潮,回声就会
轻轻响
像渡客们回来了,在船上
唠着家常
7
淮河的水,把记忆都浸在
老船里
浸得船板发潮,浸得
船底锈都发甜
记忆里有它年轻时
劈浪的模样
有它老了后,在滩涂
晒着太阳的闲
水的记忆里,老船是英雄
是伙伴,是史诗
不是现在这副,满身锈的
可怜
水记得它曾救过
翻船的渔夫
记得它曾载着粮,救过
饥肠辘辘的田
如今水还来,还来拍打
老船的舷
像在说——
老朋友,我从没把你忘呵
水把记忆泡在船板里
泡得软软的
泡得老船也忘了,自己
有多老了
归属是水的记忆,把它
紧紧抱着
抱着它的英雄,抱着
它的伙伴
抱着一首旷世史诗
水会一直记着,一直陪着
直到老船成泥,也还在
记忆里,鲜活地
活着
8
老船躺在滩涂,好像躺在
土地的怀抱
土地用泥,给它盖了层暖被
用草,给它编了件绿衣
让它在岁月里,不再受冷
不再受气
土地记得它当年的模样——
帆张得满
像要把天空都拉进怀里
劈浪向前
如今它累了,土地就
轻轻托着
托着它的锈,它的裂,
它的所有疲倦
还有眷恋
有人想把它挖走,搬去
繁华的地方
土地不肯——
它的孩子,该留在家园
土地把养分,悄悄送进
船板的缝
让它就算朽了,也能与草
共生,与花为伴
归属是土地的怀抱
安稳又温暖
是不用再远航,不用
再与风浪纠缠
当月光洒在滩涂,老船会
轻轻叹
叹终于找到家了呵
在这土地的臂弯
9
老船的船眼,还留着
星子的船票
当年星子落在船板上
说“带你去远方”
它就扬起帆,追着星子的光
把淮河的浪,都甩在身后
一路闯荡
后来星子落了,它也停了航
把星子的船票,藏进木纹的
最深处
每次抬头看天,就把船票
拿出来凝望
望那些闪的星,像望见
当年的过往
有人说星子早忘了
别再傻等了
老船不说话,只把船票
攥得更紧
它知道星子没忘,那些船票
依旧还亮着
亮在天上,亮在它心里
从没暗过
归属是星子的船票
是未完的航向
是就算停在滩涂,心也还
向着远方
当星子再落下来,它轻轻晃
像在说——
我还在呢,等着一起去闯
10
风总来淮河滩,跟老船
含泪述说絮语
说当年它扬帆时,风
多么用力推
说当年它遇着凶险
风多么着急吹
说那些过往,像电影一样
在风里飞
风说它见过很多船,走了
就从没回来过
只有老船,还守着这滩涂
守着这水
风把别处的故事,都讲给
老船听
讲着讲着,就把老船的泪
吹得没了影
有人嫌风太吵,想把风赶跑
老船不肯——
风是它的老朋友,不能少
风的絮语里,有它的青春,
它的骄傲,它的风骨
有它没说出口的,那些
牵挂与寂寥
归属是风的絮语,在耳边绕
绕着绕着,就把老船的魂
给绕得暖了
每当风来的时候,老船
就会轻轻摇
像在跟风说——
再讲会儿吧,我还没听够呢
11
老船的木纹,是首没写完的
凄美诗行
每一道都藏着话,藏着
岁月的内伤
有的写着浪的凶,有的写着
帆的扬
有的写着渡客的笑
有的写着离别的殇
有人,总是想把诗行擦了
写新的篇章
老船不肯——
这是它一生的诗,不能忘
它要让风读,让雨读让汤汤淮河读
读着读着,就把岁月的味,
都读出来了
诗行里的最后一句,还空着
没写
老船说要等,等找到归属的
那天。等那天来了,它就把
笔郑重拿起
把“终于回家了”,写在
诗行的最末页
归属是木纹的诗行
完整又温暖
是不用再漂泊,不用再把
心事贮藏
当阳光照在木纹上,诗行
就会轻轻亮
亮成一首完整的诗,在淮畔
久久传扬
12
老船躺在滩涂,能听见
淮河的心跳
咚,咚,像鼓点一样
沉稳又有力
它跟着心跳的节奏,轻轻晃
像回到了当年,在浪里
航行的时光
淮河的心跳里
有它的影子,它的响
有它当年劈浪时,船板
发出的哐当
淮河的心跳,从没把它忘
就算它停在滩涂,也还把它
放在心上
有人说老船早没用了
早该扔了
淮河不说话,只把心
跳得更响
它用心跳告诉老船——
你永远是我的船
永远有我在,陪着你
不用慌
归属是淮河的心跳
是永恒的相伴
是不用再远航,不用
再与孤独纠缠
当老船听见心跳,就会
轻轻叹
叹终于找到根了
在这淮河的心房
13
老船卧在淮河滩,像位
温厚的老者
不张扬,不诉说,只静静
看着岁月过
它的木板,带着阳光的温度
像老者的手掌,温暖而平和
它曾载过疲惫的旅人
载过沉甸甸的收获
从不抱怨,只用宽广的胸怀
将一切容纳
如今,它不再奔波,在滩涂
它安歇了
用温厚的姿态,感受着
时光的柔和
淮河的水,轻轻绕着它流淌
像在与这位老者,轻声
诉说家常
岸边的草,悄悄在它身旁
疯生。像孩子般,依偎着
它的肩膀
归属是这温厚的相伴
是岁月的平和
是不慌不忙,在这方天地
停泊
它用一生的温厚,换来了
此刻的安宁
在归属中,感受着生命的
从容
老船的温厚,像一缕暖阳
照亮了淮河滩,也照亮了
心房
它会一直在这里,用温厚的
模样,守护着这方天地
守护着这份安详
14
老船在淮河滩,遇见了
灵性的风
风轻轻拂过它的船身
像在与它沟通
诉说着天空的故事
诉说着远方的风景
让老船的心灵,在倾听中
变得轻盈
它还遇见了灵性的草
在船缝中生长
用嫩绿的叶片,抚摸它的
沧桑
草儿与它分享阳光,分享
雨露的滋养
让它在岁月中,感受到
生命的能量
淮河的水,也是灵性的伙伴
用流动的旋律,与它进行
心灵的交谈
水映着它的身影,也映着
天空的蓝
让它在这相遇中,找到
心灵的牵连
归属是这些灵性的相遇
温暖而自然
是风的陪伴,是草的依恋
是水的缠绵
它在这些相遇中,不再感到
孤单
让灵魂在灵性的滋养中
变得丰满
这些灵性的相遇,肯定会
一直延续
像一首灵动的诗,在淮畔
传递
让老船的生命,永远
充满生机
在归属中
感受着天地的灵气
15
老船在淮河滩,从不与谁
争锋芒
