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生活的慢车票,不必让自己慌慌张张
文/何俊锋
每当夜深人静,一盏茶,便是一段与自我对话的静谧时光,那些白日未了的情愫,在茶香中渐渐找到了安放。品味茶,就像阅读一封封来自山川湖海的信,每一叶都承载着自然的呼吸,让人的心灵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次诗意的旅行。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里有茶,而是有了茶,才有了这段静美无华的好时光。茶,成了平凡日子里最动人的温柔。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是一种温柔的力量,能让人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一丝平和,仿佛老友般,默默给予心灵慰藉。
于一壶茶中见世界,从沸腾到沉静,如同人生的起伏跌宕,最终都化作一口淡然,教我们学会在顺逆中保持一颗平常心。茶,是岁月的见证者,它在无声中记录下我们的悲喜忧乐,每一口回甘,都是对往昔记忆的温柔唤醒。不论是独自品茗,还是共友笑谈,茶,总能在心间播撒一片温馨,让平淡的日子也泛起幸福的涟漪茶,是时间的低语,在每一次冲泡中诉说着坚持与变化的故事,提醒我们,美好往往在耐心等待后绽放。
每一杯茶,都藏着一次遇见,无论是与久违的朋友,还是与内心深处的自己,都在这茶香缭绕中,感受着最纯粹的情感交流。茶不仅仅湿润了唇齿,更是滋养了灵魂,它像是一位智慧的老者,以无声的语言,引导我们体会生活的深刻与广阔。在茶的仪式感中,我们学会了慢下来,不只是等待水沸、茶熟,更是在等待一颗心的回归,让浮躁渐渐沉寂,留一份清澈给自己。人生路上,有茶相伴,便不孤单。每一次举杯,都是对美好瞬间的捕捉,也是对过往经历的一份致敬,提醒我们珍惜每一个当下。
茶,是每日琐碎中的仪式,它不需要华丽的舞台,只在平凡的日子里,用一抹清香,为生活加冕,赋予每一天独特的意义。人生路上,总有几杯特别的茶,它们或许代表了一段难忘的记忆,或是一个重要的人,每当回味,都是心头一阵温暖的潮涌。茶,融汇了天地之精华,也汇聚了人间的温情,它教会我们,无论外界如何喧嚣,内心总要保留一份不被侵扰的宁静。
每一次品茶,都仿佛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与古人共赏月明星稀,与未来自己相约心静如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不论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是夜晚的最后一抹月色,一壶好茶,总能恰到好处地融入情境,让日常的每一刻都变得意味深长。茶桌上那缕袅袅上升的热气,像是心灵的轻抚,无论外界风雨如何,都能在这方寸之间觅得一份从容与自若。在茶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开始或结束,每一次饮尽,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茶如人生,一期一会,珍惜每次相聚的缘分。品茶,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洗礼,它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让人在纷扰中找到一片清明,如同雨后的天空,格外湛蓝。
七律·蜗牛
文/陈保应
身随硬壳意悠悠,
缓赴前程岁月稠。
雨打霜欺何所惧,
苔潮径窄亦能游。
心怀天地行偏慢,
梦绕林泉志不休。
莫笑蹒跚移寸步,
人间到处写春秋。
注:作者陈保印,该诗展现了蜗牛从容不迫、不畏艰难、志向高远的形象。
给秋天做一个美篇
文/ 何俊锋
九月的秋天,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绚丽画卷,色彩斑斓,音韵悠扬。当第一片树叶由绿转黄,打着旋儿飘落,秋的序幕便悄然拉开。那萧萧而下的落叶,宛如大自然谱写的诗篇,每一片都承载着时光的故事。它们曾经在枝头蓬勃生长,沐浴阳光雨露,为世界增添一抹绿意。如今,它们完成了使命,带着淡淡的忧伤与不舍,回归大地的怀抱。落叶纷飞的场景,是秋天独有的浪漫,也是生命轮回的见证。漫步在林间小径,脚下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芦花在秋风中摇曳生姿,洁白如雪的花絮漫天飞舞,给秋天增添了一份空灵与纯净。芦花飞白,似梦似幻,如诗如画。它们在河边、在湿地,自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微风拂过,芦花轻盈地舞动,像是在与秋天共舞。那洁白的色彩,在秋日的阳光下闪耀着柔和的光芒,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芦花的美,是一种淡雅的美,它不与百花争艳,却在秋天的舞台上独放异彩。枫林似火,染红了整个山峦。那一片片枫叶,如燃烧的火焰,热烈而奔放。它们红得耀眼,红得醉人,仿佛要将整个秋天点燃。
