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黄土深壑隐麟踪
渭北高原的暮色如血,千沟万壑的黄土崖被夕阳浸染成锈金色。陈遗拄着竹杖立在断崖边,褴褛的青衫灌满了风沙。他已经三日未进粒米,唇裂渗血,唯有一双眼睛亮得骇人——像淬火的刀,死死钉在下方那处巨大的塌陷地壑。
形如碗钵,四围山峦环抱,本是天然的"窝形吉穴"。可窝中无突,气散如絮,风吹过壑底扬起漫天黄尘,竟隐约凝成哭嚎人面。死局,而且是聚阴敛煞的大凶死局。陈遗喉头涌上腥甜,十年了,自岭南至漠北,踏破铁鞋寻到的仍是绝路。
"陈氏一族代代活不过四十……唯寻得真龙'窝突交融'之穴,方能化解戾气……"父亲临终前的嘶吼又在耳畔炸开。他踉跄着滑下土坡,竹杖突然"咔嚓"折断,整个人滚进壑底。
黄沙迷眼,他挣扎爬起时,指尖触到一物冰冷坚硬。扒开浮土,竟是尊半埋的石麒麟,额间阴阳双鱼纹已被风沙磨蚀大半,但鳞片细节栩栩如生——正是《陈氏穴经》中记载的"镇枢麟"!陈遗浑身剧颤,疯了一般刨开四周泥土。石兽底座渐露,竟连着一片人工夯实的夯土层,微隆如龟背,恰恰嵌在巨窝中央!
窝中之突!阳极生阴!
他抖着手置上祖传罗盘,指针疯转三圈后骤然钉死,直指丘顶。恰此时落日完全沉入云海,最后一道余晖如血剑劈开昏暝,正正落在丘顶三寸之地。地底传来嗡鸣,似龙吟又似万鬼同哭。陈遗尚未回神,脑后忽起恶风!
"噗嗤"一声,锈箭擦着他耳廓钉入夯土。十余名黑衣劲装汉子自崖顶缒绳而下,领头人刀疤横面:"陈氏余孽果真寻到这儿了!府君有令,活捉点穴人,余者碎尸喂狼!"
弯刀映着血色劈面砍来,陈遗抱头滚避,怀中突然跌出一物——半枚阴阳鱼玉佩。刀疤脸骤然后撤:"等等!他拿着赖布衣的信物?!"
瞬息迟疑,壑顶忽传来清叱:"北斗倒悬,星坠西垣!"七点寒星自天而降,精准钉入黑衣人们影子里。众人顿时泥塑般僵立,唯眼珠惊骇乱转。青衫女子翩然落地,面纱拂动间露出眼角一道红痕,似血泪蜿蜒。
"赖布衣一脉,凌织云。"她弯腰拾起玉佩塞回陈遗手中,声音冷如碎冰,"不想死就跟我走。周天子潜龙穴的'突中窝',可不是这么开的。"
身后刀疤脸突然口喷黑血,嘶声狂笑:"赖家丫头!你护得住一时,护不住一世!地藏府已唤醒'人穴',你们都得给周天子陪葬——"话音戛然而止,他天灵盖猛然炸开,钻出数条血红蜈蚣。
凌织云甩出张黄符镇住蜈蚣,拉住陈遗急退:"夯土层要塌了!真正的突中窝在瀑布后面!"
整个窝底轰然塌陷,陈遗最后回头时,看见那石麒麟寸寸裂开,露出内里猩红的血肉般的玉石。
---
第二章 瀑后棺动魇门开
瀑布轰鸣震耳欲聋。
陈遗被凌织云拽着钻入水帘后的秘洞,浑身湿透的伤口刺疼难忍。洞壁布满荧光苔藓,映得凌织云面色青白:"地藏府用活人养出的'尸蜈'能钻影附魂,方才我虽钉住他们肉身,但蜈蚣已携残魂遁走。"她突然掐诀点在陈遗眉心,"守神!你接了镇枢麟的阴煞!"
