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黄梅(黎军 黄教宣 博雅) 2025年8月28日上午,湖北黄梅县教育大会暨庆祝第41个教师节活动举行。县委书记马梁这位“大班主任”表示,要始终把教育摆在“国之大者、黄梅名片”的位置来抓,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切入点,以更高站位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十五五”教育综合实力全市领跑、全省领先、全国有影响。要践行为党育人的初心,书写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答卷。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黄梅县以党建为引领,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县委书记马梁高瞻远瞩,将党建工作与教育事业紧密融合,为办好大教育谋篇布局,推动黄梅教育迈向新高度。
滨河中学大河校区(原大河镇第一中学)校长李雅丽感受到党建引领的大教育给红色大河带来的巨变,每年清明节、国庆节、县委组织全县市直机关单位和学生代表来距离学校约3公里的红十五军烈士陵园开展各种纪念悼念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此,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提议将该校命名为黄梅红十五军中学,目前已上报有关部门进行申报审批。这是该县党建引领教育的一个缩影…马梁书记深刻认识到,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而党建则是教育发展的“红色引擎”。他提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让党组织成为学校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在他的推动下,黄梅县各学校积极开展“党建+教育”活动,将党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为提升教育质量,黄梅县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马梁书记多次深入学校调研,了解教育资源分布情况,强调要补齐教育短板,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通过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建设,黄梅县缩小了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同时,深化教联体改革,以强带弱,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为教育均衡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马梁书记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强调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黄梅县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培训、评选师德标兵等活动,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健全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实施“名师工程”,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培养了一批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
在马梁书记的倡导下,黄梅县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建立家校社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会议,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开展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责任意识,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管理。整合社会资源,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共同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资源,形成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


党建引领之下,黄梅教育成果斐然。近年来,黄梅县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中考、高考成绩屡创新高,素质教育成果显著。学生在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黄梅教育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学生前来求学。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基础教育发展方向,培养广大青少年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感情,推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面发展,在学校做好学生、在家庭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公民。要坚持以公平优质为目标定位,大力优化学校布局、学位供给,促进与人口变化相适应、与学龄人口相匹配,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要建强学校教育主阵地,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让老师在课堂内“教足教好”、学生在课堂内“学足学好”。要坚持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持续涵养办好教育事业的红心、热心、诚心、爱心、恒心。
展望未来,黄梅县将在县委书记马梁这位大班主任的带领下,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黄梅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续写辉煌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