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盱眙纪行:人间有味是清欢
孙培棠
2025年9月16日,秋意初染江淮。我有幸与江苏省节庆协会副会长闫书杰先生、徐州民俗学会副会长张文一先生、知名摄影艺术家于锡斌先生一同,赴一场味觉与人文交织的盱眙之约——参加淮安市盱眙县农副产品推介会暨首届黄花塘老鹅美食文化节。
午后阳光赤热,在盱眙县龙虾协会秘书长王永芬女士的陪同下,我们踏入这片素有“淮上明珠”美誉的土地。首站便是慕名已久的“第一山”。这里不仅山势峻秀、林木葱茏,更藏着一处人文渊薮——苏轼的诗词“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词,七字真言,穿越千年依然叩击人心。我们缓步走向碑廊,指尖抚过石刻的沧桑,仿佛与古人展开一场隔空对话,品咂出那份超越时代的淡泊与清雅。
同行的于锡斌老师频频举起相机。他说,当光线穿过树叶洒在碑文上时,“清欢”二字仿佛蓦然苏醒。米芾笔下的山景于此也有了现实的映照——奇石叠翠、云岚出岫,俨然一幅天然水墨。盱眙的山,不高却颇有骨相;不险却极富韵味。
午后,我们步入盱眙龙虾博物馆。这里不仅记录着一只小龙虾如何跃出水面、游向世界的传奇,更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温度与智慧。盱眙龙虾节创始人之一的张承东先生如数家珍般为我们讲述节庆背后的故事:从最初的乡土节俗,到如今驰名中外的文化IP,盱眙人以一份麻辣鲜香撬动了乡村振兴的杠杆。站在展柜前,望着往日照片中灿烂的笑脸与沸腾的节庆现场,我忽然领悟——美食,从来不只是味道,更是一群人、一座城的梦想与深情。
傍晚时分,盱眙的天空渐染橘红,宛如一盘刚刚出锅的十三香龙虾。我们下榻于县城宾馆,窗外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心境也随之澄明下来。
17日清晨9时28分,首届黄花塘老鹅美食文化节在欢快的民俗乐曲中拉开帷幕。主办方负责人、总经理吕祥志先生登台致辞,言语中满溢着对家乡农产品的自豪与深情。他讲述老鹅从田间到餐桌的旅程,分享一道传统美食如何凝聚匠心、带动一方经济。台下,鹅肉香气四溢,汤汁醇厚,入口酥烂而不失其形——这是唯有盱眙的水、盱眙的草、盱眙的人才能孕育出的舌尖风味。
节庆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有头发花白的老人眯眼细品,也有年轻主播对着屏幕兴奋分享“鹅的盛宴”。传统与现代,在此刻完美相融。
回望此行,盱眙给我的感动,不只在于龙虾的热烈、老鹅的醇厚,更在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他们以味觉为语言,以节庆为纽带,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人间清欢”。正如苏轼所言:“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而在盱眙,这份清欢之中,更添一种热腾腾、香喷喷的烟火气,踏实、绵长,令人回味不已。
归来的车上,我翻看着几位老师传来的照片:山色、碑影、人群、美食,每一帧都是盱眙的温度。或许有一天,味蕾会淡忘那抹麻辣,但心灵不会忘记那片土地上人们认真生活、传递风味的样子。
人间有味是清欢,盱眙有滋味,更是清欢。
作者 简介
孙培棠(曾用名:大海滩、许旭),徐州市国土资源局退休干部。
《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文学爱好者。在乡镇担任通讯员时期,先后于《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徐州日报》《铜山报》及省、市、县电台发表稿件500余篇。退休后重拾文学创作,已出版:
文集《人生交响曲》(30万字)
散文集《百花飘香》(25万字)
长篇小说《乡村风情》(27万字)
主要获奖作品:
报告文学《大美徐州》(一部家乡文化的壮丽史诗)荣获2024当代作家年度文学奖一等奖。
散文《放歌磨盘山》获“翰墨流芳杯”全国文学原创大赛三等奖。
《愿做党需要的那颗螺丝钉》在“喜迎二十大,初心不改”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文学作品在中共徐州市机关工委“见证精彩、时代印记——喜迎二十大”文学、摄影征文中荣获优秀奖。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盛世阅兵•礼赞强国”(2025)文学作品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25573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