剧痛自眉心炸开,陈遗眼前闪过无数碎片:披枷锁的殉人在夯土中挣扎、青铜棺椁内女尸骤然睁眼、八角罗盘在血海中疯狂旋转……最终定格于父亲被铁链锁在祭台上,胸口插着那柄刻满咒文的玉匕。
"石麒麟是镇物也是钥匙。"凌织云撕下袖口布条包扎他渗血的指尖,"你以陈氏血脉触之,已惊动假穴里的'锁龙桩'。地藏府想用你作祭品,彻底唤醒周天子龙戾。"她引着他往洞穴深处走,"真穴在瀑后窝形洞窟的突点上,但需陈赖两族血脉合力方能开启。"
洞窟渐阔,中央倒悬的石笋如利剑指地,笋尖凝着乳白浆液。陈遗喉间石髓余味突然灼烧起来:"那是……"
"龙脉石髓,服之可暂开阴阳眼。"凌织云却猛然按住他,"别动!"
石笋底部竟缠着密密麻麻的金线,线另一端没入黑暗,隐约勾勒出人形轮廓。陈遗借着苔光细看,头皮骤然发麻——那是个被金链锁在石台上的绯衣女子,心口插着玉匕,匕身符咒与父亲记忆中一般无二!
女子倏然睁眼,唇角扬起诡异弧度:"三百年了,陈赖两族终于又有人来。"她的目光越过陈遗,投向洞穴入口,"阿兄,你还要困我几世?"
黑衣首领不知何时立在洞口,面具已碎,露出与女子三分相似的眉眼。他手中陌刀滴着黑血,声音嘶哑:"阿妹…我岂能容你再为祭品?!"刀尖猛然指向石笋,"这石髓是龙戾所化,服之必成癫鬼!赖织云,你赖家世代守穴,难道要悖祖训?"
凌织云冷笑:"地藏府主,你以亲妹肉身镇穴炼煞,也配提祖训?"袖中滑出白玉如意,"真当我不识'人穴'邪法?"
首领狂笑震落洞顶碎石:"邪法?周天子以千人性命铸穴时,怎不见你赖祖阻拦?!"陌刀暴起劈向石笋!
陈遗却比刀更快——他扑到石台前握住玉匕。无数记忆碎片灌入脑海:原来绯衣女子竟是周天子幼妹姬明月,为镇龙戾自愿为祭,却被兄长姬轩辕暗中以秘法锁魂三百年,成了地藏府炼煞的"器皿"!
"解铃还须系铃人。"陈遗猛然拔出玉匕,"公主,该醒了!"
匕身离体的刹那,整个洞穴地动山摇。石笋顶端浆液暴雨般溅落,姬明月的身体如陶器寸寸裂开,涌出滔天黑气。首领目眦欲裂:"不——!"
黑气中传来女子轻笑:"多谢郎君…如今轮到明月报恩了。"一只白骨森森的手穿透陈遗胸膛,握住了他狂跳的心脏。
---
第三章 血髓融窍见阴阳
心脏被攥住的剧痛让陈遗嘶吼出声。但那白骨手并未捏碎它,反而渡来一股冰流。石髓浆液淋在他头顶,与冰流交融成灼烫的岩浆,自天灵盖轰然灌入!
视野炸开万千色彩。石壁变成透明琉璃,地底金黑二气如龙蛇缠斗;姬轩辕的陌刀上爬满哀嚎人脸;凌织云的如意吞吐星芒;而自己胸口——白骨手已化为莹白气流,正与黑气疯狂厮杀。
"石髓化眼,可见天地气机。"姬明月的声音直接响在脑髓里,"但凡胎肉身承不住龙戾,半炷香后你就会经脉尽碎而亡。"她的残魂从黑气中凝出虚影,指向颤抖的姬轩辕,"唯有用我兄长的'地藏心'代替心脏,方可活命。"
姬轩辕猛然撕开前襟,心口处竟嵌着枚跳动的水晶,内里封印着迷你棺椁:"阿妹!你竟帮外人夺我至宝?!"