它的光芒藏在内心
内敛而明亮
不像年轻的船,在水面
肆意张扬
它只在沉默中,散发着
独特的光
它曾用这光芒,在黑夜中
指引方向
让迷路的旅人,看到
希望的光
如今,它将光芒收起
藏在心房
只在无人的时候,悄然绽放
淮河的水,懂得它的内敛
用温柔的方式,与它相伴
岸边的树,懂得它的沉默
用挺拔的姿态
为它守护着平安
归属是这懂得与接纳
让它不再隐藏
在这方天地
释放内心的光芒
内敛不是懦弱,那是岁月
沉淀的能量
让它在归属中,变得
更加坚强
老船的内敛光芒
会一直闪亮
像夜空中的星,不耀眼
却明亮
它会在这光芒中,安详地
徜徉
让生命的意义,在内敛中
优雅绽放
16
老船在淮河滩,感受到
神性的守护
那守护来自天空的蓝
来自土地的厚
来自淮河的水呵
日夜不停地流
让它在岁月中,不被
任何风雨左右
它曾在危难时刻,感受到
这份守护
让它在惊涛骇浪中,平安
渡过关口
那份神性的力量,像一双
温柔的手
将它轻轻呵护,不让它
迷失方向
如今,它躺在滩涂,依旧被
守护着
阳光为它披上暖衣
月光为它洒下清幽
风为它
拂去尘埃,草为它装点四周
让它
在这守护中,感受着
神性的温柔
归属是这神性的守护呵
让它心灵得救
在这方天地
找到永恒的归宿
它会带着这份守护
在岁月中停留
让生命的灵魂,永远
被神性庇佑
这份守护,会一直延续不休
像一首神圣的歌
在淮河畔长久
让老船的生命,永远
充满渴望
在神性的怀抱中,安详地
直到永久
17
老船的生命,终于走向
圆融的归宿
不再有年轻时的冲动
不再有漂泊的辛苦
它在淮河滩涂,与天地
和谐相处
感受着圆融的美好
感受着岁月的眷顾
它与淮河的水,融为一体
水映着它的影
它伴着水的曲
它与岸边的草,和谐相依
草为它添生机,它为草
挡风雨
圆融不是平淡
是岁月沉淀的感悟
是懂得与自然相融
不再追逐虚无
它在这圆融中,找到了
生命的宽度
让心灵在平和中,变得
更加丰富
归属是这圆融的境界
让它不再孤独
在这方天地,感受着
尘世万物的温度
它会带着这份圆融
在岁月中漫步
让生命的光芒,永远
在这天地间永驻
老船的圆融归宿,像一幅
动人的图
画在淮河畔
永远都不会模糊
它告诉我们
生命最终的幸福
是在圆融中,找到心灵的
归宿
18
老船的木,与淮河的水
有着深深的情
当年木被制成船,水就与它
相伴同行
水托着木,让它在水面
轻盈航行
木载着水的期盼,驶向
远方的风景
木曾在水中
感受水的温柔与汹涌
水曾在木旁
见证木的坚强与从容
它们的深情,藏在
每一次相拥
藏在每一次别离
每一次重逢
如今,木躺在滩涂
不再与水同行
但水依旧在它身边
日夜不停
用温柔的涟漪,轻轻
将木触碰
诉说着
那份从未改变的深情
归属是这份深情的相拥
是岁月的见证
是木与水,永远不变的
心灵相通
木在这份深情中,找到了
安宁。水在这份深情中
感受到永恒
木与水的深情,会永远
在淮河畔传颂
像一首深情的史诗,感动
每一个心灵
让我们懂得,最珍贵的归属
是那份跨越岁月
依旧不变的
真情
04 ✦ 淮河赋(之八十八)
——淮河落日:时间的形状
1
落日把光浇在淮河上
像青铜液注入陶范
每道浪都成了青铜的纹
刻着七千年的光阴
北岸的遗址里
陶片正吸着光的暖
某片陶上的鱼纹
与浪里的鱼重合
分不清是古是今
我摸着堤上的石头
石头里有青铜的魂
魂在诉说着
双墩的陶
大禹的斧
夏启的鼎
商汤的火
当暮色漫过滩涂
光便成了青铜的镜
照见淮河的前世
也照见我的今生
在时光里静静相拥
2
挂在淮河的秤杆上
秤砣是堤岸的树
秤盘是滩涂的土
我站在秤盘上
称量着时光的重
重里有春的种
夏的耕
秋的收
冬的藏
浪是秤杆的星
颗颗都刻着数
数着鱼的洄游
鸟的迁徙
人的往来
家的聚散
当最后缕光落在稻穗上
秤便平衡了
平衡了过去与未来
平衡了苦与甜
平衡了淮河的魂与我的心
3
落日把帆影写成书
淮河是书的纸
浪是书的页
风是翻书的手
我翻开书的页
看见大禹治水的影
看见孔子过淮的声
看见苏轼泊舟的月
看见朱元璋返乡的旗
每道帆影都是个字
每个字都藏着故事
故事里有笑
有泪
有离
有合
当暮色合上书本
书便成了时光的箱
箱里装着淮河的记忆
也装着我的梦
在黑暗里静静发光
4
落日是鱼群的钟
挂在淮河的天空
钟摆是浪的起伏
钟声是鱼的鳞声
我听见钟声响起
看见鱼群向着光游动
像朝圣的信徒
向着信仰前行
鱼群的鳞反射着光
像钟面上的刻度
刻着日出的时
正午的时
日落的时
夜半的时
当最后尾鱼沉底
钟声便停了
停在暮色里
停在我的耳里
停在淮河的魂里
成了永恒的声
5
落日是芦苇的笔
蘸着淮河的水写诗
诗写在天空的纸上
写在水面的纸上
写在堤岸的纸上
我捡起落在滩涂的诗
诗里有风的韵
有鸟的声
有草的香
有鱼的鲜
芦苇的笔不停写着
写着朝代的兴替
写着人间的悲欢
写着时光的流逝
写着淮河的永恒
当暮色把纸染黑
笔便停了
却把诗的魂
留在了我的心里
留在了淮河的浪里
6
落日把淮河变成镜
镜里映着月亮的影
月亮是镜的框
光是镜的纹
我看着镜中的影
看见自己的过去
过去里有童年的纸船
有少年的梦
有青年的路
镜里还有淮河的过去
过去里有古桥的石
有古寺的钟
有古城的墙
有古人的魂
当暮色把镜擦亮
镜便成了时光的门
门里连着前世与今生
连着你与我
连着淮河的昨天与明天
7
落日的光渗进河底陶罐
陶罐里藏着淮河的魂
魂在罐壁上爬
爬出仰韶的纹
爬出龙山的影
我蹲在滩涂找陶罐的痕
痕里有先民的笑
有先民的泪
有先民播种的手
有先民捕鱼的网
陶罐的魂顺着光飘上岸
飘进我的掌心
掌心里有土的暖
有河的凉
有时间磨出的光
当暮色裹住陶罐的魂
