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为深入贯彻落实“六个每一个”,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2025年9月7日,“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与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三标课堂”,走进坐落于铁观音主产区的安溪墩坂中学。在为期一天的沉浸式实操培训后,该校初三3班的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与自身体验,写下了对现代教育变革的真切感悟。今日特选取陈清华同学的佳作,以飨读友。

很多同学觉得学习是件痛苦的事,不妨看看我听孟国泰先生“三标课堂”后的感悟——其实,学习可以很有趣!
学习是一种乐趣,关键在自主,那就不妨融入喜爱的事物,用有趣的方法进行。比如要背“大炮、篮球、飞机、墨水、猴子、自行车、垃圾桶、枕头、树叶、森林、大海、火烈鸟”,两周不复习还不忘记,听起来有点难。可要是编成画面:“用大炮发射篮球,篮球砸到飞机,飞机洒下墨水,墨水泼向猴子,猴子受惊骑着自行车撞到垃圾桶,垃圾桶里掉出枕头,枕头里藏着树叶,树叶被风吹过森林,吹进大海,大海里走出一只火烈鸟”,是不是一下子就有趣了?记起来也轻松多了!
学习要有目标。我们得坚持不懈地追着目标走,要是终日没目标,无所事事,思维就会退化,最终变迟钝。没有目标,就是对未来没期望,没追求,慢慢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产生放弃学习的想法。
学习更要有积极的心态。孟先生说:“世上只有废人,没有废物!人废了,一切金银财宝都是废物;人不废,一切废物都是金银财宝!”就像成绩不及格时,消极的人会焦虑:“这次又退步了,以后怎么办?”而积极的人会想:“这次没考好,下次努力就好,现在先把错题琢磨透吧。”然后立刻行动。可见,积极的心态多重要!
其实孟先生的课上,我学到的远不止这些,短短几百字根本写不完,以上是我目前觉得最该分享的几点。
青力点评
陈清华同学的文章以听孟国泰先生“三标课堂”后的感悟为引,生动展现了学习的乐趣所在。通过具体实例,如创意记忆法,凸显自主学习的趣味性。强调目标之于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指出积极心态是克服学习困难的法宝。文字简洁流畅,观点鲜明,为苦于学习的同学提供了新视角与实用方法,值得一读!
责编:华新
墩坂中学高快感悟之星(7)李妙可:靠自己发光——变废为宝的秘籍
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本来就是一种乐趣——对新颖知识点的好奇,总能指引我们去探索、去感悟。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独一无二。或许你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但正因为有缺点,我们才有改正、进步的空间;而你的闪光点,会一直指引你向前。做好自己,学会用明亮的双眼观察现实世界,就已足够。
福尔摩斯有句名言:“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有目标、有理想,就是前进的重要方向。没有目标,就像在原地“迷路”、徘徊。现在我的目标很明确:考上高中。我会带着这份期待,好好加油、努力!
今天孟国泰先生还教我们唱了《自主歌》,歌里告诉我们: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任何人都靠不住,自己才是最大的靠山。
人要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废;一旦放弃,就是对自己没信心,慢慢就会变成“废人”。正如孟先生说:“世界上只有废人,没有废物。”而保持积极的态度,正是不让自己变成“废人”的关键。他还说:“如果人废了,一切金银财宝都是废物;人不废,一切废物都是金银财宝!变废为宝,正是积极心态者创造的奇迹!”为此,我将重新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把劣势变为优势。我还将建立错题集,天天改正,天天向上。
有努力,才会有回报,但一定要拒绝“假努力”。能自己理解的内容就独立完成,实在搞不懂,再请教同学或老师,这样学习效率才高。千万别搞“摆烂式学习”,只要在学习上真心付出,回报总会如期而至。
学习的路或许难走,但只要认真对待、刻苦钻研,就一定能把这条路走明白,走通畅。
青力点评
李妙可的文字赤诚如晨露,把“新知即乐趣”写得轻盈;又迅疾落地,用“考高中”“拒假努力”等切身体悟,让“创新”不再是口号,而是每日自省的刻度。从福尔摩斯到孟国泰,金句串联成自我动员的阶梯,句句指向同一方向:靠自己,向上。尤其是具体可行的微创新——“弥补不足”“建立错题集”,让这份青春宣言有了持久的续航力。
责编:华新
墩坂中学高快感悟之星(6)陈锦钦:以独特之姿,启教育新思的孟国泰先生
今天,我们书声琅琅的校园迎来了几位专家。其中一位叫孟国泰先生,他观察了我们早晨第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十分钟休息后,原本该上英语课,孟先生却给我们讲了数学的核心素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他还说了我们当前座位排布的来历,之后把“火车头带的课堂”分成了“动车小组课堂”,又为每个小组选了组长、副组长。我觉得他的教学方式,很独特。虽然和别人不一样,但未必是错的——这就是自信!
早晨课前,学校发了三本书。我注意到,这几本书是孟先生和徐翎女士编著的,当时就觉得他特别有学识,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牛”!
到了下午,他又给我们上语文课,讲了语文的核心素养。上课前,他还让我们朗读上午教的诗句:“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都不是好汉!”(陶行知)“父母不要靠,老师不要依,自己人生自安排,自己快乐做自己;志要自己立,书要自己习,自己学习自己抓,自己就是好老师。路要自己走,饭要自己吃,自己事情自己做,自己开辟新天地。”(孟国泰)
在不等不靠的环境里,我们自主自主批改、讲评数学题,自主学文言文,通过“个体不会对子教,对子不会小组教,小组不会全班教”的流程,我们居然创造了奇迹——数学课上,有24人斩获满分;语文课上,我们自己居然学会了古文《岳阳楼记》!
人都向往美好,就像孟先生说的:“学生可以等于老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学生可以做老师,老师可以做学生。”
自古以来,学生都是受教育的对象,但现在很多学生为什么会厌学?我想,大概是传统教育的方式太死板了吧!
青力点评
作者以“十分钟课间”为切口,记录孟国泰用“数学三用”重构世界,以陶行知《自立歌》和孟国泰《自主歌》点燃自信的瞬间;从“火车头带变动车组”窥见教学革命,从“学生可以等于老师”嗅出平等芬芳。文字鲜活,疑问“厌学皆因死板”一刀见血,尤其是分组后实战成果,让这场“自信的实验”熠熠生辉。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