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舞台上的红歌盛宴
诵读:玥 言
9月16日下午,阳光正暖,我受丽声艺术团之邀,来到欣欣家园社区,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共建和谐家园拥民爱民”文艺演出。
点击链接观看同敏情景剧艺术团的宣传员《全球最牛保安》
↓
丽声艺术团远近闻名,以陈太山为团长的团队成员,每人都有一副金嗓子,歌唱红歌更是一绝。演出还没开始,现场就已经热闹非凡,居民们纷纷围坐,期待着这场视听盛宴。
演出在激昂的红歌声中拉开帷幕,陈太山团长一开口,那浑厚的嗓音瞬间点燃了全场气氛。团长夫人杨晋华也不甘示弱,她的歌声温柔又坚定,与团长相互呼应,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我的好友韩歌、贾淑敏也登台献艺,她们的歌声宛如潺潺(chan)溪流,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要说这次演出最让人惊喜的,当属沧州大卡级男歌星刘如智的助演。他一登场,全场欢呼声不断。当他唱起《咱老百姓》,那深情的歌声仿佛带着大家走进了国家对百姓关怀备至的温暖画面,每一个音符都敲打着人们的心弦,引得台下掌声雷动。
王彦勤老师带来的《再见大别山》,更是将演出推向了高潮。歌声悠扬,带着我们回顾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壮举,让人不禁心生敬意。
同敏情景剧艺术团受邀参与这场演出,以三个精心编排的节目,串联起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关键篇章,通过快板、京剧、情景剧等多元艺术形式,将红色基因融入舞台表演,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视听盛宴。 由演员张耀景、田叔华带来的快板表演《长征》。他们以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朗朗上口的唱词,将红军从1927年南昌起义的星火燎原,到1934年长征途中,浴血奋战的壮阔史诗娓娓道来。从“井冈山上红旗展”到“遵义城头定乾坤”,从“雪山草地砺意志”到“延安窑洞谋新篇”,张耀景用快板这一传统曲艺形式,将红军历经的艰苦卓绝与最终走向胜利的辉煌历程浓缩在短短4分钟。表演中,他巧妙融入语言韵白与肢体动作,既还原了历史场景的厚重感,又以现代审美视角拉近了观众与革命年代的距离。当说唱到“共产党领导的好,千辛万苦都过了,全国人民齐行动,共同实现中国梦”时,全场掌声雷动, 将演出推向第一个高潮。
由边金英与王汉滨联袂(mei)演绎的京剧《沙家浜》经典片段《军民鱼水情》,以国粹演绎鱼水深情,将演出主题从“革命历史”转向“军民关系”。选段以郭建光带领新四军伤病员隐蔽在沙家浜养伤为背景,通过沙奶奶与乡亲们送粮送药、掩护伤员的细节,生动诠释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深厚情谊。边金英饰演的沙奶奶身段利落、唱腔圆润,将江南妇女的机智与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王汉斌则以老生唱腔刻画了郭建光作为指挥员的沉稳与果敢。二人对唱时,锣鼓点与胡琴声交织,将“军民团结如一人”的主题推向高潮。表演结束后,一位老兵观众激动地表示:“这戏让我想起了当年在部队时,老百姓给我们送热饭、缝棉衣的场景,真是历历在目!”
情景剧《游子吟》另辟蹊(xi)径,从红色革命题材延伸至中华传统文化,以唐代诗人孟郊的同名诗作为蓝本,通过“临行密密缝”的意象,将母爱升华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纽带。剧中,演员们以现代生活场景为背景,演绎了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衣衫的细节:一针一线间,既有对游子安危的牵挂,也暗含对子女报效国家的期许。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唱出时,饰演母亲的边金英和饰演孩子的玥言都留下了泪水,全场观众静默无声,众多观众和领导眼中泛起泪光。
此次演出的成功,再次印证了同敏艺术团“以艺术为舟,载红色基因远航”的创作理念。团长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传承红色经典不仅是我们的宗旨,更是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未来,我们将继续深挖革命历史题材,让红色文化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这场演出,不仅是一场艺术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丽声艺术团用他们的歌声传递着爱与温暖,同敏情景剧艺术团,则以舞台剧、曲艺戏曲等多元化,让欣欣家园充满了和谐与欢乐的氛围,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园的温暖,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谐生活。在歌声笑语中,我们共同见证了家园的美好,也共同期待着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 者 简 介
主 播 简 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