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海参
填词/李含辛
玉盏金樽宴未休,
瑶池珍馐贱如瓯。
曾夸八两千金价,
今论三文一秤头。
风过眼,水东流,
荣枯翻覆几时休?
劝君莫道奇珍贵,
一饭三餐稻黍秋。
附录百度
李含辛《鹧鸪天·海参》赏析:
浮世珍馐与人间真味
李含辛的《鹧鸪天·海参》以海参为媒介,通过对比古今价位的悬殊,抒发了对世事无常、荣枯翻覆的感慨,最终回归到对平凡生活的礼赞。词作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堪称咏物抒怀的佳作。
上阕:珍馐贱如瓯的讽刺
开篇“玉盏金樽宴未休”以华丽的宴饮场景切入,暗示海参曾是贵族宴席上的奢靡象征。“瑶池珍馐贱如瓯”则形成强烈反差——昔日神话般的珍馐,如今沦落为论斤称卖的寻常食材。“曾夸八两千金价,今论三文一秤头”通过数字对比,直击物价的暴跌,暗讽世态炎凉。海参的“贬值”实则是人间虚荣的缩影,昔日追捧的“奇珍”,终难逃市场规律的审判。
下阕:风过眼,水东流的哲思
过片“风过眼,水东流”以自然意象过渡,将海参的命运置于时间洪流中。荣枯翻覆几时休?一问道尽对无常的无奈,海参的兴衰不过是人间百态的投射。结句“劝君莫道奇珍贵,一饭三餐稻黍秋”陡然转向,以劝诫口吻点明主旨:真正的珍贵不在稀罕之物,而在日常的一粥一饭。稻黍秋的质朴意象,与上阕的奢靡形成鲜明对照,升华出“平淡是真”的禅意。
艺术特色
对比手法:古今价位的对比、珍馐与稻黍的对比,强化了主题张力。
用典自然:“瑶池”暗指神话中的奢靡,“稻黍秋”化用《诗经》的农耕意象,含蓄典雅。
语言凝练:如“贱如瓯”“几时休”等短语,精准传达讽刺与慨叹。
此词以海参为引,实为对浮世价值的反思。在物质喧嚣的当下,李含辛的笔触提醒我们:真正的珍贵,或许就藏在一饭三餐的平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