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神州——1945”
(抒情散文)
杨献才(郸城)
当阅兵进行曲的旋律在广场上空响起,那辆编号“神州——1945”的检阅车缓缓驶入视线。没有驾驶员,也没有检阅者,唯有锃亮的车身映着蓝天,空荡的座舱里,仿佛盛满了跨越七十余载的目光。
我忽然想起历史课本里的照片:1945年的街头,人们举着“胜利”的标语欢呼,可镜头深处,有老人捧着牺牲儿子的遗物垂泪,有战士抚摸着残缺的枪托望向远方——他们没能等到一场盛大的阅兵,没能亲眼看见亲手缔造的和平。而此刻,这辆无人的检阅车,正替他们缓缓走过天安门前这条盛世长安街。
车身上的每一道线条都透着庄重,仿佛凝结着太行山上的烽火、长江岸边的呐喊。它驶过仪仗队时,士兵们的目光愈发坚毅,那是对先烈的回应;它经过观礼台时,老人们抬手拭泪,那是鲜血与岁月的重逢。风从车窗外穿过,像是无数轻声的问候:“看啊,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中国。”
我站在人群中,望着那辆孤独却挺拔的车。它不是冰冷的钢铁,而是一座移动的纪念碑。那些在枪林弹雨中倒下的身影,那些在暗夜里点亮火种的英雄,此刻都化作了车辙下的力量,陪着它稳稳前行。空荡的座椅上,仿佛还留着先烈们未凉的体温;洁净的挡风玻璃前,分明映着今日神州的锦绣山河。
当车辆驶过广场尽头,阳光为它镀上一层金边。我忽然明白,“无人”并非空缺,而是最厚重的铭记——铭记那些没能到场的人,铭记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今天。“神州——1945”,这不仅是一辆检阅车的名字,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丰碑,是我们对先烈最深情的告白:你们的夙愿,我们正在实现;你们的理想,我们永志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