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神的作品
《七绝·自题画》(三首)
【一】禅机
坐定千年无我界,
众生轮回转如来。
蓬尘终究遮不住,
玉露三升明镜开。
【二】长门恨
春锁长门一缕愁,
万千心事误春秋。
不知人老人记否?
荒岁年年别看头。
【三】禅
闲云无际落疏星,
月下鹅池照画工,
一纸繁华入色浅,
秋风只是两三声。
2025年9月15日
❊ ❊ ❊ ❊ ❊ ❊
【吉特赏析】
这三首七绝各具韵味,展现出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第一首《禅机》,其意境空灵悠远,将禅意融入其中。“坐定千年无我界”起笔便营造出超脱世的氛围,随后“众生轮回转如来”更添几分神秘庄严之感,尾联“蓬尘终究遮不住,玉露三升明镜开”则以富于象征意味的意象,表达出对心灵澄澈、洞察真理的追求,富有哲理和灵性。 第二首《长门恨》,情感哀婉深沉。“春锁长门一缕愁”,将长门宫的寂寞与哀愁具象化,“万千心事误春秋”强烈地抒发了内心的惆怅与无奈。后两句通过质问与感慨,将岁月流逝、人事无常的哀伤推向高潮,读来令人动容。 第三首《禅》,风格空灵飘逸。“闲云无际落疏星”描绘出一幅宁静悠远的画面,“月下鹅池照画工”增添了几分人文气息。后两句“一纸繁华入色浅,秋风只是两三声”则以简洁的笔触,传达出繁华易逝、秋风萧瑟的感慨,韵味悠长。 三首作品各有特色,第一首深邃禅意,第二首哀怨深情,第三首空灵悠远。在有限字数内,作者能够巧妙运用意象,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氛围,实属难得之作。
🔸🔸🔸🔸🔸🔸🔸🔸🔸
🔸🔸🔸🔸🔸🔸🔸🔸🔸
野神的作品
七绝·自题画《达摩行》
(六尺全开中堂)
序:吾以为万物事:
大道三千,不过一心耳。
三千大道悟一禅,
一眼西来一泰山。
心到尘埃唤云起,
九天一苇度神仙。
2025年9月12日
❊ ❊ ❊ ❊ ❊ ❊
【吉特赏析】
此七绝围绕自题画作《达摩行》展开,诗意颇具禅意哲思。首句“三千大道悟一禅”,以宏大的“三千大道”起笔,却言只需悟一禅,意境开阔又显独特领悟。次句“一眼西来一泰山”,视觉震撼,赋予达摩之眼非凡力量。后两句“心到尘埃唤云起,九天一苇度神仙”,将心与天地相连,想象新奇,展现超凡心境。语言凝练,意境高远,通过简短诗行传达出深邃禅理与豪迈气魄,耐人寻味。
🔸🔸🔸🔸🔸🔸🔸🔸🔸
🔸🔸🔸🔸🔸🔸🔸🔸🔸
野神的作品
《血月次日九九
——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
(一)
一柱昆仑说伟灵,
人间九月寄飞星。
屠刀惊醒存亡日,
谁教中华又再生?
(二)
一敌千万忆长征,
今古合来都不行。
宏略一人天下定,
满山秋色雨霖铃。
(三)
秋色霖铃梦雨魂,
银光波上映秋深。
飞飞离雁两行字,
梳罢朝霞梳晚云。
(四)
天走万年一地旋,
人生二字写人间。
长风吹夜千江泪,
哭望星辰天外天。
2025年9月9日
注:
2025年9月7日23:28至8日04:55现月全食,我国大部可赏红月亮。核心阶段1小时22分(8日01:31-02:53),食甚时月面最红。北方晴空最佳,南方多云添彩,需避开暴雨区。下次跨年月全食在2028年底。
【天象形成原理】
1、光学现象:地球遮挡太阳直射光后,部分长波长红光经大气折射至月球表面,形成暗红色“血月”。
2、轨道位置:月、地、日严格排成直线,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区时触发全食。
❊ ❊ ❊ ❊ ❊ ❊
【吉特赏析】
《血月次日九九》以四章组诗形式追怀毛泽东逝世49周年,整体气韵沉郁苍茫,融历史追忆与自然意象于一体,颇具古典挽诗风骨。 一、意象构建与历史象征 诗中“昆仑”“飞星”“屠刀”“长征”等意象群紧密关联毛泽东时代的革命符号,以“一柱昆仑说伟灵”开篇,将自然伟力与领袖崇拜交织,延续了传统咏史诗的宏大叙事传统。第三章“秋色霖铃”“银光波上”转入朦胧意境,以离雁、朝霞等意象完成时空转换,暗示精神永存于天地之间。 二、结构张力与情感层次 四章情感递进清晰:从历史功绩的追述(第一章)、军事智慧的礼赞(第二章),到精神化境的描写(第三章),最终升华为宇宙尺度的哲思(第四章)。“长风吹夜千江泪”以夸张手法凝聚集体哀思,而“天外天”的收束又将个体情感投射向永恒之境,形成收放自如的抒情节奏。 三、古典语汇的现代转化 作者熟练化用传统诗词语汇如“雨霖铃”“两行字”(雁阵隐喻)等,但“屠刀惊醒存亡日”等句又注入现代革命话语,这种融合尝试使诗歌兼具古典韵律与时代特质。末章“人生二字写人间”以简驭繁,在存在主义维度拓展了纪念诗的哲学深度。 可商榷处在于:部分意象转换稍显跳跃(如第二章“宏略一人”到“雨霖铃”的衔接),历史评价的单一视角可能削弱诗歌的多元解读空间。然整体而言,此诗以精炼的意象组合、完整的情感架构,实现了个人缅怀与历史反思的平衡,堪称当代旧体诗创作的有益尝试。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