魂便成了淮河的星
挂在夜空
照着两岸的麦
照着归航的船
8
落日把古桥的骨照得透亮
骨在河底横卧
像条沉睡的龙
龙鳞是桥的石
龙纹是桥的缝
我摸着桥的石缝
缝里有车轮的痕
有马蹄的印
有挑夫的汗
有游子的泪
古桥的骨顺着光醒过来
醒在淮河的浪里
浪拍着桥骨
像拍着时光的鼓
鼓声响彻两岸
当暮色盖过古桥的骨
骨便成了淮河的脊
驮着昨天的风
驮着今天的雨
驮着明天的太阳
9
落日把稻浪写成诗
每粒稻都含着光
诗行在北岸起伏
像淮河的浪
像时光的波
我走进稻浪读诗
诗里有农人的早
有农人的晚
有春的雨
有夏的雷
有秋的霜
稻浪的诗顺着风飘
飘进淮河的水里
水里的鱼读着诗
水里的虾读着诗
水里的石头读着诗
当暮色把诗收进谷仓
诗便成了淮河的粮
养着两岸的人
养着两岸的魂
养着两岸的时光
10
落日的光撞响古寺的钟
钟声漫过淮河的浪
浪载着钟声飘
飘进北岸的村
飘进南岸的镇
我坐在滩涂听钟声
钟声里有僧人的念
有僧人的悟
有清晨的露
有黄昏的霞
古寺的钟顺着光沉进河
沉在河底的沙里
沙裹着钟声
像裹着时光的糖
甜了鱼的梦
甜了虾的眠
当暮色把钟声藏进云
钟声便成了淮河的念
念着昨天的佛
念着今天的人
念着明天的善
11
落日把淮河变成时光的河
每道浪都是时光的痕
痕里有古的事
有今的人
有未的梦
我跳进河里摸时光的痕
痕里有青铜的锈
有陶土的灰
有丝绸的软
有铁器的硬
时光的河顺着光流
流进我的心里
心里有河的暖
有河的凉
有河的魂
当暮色把时光的河染黑
河便成了永恒的路
连着过去
连着现在
连着未来
12
落日把金箔铺在淮河上
每片金箔都闪着光
浪推着金箔走
像推着重金的车
车辙里藏着时光
我弯腰捡金箔
金箔却碎在掌心
碎成光的屑
屑里有古的影
有今的声
有未的景
金箔的屑顺着指缝漏
漏进淮河的水里
水里的金箔成了鱼的鳞
成了虾的甲
成了石头的衣
当暮色把金箔收走
淮河便成了墨的河
墨里藏着金箔的魂
魂里藏着时光的暖
暖着我的心
13
落日把浪变成碑
碑上刻着时光的字
字里有古的兴
有古的亡
有今的乐
有今的伤
我站在碑前读字
字里有大禹的水
有孔子的礼
有苏轼的词
有朱元璋的兵
浪的碑顺着光长高
高过堤岸的树
高过天空的云
高过时光的墙
高过我的眼
当暮色把浪的碑推倒
碑便成了淮河的沙
沙里藏着字的魂
魂里藏着时光的事
事里藏着我的追忆
14
落日的光裹着人的魂
魂里藏着淮河的暖
暖里有古的情
有今的爱
有未的念
我站在魂里看人
人里有古的耕
有今的作
有未的创
有时光的守
人的魂顺着光飘
飘进淮河的水里
水里的魂成了浪的脉
成了鱼的血
成了虾的气
当暮色把人的魂藏进河底
人便成了淮河的根
根里藏着魂的暖
暖着淮河的土
暖着我的根
15
落日的光落在稻穗上
每粒稻都裹着暖
暖顺着稻秆流
流进淮河的土
土便有了香
我走进稻田
指尖碰着稻穗
暖从指尖渗进心里
心里便有了甜
甜里有农人的笑
有农人的盼
淮河的浪拍着堤岸
浪里也裹着稻穗的暖
暖着鱼的游
暖着虾的爬
暖着石头的眠
当暮色漫过稻田
稻穗的暖便藏进谷仓
藏进淮河的浪里
藏进我的心里
成了时光的甜
16
落日的光照着芦苇
芦苇便有了柔
柔顺着苇叶飘
飘进淮河的浪
浪便有了韵
我站在芦苇丛
手抚着苇秆
柔从掌心渗进心里
心里便有了静
静里有鸟的鸣
有虫的唱
淮河的风拂着芦苇
风里也裹着芦苇的柔
柔着云的飘
柔着光的散
柔着时光的流
当暮色裹住芦苇
芦苇的柔便藏进滩涂
藏进淮河的水里
藏进我的心里
成了时光的静
17
落日的光照着归帆
归帆便有了缓
缓顺着帆绳牵
牵进淮河的浪
浪便有了柔
我站在堤岸边
目光追着归帆
缓从眼里渗进心里
心里便有了安
安里有渔人的归
有家人的盼
淮河的风拂着归帆
风里也裹着归帆的缓
缓着帆的摇
缓着船的行
缓着时光的流
当暮色裹住归帆
归帆的缓便藏进码头
藏进淮河的暖里
藏进我的心里
成了时光的安
18
落日把最后缕光交给渔火
渔火便在淮河上眨着眼
亮顺着水波晃
晃进渔人的舱
舱便有了暖
我站在堤上望渔火
目光跟着亮移动
亮从眼里渗进心里
心里便有了盼
盼里有鱼的跃
有网的收
淮河的浪托着渔火
浪里也裹着渔火的亮
亮着船的行
亮着人的语
亮着时光的柔
当暮色把渔火拥进夜
渔火的亮便藏进浪尖
藏进淮河的暖里
藏进我的心里
成了时光的盼
19
落日的光镀在麦芒上
麦芒便有了浅金的锐
锐顺着麦秆立
立在淮河的岸
岸便有了劲
我走进麦田触麦芒
指尖碰着细锐的光
锐从指尖渗进心里
心里便有了韧
韧里有农人的汗
有土地的香
淮河的风拂着麦芒
风里也裹着麦芒的锐
锐着穗的沉
锐着光的闪
锐着时光的实
当暮色漫过麦田
麦芒的锐便藏进麦穗
藏进淮河的实里
藏进我的心里
成了生命的韧
20
落日最终熔成青铜液
浇在淮河镜面
浪纹是鉴上的饕餮
吞着七千年时光
北岸陶片吸着光,拼出
先民的掌纹
掌纹里有治水的绳
有播种的粟
某道纹
正与我的掌纹重合
鉴中浮出古船的影
帆上刻着“淮”字
字的笔画
就是鱼的洄游,是鸟的迁徙
我摸着鉴沿的绿锈
锈里有商的鼎声
周的礼乐
唐的酒旗
在浪尖摇晃
像醉了的时光,把影子
浸在水里
当暮色擦过青铜鉴,鉴中
便换了星子
星子是沉在河底的青铜币
刻着
“永宝用享”,而淮河
依然还在流动
流动着鉴里的光,鉴外的我
和没说完的,关于时间
关于淮河的
旷世故事
21
落日是粒饱满的稻
挂在淮河秤杆
秤砣是堤上的老槐树
根扎进双墩土
我站在秤盘上,称量自己的影子
影子里有春播的泥,夏锄的汗
秋晒的谷,混着浪的咸
秤星是浪的皱纹,颗颗
刻着节气
清明的雨打湿秤绳
霜降的霜
镀亮秤钩