"兄长骗我镇穴时可说过,地藏心实为转命邪器?"姬明月冷笑,"你抽我魂髓炼煞时,可念过兄妹之情?"黑气骤然化作巨蟒吞向姬轩辕。
凌织云急拉陈遗后撤:"地藏心是地府至宝,能改脉续命但亦招万鬼觊觎!姬明月想借你身复活!」如意划出结界挡开黑气,"必须找到真窝突交融点,借龙气正脉化解煞气!"
陈遗七窍已渗出血丝,阴阳眼看到的景象越来越骇人:洞穴深处竟还有三重暗门,门上分别刻着"天窝"、"地突"、"人枢"。姬明月与姬轩辕的缠斗震塌了"人枢"门,露出后面深不见底的竖井——井壁布满尸骸砌成的阶梯,井底传来青铜棺椁的撞击声。
"原来如此…"陈遗喃喃,"瀑布洞窟是'窝',竖井是'突',但突中又藏窝——井底还有一层!"他挣扎着爬向竖井,"真穴在井中窝!"
姬轩辕猛然震开黑气扑来:"休想!"陌刀直劈陈遗后心。凌织云掷出如意格挡,却被刀气震飞撞上石壁。
危急时刻,陈遗怀中断裂的竹杖突然自发飞起——父亲虚影自杖中浮现,徒手抓住陌刀!"遗儿,走!"虚影轰然炸成绿火,暂时裹住姬轩辕。
陈遗滚入竖井的刹那,看见姬明月残魂彻底吞噬了姬轩辕,黑气凝成她生前的倾城容貌,唇角滴着血:"郎君,我在井底等你…"
尸骸阶梯冰冷黏腻。陈遗跌跌撞撞向下爬,胸口的冰火交锋愈烈。井底豁然开朗时,他几乎窒息——巨大青铜棺椁被九条锁链悬在半空,棺盖敞开,内里铺满星图。而棺椁正下方,有个仅容一人的小坑,坑中聚着盈盈白光。
窝中之窝!阳极生阴之极!
陈遗滚进坑中,白光瞬间涌入四肢百骸。阴阳眼在此刻看到终极景象:九条锁链实为龙脉气根,正将棺中煞气转化为生机注入小坑。但有一条锁链已断裂——正是被姬轩辕破坏的"人枢"对应之链!
上方传来凌织云的惊呼:"陈遗!快出来!棺中不是周天子,是——"
青铜棺椁突然竖立,里面缓缓坐起一具身披玄鸟纹冕服的白骨,手捧八角罗盘。白骨下颌开合,发出姬明月的声音:"好郎君,且替我永镇此穴吧…"罗盘射出血光罩住小坑。
陈遗发现自己的身体正在石化。最后意识里,他看见凌织云扑到坑边,割开手腕将血滴入坑中:"以赖氏血契,换陈氏一线生机!"
血光与白光疯狂交织,石髓灼感突然化为清凉。他听见父亲遥远的叹息:"窝突相生,死极孕活…原来这才是真穴之秘…"
---
第四章 星槎浮骸渡黄泉
凌织云的血滴在陈遗眉心,如滚油遇雪般炸开金芒。石化骤然停止,但血光仍如牢笼困住小坑。青铜棺中的白骨缓缓转头,姬明月的声音带上了怒意:"赖布衣的后人,总要坏我好事?」
八角罗盘飞旋而起,井壁尸骸纷纷活化,爬向小坑。凌织云咬破指尖在如意上画符:"周灵王姬泄心!你诈死化煞三百年,真当无人识破?!」符文化作火鸟撞向罗盘,"明月公主的魂魄早被你噬尽,如今不过借她残形惑人!"
罗盘剧震,白骨暴怒长啸,井底黄泉之气翻涌如沸。陈遗趁势挣扎,发现阴阳眼竟能看穿罗盘运转轨迹——核心处有粒微光正与自已心跳共鸣!"织云!击罗盘巽位!那是明月公主最后的残灵!"
如意如电点中巽位。罗盘"咔嚓"裂开缝隙,姬明月的虚影挣扎而出:"兄长…不,恶魔!我与你同归于尽!"她扑向白骨,魂光炸成璀璨星雨。
白骨冕服寸寸碎裂,露出内里漆黑如墨的骨架:"寡人乃真龙天子,尔等蝼蚁……"话未说完,九条锁链齐齐崩断,棺椁轰然砸落!