站在枫树下,抬头仰望,阳光透过枫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枫叶的红,是秋天的热情,是生命的激情。它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魅力,也让人们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与向往。秋雨潇潇,为秋天增添了一份诗意与哀愁。雨滴打在窗户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像是秋天的乐章。秋雨洗净了大地的尘埃,也滋润了人们的心田。在雨中漫步,感受着雨丝的轻抚,聆听着雨滴的吟唱,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那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生活的思考。
秋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世界仿佛被洗刷一新。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秋天的声音,是落叶的沙沙声,是芦花的摇曳声,是枫叶的簌簌声,是秋雨的滴答声,更是大自然的呼吸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它们诉说着秋天的故事,传递着大自然的情感。在这秋声中,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也领悟到了大自然的奥秘。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与浪漫的季节,也是一个让人感慨万千的季节。
秋天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轮回与变迁,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可以静下心来,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品味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时光,与秋天共舞,与大自然相拥,感受生命的奇迹与魅力。写给秋天,便是写给这世间最美的季节。它用绚丽的色彩、悠扬的音韵、独特的触感,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听觉、触觉的盛宴。让我们沉浸在秋天的怀抱中,感受它的温暖与柔情,领略它的魅力与风采。愿我们的生命,也能如秋天一般,丰富多彩,充满诗意。
祝福的文案情境
文/屈军强
之一
只要善良,人人都爱你
尚德诚信,亲友们都祈愿你
不管生活如何
做好自己很重要
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因为我们都爱自己
之二
存好心,说好话
人生在世就得如此
交好友,行好事
做人就要坦坦荡荡
每天都有惊喜的发现
开心快乐才是生活的最高
干好自己喜欢的事
自己在别人的心里才有份量
之三
随心、随意、随缘
才有自己快乐的每天
有情、有义、有善
才有别人心中的乐欢
人生不是演戏
从来没有采排
善待自己,健康自己
敬重别人,美意延年
清晨在微笑里出门
夕阳在平安中回家
幸福的长镜头中
永远有你的特写身影
写意生命中的篆书
文/屈军强
爱,让篆字的笔法印在纸上,记于心中。爱,让生活的美好镌刻石面,乐于情趣。可以说,篆书已成为自己笔下最好的心灵寄托,是生命浅唱的一种最佳歌谣。
篆书,篆之韵,书之奇,美之光,承之继。它是我们中华文明远古的文化风景,是记录历史最深刻的故事片段,它教会后人认识古今,了解文化,审美艺术,寄情达意。字有情景,文可抒怀。篆书有自己的特点和气象,它的古、境、意、雅、美,引导我在书法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撷拾精彩!“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古代大师就教导我们研习书法要加强学识、才情与志向的不断修养。
我把对篆书的钟爱,书于纸上,刻在石上,写在心间,一笔一划,一情一乐,都融进了自己的思想感受和艺术思考。古贤有言:“渣滓去,则清光来”:尚德求艺,须摒除一切杂念,如此可笔墨生辉,引人遐想。日常写字刻印,我都注意处理好三𠆤关系:一是古与法的关系,从学中汲取营养;二是思与创的关系,从新中祈愿佳作;三是技与文的关系,从诗中感受美好。多年的学习实践,让我有了诸多体会,书法家特别是喜欢篆书的人,要以古为师,师而不泥,出品的艺术作品要有古风、古意、古情、古美,在变与不变中,追求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探索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心正者笔正。”篆书和篆刻创作,贵在构图章法新奇,贵在效法古贤雅士,贵在用笔用墨妙趣,一定要明白解决“写什么?怎么去写?如何写出自己的奇趣雅章来”这三个问题。创作既要讲究入古的问题,又要注意变化的节奏;既要考虑创作的难度,又要关照大众的审美,让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得到统一融合和提升,这是创作的目的和欣赏的要求。
“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古人讲,写书法贵在专注,这不仅仅是技法的体现,更是做人修身的关键。泼墨成字,品古风荡漾;舞刀石响,听吟红嘹亮。世上什么最快乐?喜欢着辛苦着追求着最快乐!因为可以用自己的内心体验,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用美好的艺术感染人,这是十分值得期待和幸福的事情,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新更美的艺术蒙太奇!