某颗星正对着河底的陶罐
罐里
装着去年的稻种
今年的光
和明年的盼,在秤杆上
轻轻晃
当暮色把秤杆压进夜
稻穗,便落进谷仓
谷仓的门响
是时光的叹呵
叹着
秤过的岁月,没秤完的河
而我还站在原地
等着下轮
挂在秤杆上的
淮河落日
22
落日把古桥的石骨
照得透亮
像条石龙,那龙脊横卧在
河底,鳞片是磨圆的青砖
砖缝里
卡着秦汉的马蹄铁
唐的瓷片
宋的铜钱
都在光里轻轻呼吸
像睡着的岁月,等着
被浪唤醒
我踩着桥的残石走
每步都踩着
历史的血脉
脉里有挑夫的号子
游子的咳嗽
新娘的花轿
在砖上,留下浅痕
痕与痕连成线,线是淮河的
血管呵
流着过去的血,现在的热
未来的暖
当暮色盖过龙脊,石骨
便成了河的枕
枕着鱼的梦,虾的眠
和我的回忆
回忆里有桥的完整
有光的璀璨
有没走完的路,在夜色里
等着明天的太阳
重新把骨擦亮
23
落日的光
渗进河底陶罐,罐口
飘出轻烟
烟是罐的魂呵
魂里有双墩的土
龙山的黑
有先民的指纹
指纹里有揉泥的力
有烧窑的火
有盛水的凉
都在光里
慢慢地凝成,时光的形状
我蹲在滩涂找罐的碎片
片上
有鱼纹的残
绳纹的断
都在诉说
诉说着罐的前世——
盛过稻,装过酒
养过鱼,也藏过泪,在河底睡了千年
等着被光唤醒
当暮色裹住轻烟,魂便
钻进我的衣兜
兜着罐的暖
河的凉,土的香
和没说尽的往事
往事里
有先民的笑
先民的苦
先民的盼
都在我的心里,成了
淮河的念想
24
落日的光落在纸船上
船便载着梦漂
那梦里
有童年的我
正蹲在河边折纸
纸里有我的笑
我的盼,我的纯
有船的帆
船的桨,船的航
都在浪里慢慢漾成
时光的圆
我跟着纸船走呵
走在淮河的岸
那岸边
有我的足迹
足迹里有春的泥
夏的草,秋的叶
冬的雪
有我的哭,我的笑
我的念
都在光里慢慢凝成
记忆的暖
当暮色
把纸船送向远方,梦便成了
河的星
那星里
有我的纯,我的盼
我的暖
有没漂完的路,没圆的梦
没说完的话
在夜色里,等着明天的太阳
再把船照亮,再把
梦续完
25
落日的光裹着人的魂
魂,便成了河的根
那根里
有古的情,今的爱
未来的念想
有生的欢,死的静
活的劲
都在根里埋藏着,藏着
时光的重
摸得着,扛得住,暖得着
我站在河边找根的影子
那影里
有祖的耕,父的作,我的创
有老的盼,少的梦,壮的拼
都在魂里凝着,凝着
淮河的脉
流着过去的血
现在的热
未来的暖
当暮色把根藏进泥土
魂,便成了河的魂
那魂里
有人的暖,河的柔
光的亮
和我的守,守里
有根的深,魂的重
有没守完的土,没护完的根
在夜色里,等着
明天的太阳
再把魂照亮,再把
根脉护暖
26
落日把淮河酿成时光的河
每道浪,都是时光的鳞
那鳞里
有古的铜锈,今的霓虹
未来的晨光
有大禹的斧痕
苏轼的墨痕,渔人的桨痕
都在浪里闪着
闪着暖的光,韧的劲
圆的魂
混着人的痕
我跳进河里摸时光的鳞
那鳞上
有朝代的兴替
人间的悲欢,自然的荣枯
有我的童年,青年
和未来的老年
都在光里凝着呵
凝着河的根脉
流着过去的血
现在的热
未来的暖
当暮色把时光的河染成墨
淮河,便成了永恒的长卷
那卷里
写着淮河的魂
人的根
时光的形
还写着没写完的章
没说尽的情
在夜色里,静静地等着
明天的太阳
再把长卷翻开,再接着
把闪光的岁月
写圆……
05 ✦ 淮河赋(之八十九)
——节气的错位
1
残冰还嵌在淮河的掌纹里
去年的芦苇杆
挑着半块霜
摆渡人的竹篙捅下去
竟没触到春的软泥——
本该冒尖的麦芽还缩在土里
好像怕寒的孩子
紧攥着母亲的衣角
河面上,掠过几只早燕
翅膀沾着的不是暖意
是上游飘来的雪粒
有老人蹲在河埠头洗萝卜
水流过指缝时,还带着
些许冬凉
他说——
往年这时候,柳梢该泛嫩黄
今年却只有风,把冰碴子
吹得叮当响
远处的麦田里
那拖拉机的轮子陷在冻土中
驾驶员点着烟,望着
灰蒙蒙的天
烟圈散开,像没说出口的
诸多疑问——
春,是不是在淮河的弯道里
迷了路了
冰面下,有鱼群缓慢地游过
它们不知道
节气的钟摆已悄悄偏移
只把冰层
当作暂时的屋顶
只等着某天,阳光能撞开
这层透明的墙
2
预报说,今日有雨
淮河两岸的人
都把陶罐搬到院角
等着接春的甘洌
可天只是阴了半宿,风卷着
黑云跑过
连一滴雨的影子,都没有
落在河面上
田埂上的裂缝又宽了些
去年的稻茬
还露着灰白的根
有农妇蹲在田边,用手指
使劲抠着土
指尖沾着的,是干硬的泥块
不是湿润的墒
淮河的水位比往年
低了三尺三
露出的河床上,有蚌壳
嵌在泥沙里
像谁遗落的纽扣,蒙着
厚厚的尘
远处的抽水泵嗡嗡地转着
水管里流出的水
细得像线
浇在麦田里,只湿了
表层的土
有孩子追着水管跑,想抓住
那点水
却只摸到空气里
那干燥的风
河对岸的柳树,枝条
依旧还是枯的
本该垂落的雨丝,变成了
飘飞的柳絮
它们落在人的肩上
像细碎的雪
却没带来半分,雨水
该有的清凉
3
本该响雷的日子,淮河上
却空静得出奇
连风都放轻了脚步
怕惊散什么
冬眠的青蛙还躲在泥洞里
它们没听到雷的召唤
只觉得,土还是凉的
河岸边的桃树,花苞鼓得
满满的
却迟迟不肯绽开,像在等
一个信号
有老人坐在屋檐下,听
半导体里的天气预报
说今日无雷,他叹了口气
把棉袄又裹紧了些
去年被雷惊醒的笋芽
今年还埋在土里
它们不知道,节气已过惊蛰
只凭着本能
在黑暗中慢慢生长
河面上,有渔船划过
桨声瞬间就打破了寂静
却没惊起水鸟
渔民撒下网,捞上来的
只有几条小杂鱼
和几片去年的枯叶
远处的工厂,烟囱冒着
灰白的烟
烟柱直挺挺地立着
没被雷声撼动
有孩子拿着风筝跑过河岸
风筝线
拉得笔直,却没遇到半点风
他抬头望着天,问——
响雷呢?