凌织云拽起陈遗疾退:"井要塌了!必须从黄泉脉眼走!"她挥如意劈向坑底——白光散尽后竟露出旋涡状黑洞:"抱紧我!闭气凝神!"
两人坠入旋涡的瞬间,陈遗最后看见漆黑骨架抓住罗盘碎片,嘶吼着沉入地底熔岩。
---
黑暗,无休止的下坠。
冰冷河水裹着尸骸擦身而过,陈遗的阴阳眼看透这是条地下冥河。无数苍白手臂从河中伸抓,凌织云以如意结印护住两人,脸色越来越白:"黄泉脉眼直通秦始皇陵下的阴阙…地藏府必在那守株待兔。"
陈遗突然指向远处微光:"那儿有船!"
一叶扁舟逆流而来,撑船人披蓑戴笠,哼着幽咽楚歌。近看才惊觉蓑衣是无数黑发编成,斗笠下没有脸孔,只浮着盏青灯。
"星槎渡厄,一魂一魄。"撑船人伸出白骨手,"两位客官,用何物付船资?"
凌织云递出半枚阴阳鱼玉佩:"赖布衣信物,可够?"
撑船人却转向陈遗:"我要你怀中石麟血。"
陈遗这才发现衣襟渗出血迹——先前石麒麟碎裂时,有碎片划破他胸口。咬牙掏出染血的碎片递出,撑船人竟直接塞进青灯。火焰骤变成幽蓝色,照亮前方巨大水洞,洞顶倒悬着无数青铜棺椁。
"秦始皇以百家典籍镇龙脉,反被龙戾蚀心。"撑船人突然开口,"这些棺里葬的不是尸身,是焚书坑儒时抽出的学者魂髓。"小舟撞进某具棺椁阴影的刹那,他猛地将青灯砸向水面,"地藏府来了!走!"
水面炸开滔天浪涛,十余名黑袍人自浪中跃出,为首者手持陌刀——竟是本应死去的姬轩辕!他心口的地藏心晶石已碎裂,露出内里蠕动的黑虫:"陈遗!还我阿妹魂核!"
小舟被浪掀翻,陈遗坠入冰河。无数学者亡魂缠上他,将往昔记忆灌入脑海:原来秦始皇陵的真正穴眼不在陵墓,而在渭水之下的"窝中突"!当年陈氏先祖曾点出此穴,却因反对以活人炼煞被坑杀……
凌织云挥如意斩断亡魂:"静心!亡魂噬念!"她却被迫来的姬轩辕缠住。陌刀劈碎如意,刀尖直刺她心口!
陈遗暴起扑挡,刀锋贯穿肩胛。血滴入河,染红了他始终紧攥的竹杖残片。父亲虚影再次浮现,此次却凝实如生:"姬轩辕!你看看这是何物!"
残片竟化出半卷竹简——正是《陈氏穴经》失传的"解煞篇"!姬轩辕如遭雷击:"不可能!此卷早被我…"
"被你焚毁?"父亲冷笑,"真本早与镇枢麟融为一体!"竹简爆开青光,姬轩辕心口的黑虫尖啸着融化。
撑船人突然 reappear,蓑衣黑发疯长缠住姬轩辕:"时辰到!该渡黄泉了!"将他拖入漩涡深处。
河水平息,小舟重现。撑船人斗笠碎裂,露出赖布衣的容颜:"后世子孙,辛苦了。"他轻点陈遗伤口,血立止,"始皇陵穴眼将开,你二人需找到'窝突双珏',否则龙戾灭世。"身影渐淡散入风中。
远方传来钟鸣,一座宏伟地宫浮现水中。宫门石刻赫然是:阿房阴阙。
---
第五章 阿房阴阙叩扉声
阿房宫地门巍峨如山,却非金石所铸,而是由万千兵器熔铸而成,刃口仍在滴血。门缝渗出熏天腥气,隐约听见内里传来战马嘶鸣。
"秦始皇以杀止杀,炼兵刃为门镇煞。"凌织云以残如意划破掌心,血滴在门上一处剑痕,"但门后实为'假突真窝'——他真正陵寝还在更深处的'泉眼'。"
血渗入剑痕,巨门轰然洞开。狂风裹着箭雨扑面而来!陈遗急拉凌织云翻滚避让,原立处已钉满青铜箭矢。门内竟是广阔战场,黑甲秦军与六国联军正在厮杀,兵刃相击声震耳欲聋。
"蜃气幻境。"凌织云凝目,"始皇用方士摄取的战场残念,守墓三千年。"她突然指向战场中央祭台,"看那面夔鼓!那是窝形幻境的'突点'!"