感悟书法,更感悟篆书中的智慧和力量,因为自己爱的长镜头依然延续和放大!
观名家字画有感
文/ 康登科
铁画银钩书浑厚,
墨酣笔劲势嶙峋。
山雄水静景无限,
心荡云天得纯真。
2025.9.17于扶风
第三艘航母福建舰
文/文海
铁舰新犁雪浪冲,
龙吟东海势吞空。
旌旗漫卷云霞赤,
火力遥连岛屿红。
万里波涛归掌上,
千年壁垒破寰中。
长风助我巡疆域,
一点寒芒射日弓。
9.18:那年风雨撼动山河,今朝盛世如你所愿
文/ 何俊锋
九十四年过去,沈阳柳条湖畔的那声爆炸依然在历史长廊中回荡。它炸碎了1931年9月18日的夜空,也炸醒了一个沉睡的民族。今夜,当都市霓虹照亮天宇,让我们静心聆听,风雨声中,依然能听见先辈们穿越时空的嘱托。"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东北三省的沦陷,不仅是领土的丧失,更是一个民族尊严被践踏的至暗时刻。这些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而是镌刻在我们基因里的民族记忆。当年的风雨,确实撼动了山河。但更深的意义在于,它撼醒了一个民族沉睡的灵魂。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歌声从东北密林唱到太行山巅,从长江两岸唱到西南边陲。十四年抗战,三千五百万军民伤亡,换来的是中华民族从屈辱到尊严的涅槃重生。
先辈们用生命作答:最深的黑暗里,才能孕育最璀璨的光明;最痛的伤口中,才能长出最坚强的力量。今日中国,如您所愿。 当歼-20战机呼啸着掠过曾经饱受轰炸的天空,当山东舰的舰载机在曾经飘满敌舰的海域起降,当北斗系统为全球指引方向——我们终于可以告慰先烈:这片天空,再不会有侵略者的飞机肆意横行。
今日中国,如您所愿。 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任人宰割到主持国际正义,从民不聊生到全面小康。深圳速度让世界惊叹,一带一路连接古今梦想,脱贫攻坚创造人间奇迹。先辈们梦想的"可爱的中国",正在成为现实。今日中国,如您所愿。 但繁荣不是忘记历史的理由,和平更不是松懈的借口。每个9月18日响起的防空警报,不仅是悼念的哀鸣,更是奋进的号角。它提醒我们:居安思危,忘战必危;它告诫我们:发展自强,才能主宰命运。
站在历史交汇点,我们这一代人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最好的纪念,不是悲愤的呐喊,而是坚实的行动。科技工作者攻克"卡脖子"难题,守护国家发展命脉;子弟兵苦练杀敌本领,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青年学子奋发学习,为民族复兴积蓄力量——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答卷人。"昭昭前事,惕惕后人。"93年过去,风雨早已停歇,但那段历史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基石和明镜。当年先辈们用血肉之躯撑起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独立,更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起点。
看今朝,盛世华夏,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这,就是对历史最好的回答; 这,就是对先烈最高的致敬; 这,就是对未来最硬的底气!九一八,不敢忘,不能忘——因为我们铭记的不仅是伤痛,更是力量;守望的不仅是历史,更是未来!
