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北极村
——中国最北的5A级景区
文/刘志敏
(原创
liu15896680476
乡土文学白杨礼赞
“南有天涯海角,北有神州北极”。
不敢奢望飞去地球的南、北两极,但位于祖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却成了我久久的向往。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今年暑假在朋友的帮助下,我的这个由来已久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北极村是今年东北游时我们拟定的极远点目标,就像去年西藏游我们把布达拉宫作为终极目标一样。7月19日是我们出行的第10天,正好是整个20天行程中一半时间的节点,我们的车子也按原计划抵达到了这一极远的所在——北极村。
北极村虽美,我们在那里逗留的时间也仅仅四个多小时。故择其印象深刻或有感触的几处景点,或详或略述之。
北极村作为中国地理最北端的少数民族定居点,素有“神州北极”“不夜城”之称,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独特的高纬度生态景观。它的面积有16平方千米,在我们内地或许算得上一个不小的村落,但在辽阔的东北大地,在漫长的国境线上,她的确称不起大。不过,这里坐拥有中国最北的5A景区,这里的每个景点都以其各自的与众不同,以小巧玲珑的盆景外观,共同构成了一幅缩小版的北中国的美好画卷。
七月中旬,伏气正盛。遥想来路,中原大地,热浪翻涌,稼禾干枯。 当我们驱车进入北极村时,扑面而来的是习习的凉风,扑入视野的是漫山遍野、自上而下充满立体感的天地之绿!
踏足这里的土地,脚下是松软的黑土,身旁是急急奔流的黑龙江水。这里的风裹挟着原始森林的气息,像母亲的手拂过你的脸颊。
入村不久,眼前的景致就让人沉醉。
离开停车场时,我下意识地看了那位相邻车子的男主人,只见他悠闲惬意地躺在车旁林荫下的椅子上。我禁不住询问,得知他们老两口带着一双孙子孙女从上海来到这里已有些时日了。
北极村因位于中国雄鸡版图最顶端的位置,这里的金鸡之冠广场成了游人首选的打卡之地。只见广场中央,四根图腾柱拔地而起,稳稳托举着一方雄浑大气的巨型 “玺” 状雕塑。它们以镜面不锈钢搭配锻铜纹饰精心打造。柱身上,青龙蜿蜒、白虎踞立、朱雀振翅、玄武静守。据当地人介绍,它们分别象征着北极村独特的天象、地景、人文与历史。这四根柱仿若天地的守护者,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过往,又承载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
离开时,我在心里叹服完成这个作品的雕塑家的眼光的深邃和辽远。
“离开一个地方,风景就不再属于你;错过一个人,那人便与你无关。”

当我们离开金鸡之冠广场来到北极村爱情广场时,我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了以上这两句话。甭管这话的出处,当我第一眼看到雕塑上“江山可见,一生相随”这八个大字时,随之怦然心动。爱情是一个不老的话题,年近花甲的我,聊发了年轻人的狂想。
除了这句让人心动的话,雕塑中相拥的情侣造型,与身后滔滔江水、莽莽森林、辽阔天际完美相融。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属材质泛着柔和微光,好似将不朽誓言镌刻于山河之间,诉说着亘古不变的深情,成为爱情与自然绝美交融的浪漫见证。
广场的另一角,“爱在北极 终身不渝” 的石刻矗立其间,遒劲的字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似恋人呢喃,将永恒爱意镌刻于寒地,与极光星辰相映,见证无数眷侣在此许下白首之约,让浪漫在祖国最北之地永恒生长。