祭台上确有面巨鼓,鼓皮竟是人皮绷制,鼓槌为白骨。一具戴帝冕的腐尸正在擂鼓,每击都令幻境震荡。陈遗的阴阳眼看穿鼓中封存着炽烈魂核——正是秦始皇残魂!
两人冲入战阵,亡魂兵将却如潮水涌来。陈遗挥舞竹杖,父亲所传的辟邪步法自然施展,亡魂触之即散。凌织云讶然:"你怎会我赖家'禹步'?"
"父亲说这是陈氏祖传…"陈遗愣住,"难道陈赖两族功法同源?"
亡魂突然如见鬼魅般退散。祭台上腐尸停槌转头,帝冕下露出半张青铜面甲:"赖布衣…陈抟…尔等徒孙还敢来此?"声音竟是无数人重合,"寡人以天下为穴,尔等竟敢破局?"
夔鼓自发狂震,幻境地面裂开深渊,涌出汞蒸气般的银雾。凌织云惊呼:"快闭气!这是水银毒煞!"
陈遗却被鼓声摄住心神,一步步走向祭台。阴阳眼看见鼓面人皮浮现地图——竟是秦始皇陵真穴的"窝突分布图"!原来阿房阴阙是"明窝",骊山陵是"明突",真正龙穴却在渭水与骊山交汇处的"潜窝"!
"寡人吞六国龙脉,集于潜窝。"腐尸张开双臂,"然窝中无突,终是死局。赖布衣当年献'以突镇窝'之策,骗寡人自封于此…好徒孙,你说该不该杀?"白骨鼓槌直劈陈遗天灵!
凌织云飞身扑挡,残如意彻底碎裂。她喷血画符于空:"祖师尊!弟子请召——天星破煞!"
穹顶骤然降下七道光柱,击穿幻境。腐尸尖啸着融化,夔鼓爆开,露出内里一枚虎符。
陈遗抢前抓住虎符,无数记忆涌入:原来赖布衣与陈抟乃同门师兄弟,当年共点秦陵穴眼。秦始皇欲以亿万生灵炼突补窝,二人不得已以虎符为诱,骗其自封于阿房阴阙…
虎符突然发烫,表面浮现星图。凌织云抹血看去:"这是…汉武帝茂陵的窝突星位图!始皇竟暗中截取了汉龙脉?"
地面彻底崩塌,两人坠向更深黑暗。下落时陈遗看见银雾中浮出十二金人巨像,额间皆刻阴阳鱼。最后印象是凌织云紧紧抱住他:"接下来是九曲黄泉阵,守住灵台清明…"
水声轰鸣,他们砸进寒彻骨髓的暗河。河底沉着无数竹简,文字皆如活物游动。
---
第六章 茂陵星墟葬甲辰
暗河湍急,竹简如刀锋刮过肌肤。陈遗抓住几片,发现竟是《史记》残卷,记载着汉武帝求仙问道的秘辛:"…建元三年,帝得西王母授珠,埋于茂陵镇龙…"
凌织云以虎符为舟,脸色凝重:"秦始皇截汉龙脉,茂陵必生异变。虎符所示星位指向'甲辰穴'——那是汉武帝炼金丹的秘窟。"
前方出现光芒,河流通向巨大地窟。窟顶镶满夜明珠拼成的星图,地面却呈窝形凹陷,中央堆着如山丹炉残骸。数十具方士干尸围坐丹炉,仍维持着炼丹手势。
"茂陵明穴为突,暗穴为窝。"陈遗的阴阳眼看穿地气,"但此地窝中无突,丹炉反而是煞源!"他指向最大丹炉炉腹,那里黑气翻涌,"有活物!"