天只是蓝着,像一块
没被敲响的鼓
淮河的水,依旧缓缓地流着
它见过无数次惊蛰的雷
却第一次
在这个时节,听不到
那声唤醒万物的
轰鸣
4
春分该是昼夜平分的日子
可淮河的天,却把白昼
剪短了半寸
清晨,太阳迟了一刻
才爬过河岸的树梢
傍晚,又早了一刻
默默地沉进西边的云里
河面上的雾,比往常
浓了些
渔船在雾里穿行,像飘在
半空的影子
渔民的吆喝声
传不了太远
就被雾裹住,慢慢散在风里
田埂上的紫云英,开得
比往年晚些
紫色的小花,稀稀拉拉地
缀在草丛中
有蜜蜂飞过,却没在花上
停留太久
它们好像也知道,白昼短了
要抓紧时间
河边的洗衣妇,把木槌
抡得高高的
却总觉得,还没洗完衣服
这天就暗了
水流过石板,带着微凉的
温度
像要把白昼里
那点短暂的暖意,留住
有老人坐在河埠头的
石凳上
看着夕阳一点点
沉下去
他说——
往年这时候,天还亮着
今年的昼,怎么就短了呢
河面上,最后一只渔船
靠了岸
渔民收起网,网兜里的鱼
不多
他抬头望了望渐暗的天
把一天的疲惫,都融进了
淮河的暮色里
5
清明的风,裹着淮河的凉
吹过河岸的坟茔,把纸钱
也吹得打转
扫墓的人提着祭品,踩着
湿泥走来
他们身上的棉袄,还没换成
春衫
本该飘雨的天,却只飘着
毛毛细雪
雪落在墓碑上,很快就化了
像逝者的泪,没来得及流
就干了
有孩子跪在坟前,他不懂
为何要祭拜
只觉得风太冷,把小脸
冻得通红
他伸手去接雪,却只摸到
冰冷的空气
河面上,有纸船顺流而下
船上插着的香
烟,慢慢飘着
却没遇到清明该有的
湿润的风
远处的麦田里,麦苗
还没返青
去年的枯草,还盖在田埂上
像一层薄薄的毯子
裹着未醒的春
扫墓的人烧完纸钱
站起身
拍了拍身上的泥,又裹紧了
棉袄
他们望着淮河的水
缓缓地流
心里想着——
今年的清明,怎么就这么寒
风还在吹,雪还在飘
淮河两岸的清明,少了暖意
多了凉
6
谷雨时节,淮河两岸的谷子
本该喝着雨水,使劲地长
可今年的霜,却赖在
谷穗上不肯走
清晨,谷叶上结着白霜
像谁撒了一把碎盐
裹着嫩绿的芽
有农妇走进田里,用手
轻轻地拂去霜
指尖触到的,是刺骨的凉
淮河的水,比往年浑了些
上游的雨水,带着泥沙
冲下来
却没浇到干涸的田里
田埂上的水泵,还在不停地
抽着水
可抽上来的水,带着泥沙
也带着凉
浇在谷苗上,谷苗只是蔫着
没显出该有的,蓬勃的绿
有老人站在田埂上,望着
灰蒙蒙的天
他说——
往年这时候,谷子该有半尺
高了吧
可今年却只有几寸
还裹着霜
远处的村庄里,炊烟
袅袅升起
却没带来半点暖意
只把雾
吹得更浓
有孩子在谷田边放风筝
风筝线断了,落在谷苗上
惊起几只蚂蚱,它们
蹦跳着
却没找到,谷雨该有的
温暖的草叶
7
立夏的钟声响了,淮河两岸
却没迎来夏的热
柳梢的绿还是浅的
没到浓荫蔽日的程度
河面上的风,吹在人身上,
还带着春的凉
有老人坐在巷口,摇着蒲扇
蒲扇摇了半天,也没摇出
半点热意
他说——
往年这时候,该穿单衣了
今年却还要把薄棉袄
搭在胳膊上
田埂上的蚕豆花,开得
比往年晚一些
紫色的花串,稀稀拉拉地
挂在枝头
有蜜蜂飞过,却没在花上
停留太久
它们好像也觉得,夏的气息
还不够浓
淮河的水位,比往年高了些
岸边的芦苇,刚抽出新笋
风吹过芦苇丛,发出沙沙响
却没带来夏的蝉鸣
只有风的轻唱
有孩子在河边捉蝌蚪
他们的小手伸进水里
还是觉得水凉
蝌蚪在手里游着,小小的
黑黑的
像谁撒在水里的
细碎的墨点
远处的西瓜地,瓜苗
刚长出几片叶子
瓜农蹲在地里,给瓜苗浇水
他望着天,希望快点热起来
好让西瓜,能结出甜甜的果
8
小满时节,淮河两岸的麦子
本该籽粒初满,透着金黄
可今年的麦田
却一片枯槁
麦穗低着头,像营养不良的
孩子
麦叶上,有虫蛀的洞
还有干黄的斑
风一吹,麦秆就晃
像要折断
有老农走进麦田,用手捏着
麦穗
指尖触到的,是干瘪的粒
不是饱满的浆
淮河的水,离麦田
还有半里多地
田埂上的裂缝,能塞进
一个拳头
去年的灌溉渠,早就干了
有农妇提着水桶,往麦田里
浇着水
一桶水浇下去,只湿了
一小块土
麦根还没喝到水,水就先
渗进了裂缝里
远处的收割机,停在田边
驾驶员点着烟,望着
枯槁的麦田
烟圈散开,像没说出口的
叹息——
今年的麦,怕是收不上来了
有顽皮的孩子在麦田边跑
手里拿着风筝
风筝线拉得笔直,却一直
没遇到风
他抬头望着天,问——
为什么麦子是黄的?