我们同行的六个人,只有广建一对夫妻,因是老弟,我们不便逗趣。大学同学老孙,一向大大咧咧,情商超高,在谈情说爱方面无师自通。他和爱人老赵(过去叫小赵),是当年我们班上唯一配对成功的“案例”。此景此处,倘若二君俱在,我猜他们必会有不输当今年轻人的浪漫演绎。因相互爱人均不在,老孙拉上我在石刻前拍下了一张“图”不对题的照片。照片上,我们仿佛成了一对同性恋的主儿,夸张的大笑扭曲了我们的脸庞。
北极村里广场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北极村的“北”字广场。广场正中,一座高达11.8米的雕塑夺人眼球。它取自清代书法家邓石如的小篆体 “北” 字,呈三面合围状,分别象征北方的历史、地域与民俗文化,寓意人们在此找到 “北”,寻得幸福吉祥。 三个“北”字如同三面举起的手掌,“明珠” 位居其中,昭示着全力托起北极村乃至漠河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当然,“北”字广场甚或北极村其它许多地方,布满了许许多多,或大或小,不同作者,不同书法风格的“北”字造型。
北极村里石雕也多。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 “中国梦” 石雕。它矗立如丰碑,入“石”三分的字体镌刻在厚重石材上,遒劲有力。阳光为其镀上了金边。一方石头,承载着美好愿景,诉说着家国情怀,成为北极村独特的精神坐标。
“”北”字是这里最鲜明的文字符号。还有一处3米多高的石头,高高地矗立在那里,上面刻着 “我找到北了” 的字样。这块石雕也很引人注目,游客在此也多会打卡留念。“最北” 在北极村随意一个地方都可以找到:最北的邮局、最北的小学、最北的乡政府、最北的哨所、最北一家人、最北饺子馆、中国最北客运站……甚至还有最北的厕所。当然,以上提到的这些地方我们并没有走到那里。
我再想,记起的还有这里的爱心坪地。这是也是一个极浪漫的所在。心形绿植如天然画布,勾勒出曼妙的轮廓。星星点点的花儿点缀其间,随风轻舞,似跳动的爱意。木质长椅环绕,供恋人依偎私语。远处山峦与森林倒映在澄澈湖面。天地为证,这里每一帧风景都在诉说着永恒的浪漫。在这里,让我又一次感受到:北极村,特别钟爱于年轻人!同样,让游人感到的是北极村蓬勃朝气的年轻之心!
北极村之行,我忘不掉北极沙洲上种植的那些樟子松。樟子松又名海拉尔松,常绿植物,高15-30米,树干挺直,树冠椭圆形或圆锥形。我看到了那棵200岁左右的樟子松,人称 “北极树王”。它树干粗壮,上红下黑,树高19米,如同一把巨伞,撑起一片天空,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北极村的历史。樟子松,高大挺拔,挨挨挤挤,密不透光。风吹叶动,它们向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诉说着这里专属于“北”的故事。我久久地向上仰望,以致酸痛了脖颈。我为它的伟岸挺拔、力争上游的精神而感动。
除了拍照,我没有忘记每一次出行所要做出的同样的一件事:取尽祖国大山名川的水样。我下到江边,躬身虔诚地灌满了一矿泉水瓶黑龙江的江水。因是雨季,仔细审视,水的颜色没有我想象中的清洁。至此,近年来揽入我怀的水样有:黄河三门峡含沙量极高的浊水,黄河小浪底的库下的清水,青海湖的咸水,雅鲁藏布江的高纯度水,长江虎跳峡泛着浪花和泡沫的水,河北省桑干河大峡谷的冰凉之水,黑龙江北极村最北之水。还有,在内蒙古呼伦湖,我也讨来了那里的湖水。因其矿物质含量过高,水的颜色变化太大,我中途将其抛掉了,至今觉得怪可惜的。
临别北极村时,伫立在北极村的江边,爱新觉罗·启骧题写的 “神州北极” 石碑静静矗立着。这座碑高2.8米,天然花岗岩质地古朴,红色大字苍劲有力。它象征大陆北端,与天涯海角遥相呼应,彰显独特的地理文化意义。
我想:哪一天,又会站在南海深处的天涯海角的位置呢?
作者简介:刘志敏,河南省散文学会会员、宜阳县作协理事、白杨镇文联副主席、白杨写作学会会长兼主编。发表网络作品一百多篇,散文《温暖的记忆》发表于《牡丹》杂志2024年12期。创建有微信公众号“乡土文学 白杨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