秋藏诗间,素简生香
文/何俊锋
秋风携着凉意轻抚面颊,秋光明媚着人间烟火。舒展秋的画卷,秋藏诗间,素简生香,在秋的阡陌里,用简约与丰盈撰写秋天新的故事。秋日的私语总是藏在最细微的角落里。清晨的薄雾,在秋光中缓缓褪去,像一袭轻纱被风轻轻掀起。院里的藤叶已开始泛黄,几片叶子打着旋儿落下,落在青石板上,将秋天的诗意藏进落花与黄叶中,在万物轻轻诵咏中,平仄秋天的韵律,素简生香在岁月的崭新里。
闲读一本翻了无数遍的《陶渊明集》,在那些已经有些旧了的书页间,仍然夹着去年秋天采来作为书签的红叶,叶脉间留着淡淡的墨香与文香,从
匆忘国耻九一八
文/鸿翔
九一八 九一八
在那个悲惨的时候
逃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了无尽宝藏
流浪 流浪
悲伤唱了七十七年
日子成为屈辱苦难
黑夜来了野兽
从此眼泪横流
中华被列强分割
东西方的强盗横冲直撞
豺狼密谋 魑魅魍魉
区区三百匹饿狼
嘶咬了三千只羔羊
短短四个月丧失了东三省
泱泱三千万沦为亡国奴
攘外必先安内
一道圣旨 两条密令
二十万东北军甘愿束手就擒
向鬼子交枪 弹药钱粮
二百架飞机改了青天白日旗
鬼子端起东北军的枪肆意疯狂
自己的子弹射进了亲人的胸膛
黑土地鲜血横流
长白山霜雪成泪
盘山王铁汉打响第一枪
《在松花江上》没有发行
怒吼已在全国亿万心中
赵一曼舍子从戎奔赴东北
驰骋于白山黑水 红枪白马
杨靖宇踏冰卧雪 靠树皮棉絮裹腹
九年于长白山与敌周旋
赵尚志几番蒙冤受屈大义凛然
长枪烈马使敌闻风丧胆
八女投江 十月乌斯浑河狂奔呜咽
大部队脱险 抗日怒火在三江平原熊熊燃烧
九一八 打开了苦难的豁口
九一八 使中华民族奇耻大辱
九一八 是一个难以磨灭的伤痛
九一八 使一个伟大政党新生
战火从此蔓延全国
三山五岳血流成河
灾难深重的华夏浴火重生
烈士的头颅垒成了太行昆仑
英雄的鲜血注满了长江黄河
接二连三的人间灾难降临
相继到来的悲惨血案不断
地狱大门拥挤世间的孤魂野鬼
大好的河山毁于炮火战乱
五千年繁华如梦似幻
中国龙伤痕累累
东洋鬼成了吸血的秃鹰
良心在徘徊
历史在发问
一人之得失造孽于亿万生灵
二十万的精良装备
几代人的韬光养晦
二百架的世界飞鹰
六百门迫击炮
二百五十门重炮
五十万发炮弹
四十万磅火药
二亿八千万奉币大洋
一支崭新的坦克部队
却败给了三百个毛贼
魔鬼长了翅膀
小丑抡起了大棒
用东北打华北
让兄弟打爹娘
龙成了百足之虫
华夏成了炮火坟场
一个个抗日英雄没有输给东洋鬼
却折戟于见利忘义奴颜婢膝的汉奸贼
古国热土腐生了三百万伪皇军
大浪淘沙壮士豪杰血泪洒国门
十四年苦风凄雨
十四年杀身成仁
十四年炮火连天
十四年钢铁长城
历史不能忘记
历史不会忘记
落后就要奋追
五千年风雨无悔
八万里日月同辉
梦醒秋雨夜
文/秦牛
雨打芭蕉生玉露,
风拂珠落润根茎。
秋寒夜冷催梦醒,
前路无常共济行。
2025 -09 -18于扶风
男人
文/杨公劳
女人说男人是她的太阳
家庭说男人是家的脊梁
大人说男人要信念如刚
老人说男人要勇于担当
大地说;男人把汗水洒在了田野上
天空说:男人是雄鹰,要长风破浪
祖国说:男人要为国家贡献力量
人民说:好男儿志在四方
我大声地说
男人都要拼搏向上
女人
文/杨公劳
男人说女人是他的妻娘
家庭说女人是家的心房
大人说女人要贤惠漂亮
老人说女人要慈悲善良
大地说没有女人地球就会灭亡
天空说女人在太空也翱翔
祖国说女人也挑着大梁
人民说男人女儿都一样
我大声说
男人女人团结一心,民富国强
2021.12.7作
2025.9.18微改于扶风
九一八,不能忘却的历史
文/李艳华(一叶知秋)
警报撕开晨雾的纱
像一把生锈的钥匙
捅开九十四年的伤疤
那年的风,带着硝烟味
从关外的高粱地刮过
黑土地在马蹄下呜咽
列车的鸣笛,成了最后的诀别
残碑上的弹孔还在呼吸
每一道裂痕都刻着两个字——“记得”
不是为了延续仇恨的火
是为了让和平的稻浪,永远漫过
曾被铁蹄践踏的山河
今天,我们把警钟擦亮
挂在每个清晨的窗棂
让那声长鸣,穿过时空
告诉长眠的人:
山河依旧,国泰民安
你们未竟的路,我们正稳稳走着

勿忘“九-八”
文/杨烈焰
警笛划空惊魂魄,
揪心裂肺咬牙根。
血腥史债轧痕印,
朗朗乾坤怎忍心。
烈士英灵千古颂,
珍惜和平卫人生。
九三亮剑东方屹,
十四钟声醒宇空。
2025.9.18于西安