天只是蓝着,像一块
没表情的布
淮河的水,依旧缓缓地流着
它见过无数次小满的麦浪
却第一次
在这个时节,看到
如此萧瑟的景象
9
芒种该是忙收忙种的日子
可淮河两岸的麦田,却静得
可怕
收割机停在田埂上
锈迹斑斑
镰刀挂在屋檐下,还沾着
去年的麦糠
去年的麦子早就收完了
今年的麦
却在小满时就枯了
没等到芒种
有老农坐在门槛上,摩挲着
镰刀
刀刃上的寒光,照出
他脸上的皱纹
淮河的水,比往年浑了些
上游冲下来的泥沙
堆在河岸边
像谁铺了一层土,盖住了
去年的痕迹
远处的稻田里,本该
插满秧苗
可现在,只有干裂的田
和几丛杂草
有农妇蹲在田边,用手
拔着野草
指尖沾着的,是干硬的泥
不是湿润的田
有孩子拿着玩具镰刀
在空地上比划
他学着大人的样子
正割着空气
却不知道,真正的镰刀
此刻正闲在一旁
没机会,触碰那金黄的麦芒
河面上,有渔船
划过
渔民撒下网,捞上来的
只有几条小杂鱼,和几片
枯麦叶
他望着两岸的麦田
深深叹了口气
把网收起来,慢慢地
划向远方
10
夏至该是白昼最长的日子
可淮河的天,却把白昼
缩短了
清晨,太阳迟了半小时
才爬过东边的山岗
傍晚,又早了半小时,沉进
西边的河流
河面上的风,比往常凉了些
吹在人身上,竟有了秋意
有老人坐在河边的柳树下
摇着蒲扇,却没觉得热
他说——
往年这时候,天要黑得晚
今年却早早地,就暗下来
田埂上的菜蔬,长得
要比往年矮多了
就连那玉米叶还是绿的
却没长到
该有的高度
有农妇走进玉米地
用手摸着玉米穗
穗子还是小的,没结出
饱满的粒
淮河的水位,比往年低了些
露出的河床上,有田螺
爬过的痕迹
像谁画的曲线,弯弯曲曲
远处的荷塘里,荷花
刚开了几朵
荷叶还没铺满水面
风一吹
就晃得厉害,就像还没有
站稳的孩子
有孩子在荷塘边捉蜻蜓
蜻蜓飞得低,翅膀沾着的
不是夏的热,是傍晚的凉
他抬头望着渐暗的天,问——
怎么白天这么短,还没有
玩够就黑了?
11
小暑该是暑气渐浓的日子
可淮河两岸的风,却带着寒
清晨,有人穿着长袖出门
傍晚,还得把薄外套裹在
身上
河面上的水汽,比往常
重了些
雾蒙蒙的,看不清对岸的树林
有渔民划着船,在雾里穿行
船头的灯,像一点微弱的星
田埂上的黄豆,叶子
还是绿的呢
却没显出该有的,旺盛的
长势
有农妇蹲在田边
给黄豆除草
指尖触到的叶子,是凉的
不是热的
淮河的水,比往年凉了些
有孩子在河边玩水,刚下水
就喊冷
他缩着身子,从水里出来
身上的水珠,很快就被风
吹干了
远处的工厂,烟囱冒着烟
烟柱被风吹得歪歪斜斜
有工人下班走出厂门
裹紧了衣服
他们说——
今年的小暑,怎么就不热呢?
河岸边的柳树,枝条垂在
水面上
风一吹,柳条就晃
像在打冷战
蝉鸣也比往年少了些
它们躲在柳树上,好像也怕
这突如其来的寒
12
大暑本该是一年中最热的
日子了
可淮河的天,却把热收藏了起来
河面上的风,吹在人身上
竟带着丝丝凉意
有老人坐在树荫下
他不用摇蒲扇
也没觉得多热,只觉得舒服
他说——
往年这时候,树荫下像蒸笼
今年却不一样,风里
有秋凉
田埂上的水稻,长得
要比往年好
绿油油的,透着生机
有农妇走进稻田,查看稻穗
稻穗上结着饱满的粒
透着金黄
淮河的水位,不高不低
正好能灌溉两岸的田
有渔民划着船,在河里捕鱼
渔网撒下去,很快就有鱼
跳起来
远处的荷塘里,荷花全开了
粉色的花,映着绿色的叶
有孩子在荷塘边摘莲蓬
莲蓬里的莲子
又甜又嫩
他笑着跑,手里拿着莲蓬
没觉得热,只觉得这大暑天
怎么就这么凉快
这么舒坦
13
立秋的风,吹过淮河两岸
却没带来秋的凉,只带来
夏的热
河面上的水汽,还是那么重
远处的树,叶子还是绿的
没显出半点
要变黄的意思
有老人坐在巷口,摇着蒲扇
蒲扇摇得飞快,还是觉得热
他说——
往年这时候,该凉快点了
今年却还是这么热
就像没立秋一样
田埂上的玉米,叶子
都晒蔫了
有农妇提着水桶,给玉米
浇着水
水浇在叶子上,很快
就蒸发了
只留下一点湿痕,很快
又干了
淮河的水位,比往年低了些
露出的河床上
有石头晒得发烫
还有几个孩子在河边玩
光着脚踩在石头上
刚踩上去就喊——
好疼,赶紧把脚缩回来
远处的工厂,工人们
都穿着短袖
脸上的汗,不停地往下流
他们说——
这立秋,怎么比大暑还热?
河岸边的柳树,叶子还是
绿绿的
蝉鸣还是那么响,没半点
要停的意思
好像这秋,还没到淮河来
还在远方的路上,迟迟
不肯来
14
处暑该是暑气结束的日子
可淮河两岸的暑气
却赖着不走
河面上的风,吹在人身上
还是热的
有老人坐在屋檐下
扇着扇子
可扇子扇了半天,也没有
扇走暑气
他说——
往年这时候,该穿长袖了
今年却还得穿短袖
晚上还得开空调
田埂上的黄豆,叶子
都晒黄了
有农妇走进黄豆地,看着
黄豆荚
豆荚还是小的,没结出
多少豆
她叹了口气,觉得这暑气
太耽误事了
淮河的水位,越来越低
露出的河床上,有裂缝
越来越宽
有渔民划着船,在河里找鱼
可河里的鱼,越来越少
远处的荷塘里,荷花都谢了
荷叶也开始变黄,没了
往日的生机
有孩子在荷塘边捡荷叶
荷叶干干的,脆得一捏就碎
他说,往年这时候
荷塘里还有不少荷花
今年怎么就谢得这么早
还这么热呢?
