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荣(陕西)
---
第一乐章:碑石的回声
1931年,铁与火的拓片
当柳条湖的裂痕爬满月亮的脊背
石狮在卢沟桥畔低吼,咬住最后一寸晚霞
十四年的血浸透土地,长出弹壳般坚硬的稻穗
那些名字被刻进花岗岩的纹路——
佟麟阁的刀刃切开黑夜,赵登禹的胸膛堵住溃堤
白山黑水间,杨靖宇胃里的草根仍在生长
像一条永不妥协的根系
此刻我抚摸城墙的痂
每一块砖都是未冷却的指纹
历史在残损的县志里咳嗽
南京的梧桐用年轮裹紧三十万声叹息
而黄河的喉管始终高亢
把《黄河大合唱》的盐粒撒向溃败的潮汐
第二乐章:青铜的脉搏
2025年,钟摆上的星光
罗汉尖的风吹动少年的白衬衫
军歌在VR眼镜里重构硝烟的形状
纪念馆的玻璃柜锁住生锈的怀表
秒针却穿透时空,叩击新时代的鼓面
我们谈论英雄,不再用“牺牲”作为量词
而说:他的血成为钢轨下的枕木
她的泪凝成芯片里跳动的光斑
纪念碑长出新的棱角
在程序员代码中化作防火墙
在教师粉笔里铸成脊梁的模具
当无人机掠过曾经的战场
云端降下的不是燃烧弹
是测绘山河的经纬,与候鸟返乡的轨迹
第三乐章:鸽羽的重量
未来的砝码,以和平为轴
把弹壳熔成校园的铃铛
让警报声与读书声在九月和解
广岛核爆的蘑菇云蜷缩进历史课本
而长崎的蝴蝶停驻在苏州刺绣
——翅膀上绣着橄榄枝与量子卫星的轨道
孩子们用3D打印复原文昌阁的飞檐
战壕被改造成种植航天水稻的梯田
那些曾被鲜血浇灌的土壤
如今托起空间站的太阳能帆板
像一片永不降落的白色鸽群
---
尾声:刻度的永恒
时间在9.18的坐标轴上弯曲
苦难是凸透镜,将微光聚成恒星
我们站在历史的等高线上
左手攥紧博物馆的钥匙,右手放飞银河的纸鸢
当樱花与梨花在同一个春天绽放
所有伤疤都成了种子的襁褓
而露珠里摇晃的太阳
正把昨天的血,炼成明天的光
作者简介:
邓荣,女,中学教师。番茄小说签约作家。中国散文网会员,特约编审,专栏作家。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写作感言:笔剑梦马是作家眼中的生活盛宴,是一场心灵的狂欢之旅。我是拿笔当剑,以梦为马的签约小说作家,以墨为舟,遨游文字海洋。诗词歌赋,皆是我的情感密码,解锁生活的万千色彩。那些稍纵即逝的激情火花,心灵的暖阳,感动的泪滴,亦或欢笑与愁绪的交织,都逃不过我的笔尖,每一个字符都跳跃着生动与幽默的生命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