雄关漫道,残阳如血
文/何俊锋
硝烟四起,鼓声如雷,风潇潇兮残阳醉。忆往昔,尽是峥嵘岁月,念先烈,已是泪眼凝噎。血染长天,纷飞雪,前仆后继,经岁寒。山河在,斜阳归,雄关漫道真如铁,风雨摇,天不语,而今迈步从头跃。独向天际望,唯有风为伴,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雄关漫道上,多少艰难险阻,不知潇潇寒风里,多少英雄壮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家就在,为家国,为众生。
一身戎装,遥相望,隔江泪两行,一世风烟,盼康安,转头硝烟起。前行难卜生死,舍家而去,只为后世太平,欣然而息。今日天正蓝,长空亦无云,山河依旧在,往事成追忆。花开落了一季又一季,水流转了一年又一年,时人应知岁月好,是先烈前仆后继,血染沿路。先辈所愿太平世,而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一寸山河一寸血,千秋家国千秋心
今天的警报划破长空的瞬间,历史的刻度,便在心头重刻。1931年9月18日,沈阳城外的枪声撕碎夜幕,东北大地在铁蹄下颤抖,3000万同胞沦为亡国奴,一寸寸山河被染成血色。那不是泛黄纸页上的数字,是松花江上流离的悲泣,是黑土地里埋骨的忠魂,是“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嘶吼在山河间回荡。每一寸沦陷的土地,都浸透着先烈的热血;每一声抗争的呐喊,都镌刻着民族的脊梁。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正是这血性的浇灌,让中华民族,在废墟中重生。
山河泣血,家国同心。没有哪一块土地,是天生属于我们的;没有哪一刻和平,是理所当然的!山河之所以巍峨,因它浸染过英雄的热血;土地之所以厚重,因它埋葬着忠烈的英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9.18,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段屈辱与抗争的历史,更是一个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壮阔征程。一寸山河一寸血,那是先辈们用生命铸就的民族气节;千秋家国千秋心,这是中华儿女世代相传的精神基因。
岁月冲刷不去苦难的印记,更磨不灭家国的初心。如今警报长鸣,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每一代人都记得: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先烈用生命夺回的山河;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手中的接力棒,是跨越时空的使命传承。当五星红旗在晨光中冉冉升起,当高铁穿梭在锦绣山河,当“中国”二字在国际舞台上愈发响亮,我们铭记:所有岁月静好,都是有人曾为我们负重前行;而你们用鲜血守护的山河,如今繁花似锦。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正用千秋家国心,续写着新的传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它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团结就是力量,奋斗才能复兴。让警报声化作前行的号角,让历史的记忆化作奋进的力量,让我们传承:那份对祖国的赤诚热爱,那份对民族的责任担当,那份对和平的坚定守护。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正是这血性的浇灌,让中华民族在废墟中重生。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护佑这锦绣山河,让家国情怀在千秋岁月中永远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