风,还在吹
暑气还在蒸发
淮河的处暑,没了秋的凉
只有夏的热
15
白露时节,淮河两岸的清晨
本该有露水,沾在草叶上
可今年的清晨,草叶上
干干的
没半点露水的痕迹
只有一层薄灰
有老人早起,到河边散步
他摸着草叶,没摸到露水
只摸到凉
他说,往年这时候
草叶上的露水
能打湿鞋子,今年却没有
淮河的水,比往常凉了些
河面上的雾,比往常薄了些
有渔民划着船,在河里捕鱼
船头的灯,还没熄灭
天就亮了
田埂上的麦田,麦苗刚出土
嫩绿的芽,透着生机
有农妇蹲在田边,看着麦苗
希望它们能长得好
能抵御寒冷
远处的村庄里,炊烟
袅袅升起
炊烟散开,像一层薄纱
有孩子背着书包,走在
上学的路上
他穿着薄外套,没觉得冷
只觉得这白露天
怎么就没露水了呢?
河岸边的柳树,叶子
开始变黄
风一吹,叶子就落下来
落在地上,干干的
没沾半点露水
16
秋分该是昼夜平分的日子
可淮河的天,却把黑夜
拉长了
清晨,太阳迟了很久
才爬过
河岸那片芦苇荡
光线软得像泡发的棉絮
落在田里
还没把昨夜的凉烘透
就又要西沉
田埂上的稻子都熟了
金黄的穗子垂着
却没人急着收割——
天,暗得太早
收割机的灯要提前两小时
亮起
灯光扫过稻穗,把饱满的
颗粒照得发亮
却照不亮,农人间那句
没说完的话——
“今年的夜,怎么长到
能装下两回露水?”
淮河的水
在暮色里泛着灰蓝
有鱼群,贴着水面跳
尾鳍划开的波纹
没等散开,就被
夜色揉成一团
摆渡人收了竹篙,坐在船头
抽烟
烟蒂的红光灭了又亮
像数着
黑夜多出来的那截时辰
有孩子在河边捡稻穗,攥着
半把金黄
却被母亲喊着回家——
“天快要黑透了
露水要把新鞋打湿了。”
他回头望时,太阳早沉进了
河对岸的树林里
只留下一抹橘红,像谁
在黑夜的边缘
轻轻描了一笔,又很快
被风吹淡
17
寒露该是露水带寒的日子
可淮河两岸的露,却裹着
温吞的凉
清晨,老人在河埠头洗菜
水珠从菜叶上滚下来
落在手背上
竟没有往年那种刺骨的冷
他抬头望了望天,云是淡的
风掠过芦苇丛,也没带起
多少寒意
田埂上的棉花白了
棉桃裂开嘴
有农妇背着竹筐摘棉
指尖触到棉絮
软乎乎的
连带着露水的湿
也成了舒服的凉,不是
冻手的寒
淮河的水位比往年稳
也没怎么降
露出的浅滩上,有几只野鸭
在啄食
它们没把翅膀收紧,反而
时不时张开
像是在享受这反常的暖
不愿早早南飞
远处的柿子树,叶子
还没红透
橙黄的果子挂在枝头
沾着露水
有孩子踮着脚够,果子
没够着
倒让露水打湿了衣领
他却笑了——
“这露水一点都不凉
像奶奶的手。”
只有河对岸的茅草,梢头
泛着点白
像是在提醒:寒露该有的寒
或许只是躲在风里
还没来得及
吹到淮河这头的
人间
18
霜降的清晨,淮河两岸
静悄悄的
没人在草叶上找到霜的痕迹
往年该白蒙蒙一片的田埂
如今,只铺着层薄灰
连露珠都少见
有老农扛着锄头走进麦田
蹲下身摸了摸土
土,居然是温的
麦苗长得比往年旺
绿油油的
倒像是把该来的霜
都换成了暖意
淮河的水面,没结半点薄冰
连风吹过,都带着点
软乎乎的劲儿
有渔船划过,桨声落在水里
没惊起多少凉意,只漾开
几圈温吞的波
远处的菜园里,白菜
还绿着
萝卜缨子也没蔫,往年
这时候
早该裹着层霜,脆生生的
今年却能伸手就拔,沾着的
泥土都是暖的
有老人坐在屋檐下晒辣椒
红通通的辣椒串
挂在竹竿上
他眯着眼晒太阳,说——
“往年这时候
手早冻得伸不直了
今年倒好
晒着太阳像开春。”
只有西边的山,顶梢上
泛着点淡白
像是霜走错了地方
落在了山尖
没敢来淮河两岸的田
没敢碰
这人间,还没
准备好的凉
19
立冬的钟声响过,淮河两岸
却没见冬的身影
柳树枝条还垂着绿,只是
淡了些
风掠过河面,没带起
冰碴子的响
只把芦苇杆吹得晃
像在打盹
田埂上的油菜刚出苗
嫩绿的叶
贴着土面长,没半点
想要躲寒的样子
有农妇提着篮子去摘菜
菜园里的菠菜、香菜还鲜着
她笑着说——
“往年这时候,菜早冻蔫了
今年倒好,立冬了
还能吃新鲜的。”
淮河的水依旧流得缓
没结薄冰
有几个孩子在河边扔石子
石子溅起的水花
落在手上,竟没有
预想中的那么冷
孩子们追着水花跑
鞋踩湿了,也不怕
远处的村庄里,烟囱冒的烟
感觉永远是淡的
没人急着烧炕,屋里的温度
还能让老人坐在窗边缝补
不用裹着厚棉袄,缩着身子
只有傍晚的风,多了点凉意
吹在人脸上
像提醒:冬该来了
可淮河不慌,两岸的人
也不慌
他们看着没冻的河,看着
没蔫的菜
等着那声,真正属于冬的
冰裂的脆响
20
预报说今日小雪,淮河
两岸的人们
都等着看第一片雪花落下来
孩子把围巾找出来,围在
脖子上
跑出门,却只看到
灰蒙蒙的天
风卷着云跑过,没带半点
雪的影子
河面上的水还是浑的
流得缓慢
有渔民划着船,网撒下去
捞上来的还是鱼,不是雪粒
田埂上的麦苗盖着层薄土
是农人种的,不是雪铺的
有老人蹲在田边,用手扒开土
看着绿油油的苗,说——
“往年这时候呀
雪早盖过苗尖了,今年倒好
连点雪星子都没有。”
远处的屋顶是灰的
没露半点白
没人扫雪,也没人想
堆雪人
孩子拿着雪球模具
在空地上乱比划
却捏不出
半点雪,只能失望地
端坐在地上
淮河的风,吹在人身上
是干冷的
不是雪天那种,裹着湿的冷
有妇人在河边洗衣服
水流过手背
竟比往年这时候,暖了些
她搓着衣服,说:
——
“雪再不来
麦苗该渴坏了。”
天依旧阴着,却没下雪
淮河等着,两岸的人也等着
等着那片,能盖满田
能染白屋顶的
属于小雪的,第一片雪
21
大雪时节,淮河终于
落了点雪花
却不是往年那种
漫天飞舞着的鹅毛
只是细碎的雪粒,飘在风里
落在地上,没一会儿就化了
孩子追着雪粒跑
伸手去接
掌心只沾到点湿,没留住雪
他噘着嘴,问——
“怎么雪这么小呢?”
