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散文】闲时光57
茶聚散场,夜色已深。我汲了井水,将前后院又细细冲洒一遍,凉意顿生。独坐石墩上,心头似有万语千言,却又无从说起。那些想说的话,飘渺无形,寻不到来处,也辨不清去向。
此刻,只与院中一缸莲相对。今晨见它精神抖擞,绽开三朵,匆匆用手机留影后,便赶往邻近的乡镇去了。
夏风裹着茉莉的香气,悄然沁入心底。烈日下的花草,叶片微微蜷着边儿,它们静默地存在于我的周遭,总让我生出几分怜惜。
江南丘陵起伏,夏日的色彩在悄然流转。映入眼帘的山峦,铺展着无数生命存在的图景,每一株草木,都显得格外谨慎。
在古镇的日子,大半消磨于老宅。窗前读书,抬眼便是前院光景——一棵长了四十年的广玉兰,一株红枫,四周点缀着盆景花草。尤其那株三角梅,横斜出一枝,缀满粉红花朵,自有一番风致。去年台风刮断了它,重新栽下,原以为生机渺茫,未料它花开如故,花期竟也绵长。
日光滤过院墙,偶有墙外的杂音透进来。我通常紧闭大门,只求一份清净。归来此地,便是为此。偶尔也与友人相约,寻访些古迹幽处。
车行一路,路况甚好,穿行于夏日的田野阡陌。路边的秧田已尽数插满新绿,想必不久,便能闻到稻香浮动。
我以自己的眼光,领略这田园风情,享有一片闲暇时光。偏爱这样自由散漫的存在。若有人问起缘由,我竟不知如何作答。生活所需,并无匮乏。这样活着,大抵便是漫无目的。
车子慢了下来,想必目的地到了。友人早已候在门前。随她步入展厅,看非遗的铜器制作流程,听专业的讲解。可惜我对此所知甚浅,只能附和些闲话。
终究还是回到老宅窗前。与尘世人事的交集渐少,这份得天独厚的闲暇,却让身心倍感自由。
絮叨了这许多,我仍坐在窗前。深夜的夏风依旧温热,茉莉的香气早已消散,玻璃窗隔断了它的气息。那缸莲,也在日落后暂时合拢了花苞。
院内不知何时多了一把新锹,想必是表弟今日新买的。明日,或可用来翻翻园地。
回想这一日,也算难得。那悄然生出的好感,竟也有迹可循——便是这无意间的探古寻幽。家乡山明水秀,动辄便与远古的青铜器牵连,而我却未曾亲见故土所藏。这样说似乎有些违心,在别处,终究是见过的。
于是,窗前的景象便添了一层浪漫的光晕,悄然撩动着我的好奇,忍不住想了解一点这方面的知识。并非谦虚,确是我的盲区。
夜已深沉,窗外是无尽的墨色。暂且搁笔,先去空调房里睡上一觉吧。明日,无论懂与不懂,或许该去问问那盏“豆”的价钱,带一个回来熏香,也算不负此行。至于其他,大概不是一时半会能弄明白的。作罢!
晨曦
2025年7月于江南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