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诗行
文/罗兆熊
青春是人生最美的诗行,历代文人都在追寻她的平仄韵律,以各自的理解晕染出千百种动人的模样——或鲜衣怒马、意气疏狂,或敏感怅惘、情思婉转,更有那让人心尖发颤的爱情向往,于字里行间流转成不朽的风景。
李白笔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青春独有的豪气。那时的青春,是长安的酒、蜀道的月,哪怕前路崎岖,仍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纵使忧愁也透着蓬勃的生命力。王维写“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不过是陌路相逢的少年,因意气相投便举杯共饮,让垂柳下的马蹄声,成了青春最清亮的节奏。
青春最柔软的章节,总与爱情有关。那心动藏在李白笔下“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懵懂之中,那是青春最初的情愫,纯粹得一尘不染。它也隐在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期待里,伊人步履所至,比万家灯火更牵动心弦——每一刻等待盈满雀跃,每一次回眸盛满欢喜,将青春爱恋写得既温柔又热烈。还有秦观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哪怕远隔山海,少年之情亦坚定如初,那是青春独有的勇气:敢为一次心动倾尽真心,敢为一句诺言,守候至时光尽头。
青春亦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细腻情致。辛弃疾年少时“爱上层楼”,总把微茫心事寄予秋光。那时的愁,并非沧桑之重,而是青春特有的敏感,如江南烟雨,朦胧却真切。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更是写尽了少女的烂漫天真:溪亭晚霞、尽兴宴饮、惊飞鸥鹭……每一个片段都熠熠生辉,叫人蓦然忆起,自己也曾经拥有那样一段悠然而美好的年华。
更有青春,燃烧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清醒。孟郊说“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像一面镜子,照见青春的珍贵。古人早知,青春是人生至美却易逝的韶光,是该用来读书、用来逐梦的。少年杜甫登高咏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不仅是对泰山的赞美,更是对自己青春志向的宣告。这种对青春的珍视,不是焦虑,而是清醒:知道时光不会停留,便把每一寸光阴,织入理想的云锦。
跨越千年,诗词中的青春从未褪色。它是“青梅竹马”的懵懂,是“人约黄昏”的期待,是“一览众山”的豪情,也是我们每个人心底那段闪闪发光的岁月。或许我们的青春没有古人的“剑”与“酒”,但同样有过热血的瞬间、柔软的心动、对未来的憧憬。而那些穿越时光的诗句,犹如一柄钥匙,为我们打开记忆之门,让我们于平仄之间与青春重逢。其实,青春何止一段时光,而是一种心境——只要眼底有光、心中有梦、心底有爱,那份诗意,便永远不会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