大人笑着说——
“有雪就好,总比没有强多了。”
淮河的水面上,雪粒落进去
连个痕迹,都没留下
就化了
有渔船划过,桨声比往常
轻得多
像是怕惊散这点薄雪
田埂上的麦苗,终于
沾了点白
却只是薄薄一层,盖不住绿
有老农走进田里,用手
轻轻地拂去雪
看着苗尖,说——
“这点雪,不够润地
还得等场大雪呀”
远处的村庄里,屋顶
没积多少雪
烟囱冒的烟,把雪粒
熏得往上飘
没人扫雪,因为雪太少
扫不起来,也堆不成雪人
只有河岸边的芦苇,梢头
沾着雪
像撒了把碎盐,白得显眼
风一吹,雪粒掉下来
落在河里,化在水里
淮河的大雪呵,就这么
轻描淡写地过了
两岸的人没抱怨,只是盼着
盼着那场,能把河冻住
能把田都盖满的
真正的大雪
22
冬至该是白昼最短、寒意
最浓的日子了
可淮河的天,却把白昼拉得
长了些
清晨,太阳早了一刻
爬过河岸的山
光线落在田里,带着点暖
没像往年那样,冷得发僵
田埂上的雪早化了,露出
干硬的土
有农妇提着篮子,去地里
挖萝卜
萝卜缨子还绿着,萝卜
还埋在土里
拔出来,带着点温乎的土气
淮河的水没冻住,还在流
有鱼群在水里游,比往年
活跃多了
渔民划着船,网撒下去
很快就有鱼跳起来,带着
许多水花
远处的村庄里,家家户户
都在包饺子
屋里的热气从窗户缝里
钻出来
没人裹着厚棉袄缩在炕头
孩子们在屋里跑,闹着
要吃饺子
傍晚的太阳,迟了一刻
才缓缓沉下去
余晖落在河面上,泛着
橘红的光
有老人坐在河边,看着夕阳
喃喃地说——
“往年这时候,天早黑透了
手冻得连烟都点不着
今年倒好
冬至也能晒着太阳。”
风,还是有点凉,却没那么
刺骨
淮河的冬至,没了往年寒
却多了点,让人安心的暖
像是这河,这岸,都在为
即将到来的春,悄悄
攒着股劲
23
小寒本该是一年中
较冷的日子了
可淮河两岸的寒,却来得
迟了些
清晨,老人在河边散步
没戴棉帽,也没缩着脖子
风吹在脸上,是凉
不是冻
他说——
“往年这时候,出门得裹得
严严实实
今年倒好,穿件薄棉袄
就够了。”
淮河的水没冻住,还在流
有孩子在河边扔石子
石子溅起的水花
落在手上,竟没有冻得发麻
他笑着跑,没觉得冷
田埂上的麦苗,绿油油的
没被冻蔫,也没被雪盖着
有农妇蹲在田边,给麦苗
松了松土
指尖触到土,是温的
她说——
“寒再不来,麦苗该疯长了。”
远处的工厂,工人们穿着
薄外套上班
没戴手套,也没呵着气暖手
他们说——
“这小寒,怎么比冬至还暖?”
河岸边的柳树,枝条
还是枯的
却没被冻得发脆,风一吹
还能轻轻晃,像在等春
只有深夜的风,多了点寒
吹在窗棂上,发出轻响
像是在提醒——
小寒该有的寒
还没走,只是在路上
淮河等着,两岸的人
也等着
等着那声,能让河结冰
能让苗裹雪的
属于小寒的,寒的信号
24
大寒该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可淮河的寒,却温和得很
清晨,河面上并没结厚冰
只有岸边,沾着点薄霜
风掠过河面,吹在人身上
是冷,却没到
冻裂皮肤的程度
有老人坐在河边的石凳上
晒着太阳,没戴手套
手放在膝盖上,也没觉得僵
他说——
“往年这时候,石凳冻得能
粘住手
今年倒好,还能坐着
晒太阳。”
田埂上的麦苗,盖着层薄土
是农人种的,不是雪铺的
土是温的,苗是绿的
没半点要躲寒的样子
淮河的水,流得比往
常缓
有鱼群在水里游,没钻到
深底去
像是也知道,这寒
没那么刺骨
远处的村庄里,也没人
急着烧炕
屋里的温度,能让老人
坐在窗边
看外面的天,看还没
冻住的河水
孩子们在屋外玩,没戴棉帽
跑着跳着,汗都出来了
只有傍晚的风,多了点凉
吹在人脸上,像在说——
这是大寒,该有点寒
可淮河不慌,两岸的人
也不慌
他们看着温寒的天,看着
没冻上的河
等着春,从这温寒里
悄悄钻出来
带着绿,带着暖
25
又一个立春,淮河却飘着雪
不是去年残冰的凉
是新雪的软
雪落在柳梢上,没压弯枝条
反而把枯褐的枝,染出点
白的嫩
有孩子追着雪跑,手里
拿着风筝
风筝线拉得笔直,雪
落在线上
像串起的碎珍珠,晃着亮
他喊——
“立春下雪!春裹着雪来了!”
淮河的冰早化了
雪落在水面上
没一会儿就化了,却把
水染得更清
有渔民划着船,网撒下去
捞上来的鱼,带着雪化的凉
却比往年,更有劲儿
田埂上的麦苗,盖着层薄雪
像裹着白被子,雪下面
是绿的苗,透着劲
有老农蹲在田边,用手
拂去雪
看着苗尖,笑——
“雪裹着春,今年的麦
准能好。”
远处的村庄里,烟囱冒的烟
是暖的
有人打开门,看着雪
看着春
没觉得冷,只觉得心里亮堂
像是这雪,这春,都在说——
新的一年,该有新的盼头了
淮河的立春,雪裹着春
春藏着暖,两岸的人
都笑着,等着那雪化后
满田的绿,满河的暖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