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林赏析解读赏析王巧英4首诗词2025年9月18日
作者马学林:国家一级诗人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格律诗词)
2025年9月18日
《刚柔并济,家国与情怀的诗意交响——赏析草原雄鹰诗社王巧英诗词四首》
(一)
王巧英的诗词创作,犹如一幅多维度的精神画卷,既展露出草原诗社特有的雄浑气象,又浸润着女性诗人细腻深沉的情感温度。这四首题材各异、风格鲜明的作品,共同勾勒出一位当代诗人如何以传统诗词形式承载时代印记与个人情思的艺术探索。
(二)
第一首七绝以宏大叙事开篇,起句“威风赫赫阅新章”便奠定壮阔基调。诗人巧妙运用“焕彩豪情”“盛世宏图”等意象,将个人情感升华为集体共鸣,尾句“乾坤共沐太平光”更以乾坤宇宙的维度拓展诗意空间,展现出自古以来文人“兼济天下”的理想情怀。这种对国家叙事的诗意书写,既延续了杜甫“国破山河在”式的家国关切,又赋予其新时代的昂扬特质,使传统格律焕发现代光彩。
转至第二首《望长城感吟》,诗人展现出历史纵深感的把握能力。通过“昔年戍垒”与“此际游人”的时空对照,构建起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关系。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被赋予“华夏奇观惊宇内”的当代解读,既延续了“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边塞诗传统,又创新性地融入现代旅游文化的视角,体现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价值重构。
(四)
第三首《中元节思母》骤然转入私人情感领域,展现诗人风格的另一维度。“凄雨淅淅愁断肠”以景写情,深得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的婉约神韵。祭奠场景中“酹酒焚香”“叩碑倾诉”的细节描写,既传承中元节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内涵,又通过“送秋裳”这一极具生活化的意象,将天人永隔的悲痛具象化为深切的人文关怀。这种私人化书写与前述宏大主题形成强烈反差,正好印证了诗人刚柔并济的创作特点。
(五)
第四阕《长相思·闺蜜相约》则转向女性友谊的温情咏叹。词作沿用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的复沓句式,通过“春日思,夏日思”的时序叠加,强化了情感的绵长恒久。“匆匆鬓白丝”一句既有时光流逝的感伤,更有“执子之手”的坚定,最终在“举杯齐乐之”的欢聚场景中完成情感升华。这种对女性情谊的直白书写,突破了传统闺阁诗词的局限,彰显出现代女性独立自信的精神风貌。
(六)
纵观四首作品,王巧英展现出在不同题材间自如转换的创作能力:从国家叙事的雄浑壮丽,到历史人文的沉思感悟,再到私人情感的深沉婉约,最终落脚于女性情谊的温暖坚韧。这种创作维度的丰富性,既源于草原文化豪迈气质的熏陶,也得益于诗人对生活多维度的深刻体察。
(七)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熟练运用传统诗词的意象系统而能出新意:太平光、戍垒、秋裳、鬓丝等意象既承古意,又注新声。在格律运用方面,无论是七绝的谨严对仗,还是小令的流转声韵,都展现出扎实的传统功底与文化自信。
(八)
这组诗词正如一扇多棱镜,既反射着时代发展的宏大气象,也折射出个体生命的细微光色。在王巧英的笔下,我们看到传统诗词如何在与现代生活的碰撞中持续迸发活力,如何同时成为承载公共记忆与私人情感的容器——这或许正是中华诗词在当代继续生长的美好证明。
作者马学林:国家一级诗人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格律诗词)
2025年9月18日
【附件】:
(一)王巧英作品原件
1
赞大阅兵
文/王巧英
威风赫赫阅新章,焕彩豪情为国扬。
盛世宏图昭宇内,乾坤共沐太平光。
2
望长城感吟
文/王巧英
昔年戍垒疆陲守,此际游人画里行。
华夏奇观惊宇内,崇山胜境美传名。
3
中元节思母
文/王巧英
九泉可有思亲苦,凄雨淅淅愁断肠。
酹酒焚香求梦见,叩碑倾诉送秋裳。
4
长相思●闺蜜相约
文/王巧英
春日思,夏日思,情重情深姐妹知。匆匆鬓白丝。
你心期,我心期,地久天长恒不移,举杯齐乐之。
(二)王巧英乍品来源
草原雄鹰诗社2025周刊作品展播——作者【草原雄鹰诗社诗人】
原创草原雄鹰雅涵2025年09月16日
(三)王巧英简介
王巧英,呼和浩特市人,从小喜欢文学、喜欢草原,心在草原,情在内蒙。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草原雄鹰诗社创始人,草原雄鹰诗社社长。笔名雅涵。诗词作品多见诸报刊和网络。诗词作品常发表于报刊及网络平台,代表作包括《茶》《酒》
《家》等,曾获多个奖项。
(四)赏析解读作者简介:
马学林,男,回族,中共党员,退役军人,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文化艺术博士,国家一级诗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格律诗词),国学家、文学家、汉学家、改革先锋艺术家、当代中国百强诗人、当代中国诗坛杰出诗人、当代杰出文艺工作者;世界孔子学院终身名学誉院长、香港国际商会联合体终身名誉主席;获中国当代十大文化学者荣誉称号、获首届人类文明大赛文化艺术类金获、2022年获中共中央在党50周年纪念章、2025年亚州地区艺术先锋、获亚州国际艺术勋章;获联合国文化艺术丰碑奖、艺术评审委员会终身副主席,世界艺术影响力领袖。到2025年8月写有两万三千六百多首格律诗。同年4月获(雅集京华《第八届百家诗会》一等奖,被授于“新时代诗词文化践行者”荣誉称号;5月,获大美东方第三届全国诗书画大赛“金奖”;荣获“中华文化永固杯终身成就奖”、并被授予“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与传承人”、“国宝大师”荣誉称号;
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马学林著《百首诗词颂时代楷模拜四俊》200首诗);6月,获第四届矛盾文学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金奖”;7月,获中共中央颁发“七一勋章”和“七一勋章证书”;还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人民日报社、中国文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六部委共同授“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称号。被诺贝尔文学研究院聘“终身文学顾问”;论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楹联的美学思想研究》入编中国楹联学会《非遗里的楹联优秀论文集》,并获优秀论文证书。8月,获中国CCTV央视新闻官网终身荣誉顾问(厚德载物,德艺双馨)、获“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艺术奖”、“忠党爱国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2025年9月18日于银川)。
作者马学林:国家一级诗人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格律诗词)
2025年9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