炉腹突然炸开,爬出条生鳞巨蟒,头顶竟戴着眼熟帝冕——秦始皇的青铜面甲!蟒口吐人言:"刘彻小儿!寡人借你金丹重生,尔等还不上前跪迎!"
凌织云甩出虎符:"赢政!你肉身早腐,强附蟒身终成妖物!"虎符爆光击中蟒身,却只迸溅火花。巨蟒扫尾砸来,两人急退撞上丹炉。
炉中跌出枚金匣,匣开露出玉珠,珠内封着滴鲜血。汉武帝虚影自珠中浮现:"后来者!此乃西王母真血,可化一切煞气!但需以纯阳血脉催动!"
陈遗尚未反应,玉珠已自动飞入他伤口。灼热洪流席卷四肢,阴阳眼竟看见玉珠内另有乾坤——微缩的昆仑山景中,有处窝形山谷闪着异光。
巨蟒狂怒冲来:"还来!"蟒身绞住陈遗,鳞片刮得骨响。凌织云咬牙割腕,以血在丹炉画召神符:"茂陵守将霍去病!英灵何在?!"
星图骤然亮起,银甲将军魂影自窟顶降下,箭矢如流星射穿蟒眼:"犯吾主陵寝者,诛!"
蟒蛇惨嚎翻滚,青铜面甲脱落。陈遗趁机将玉珠拍入蟒额,黑气如沸汤消散。赢政残魂尖啸着脱离蟒身:"寡人还会回来…等寡人集齐七陵龙脉…"消散无踪。
蟒尸化为灰烬,露出底下青铜地门。门刻铭文:"甲辰穴通唐陵,乾陵之下有真突。"
凌织云踉跄扶起陈遗:"原来如此…历代帝陵的窝突穴眼竟相互连通!地藏府想集七朝龙脉炼煞!"她突然咳血,"你刚才吸收了西王母真血…那是至阴之物,你阳脉会被侵蚀…"
陈遗这才发现右手已覆上白霜。父亲虚影自竹杖再现:"唯有找到乾陵的'阳突',借武则天留下的龙玺平衡阴阳。"虚影指向青铜门,"但此门需陈赖血脉合力开启。"
两人割血滴入门上阴阳鱼凹槽。门开时狂风大作,传来女帝威严之声:"朕等你们三百年了…"
门后竟是万丈深渊,唯铁索桥通向对岸唐宫。桥下云海间隐见兵马俑阵列,额间皆刻地藏府符咒。
---
第七章 乾陵无字碑倒影
铁索桥晃如秋千,云海下兵马俑挽弓待发。凌织云以残如意结界挡箭,惊呼:"秦始皇竟把俑兵植入了地藏府煞气!"
箭雨密如飞蝗,结界很快裂纹遍布。陈遗右臂白霜蔓延至肩,阴阳眼却看穿俑兵能量源来自桥对岸——乾陵无字碑的倒影!"织云!碑影才是关键!"
他猛然以竹杖砸向桥面某处暗纹。铁索桥骤然翻转,两人坠向云海,却落在实质般的碑影上。原来整个深渊都是镜阵,真实无字碑正在头顶倒悬!
碑面光滑如鉴,映出两人身影时突然浮现血字:"窝突相生,阴阳逆乱;则天龙玺,镇于黄泉。"
凌织云抚碑蹙眉:"武则天改唐为周,曾借窝突秘法逆转阴阳。她将龙玺埋在黄泉眼,是为镇住女性称帝引发的龙脉反噬…"话音未落,碑影突然波动,伸出无数苍白女人手抓向他们!
陈遗左支右绌,竹杖忽被某只手握住。那手戴金甲,腕间刻日月纹。女帝声音自碑中传出:"欲取龙玺,需答朕三问。"
"一问:窝突之道,以何为本?"
陈遗脱口而出:"阴阳调和为本!"
"二问:帝陵龙穴,何以长存?"
凌织云答:"以民心为脉,非以暴力镇!"
"三问:女子称帝,可是逆天?"
两人怔住。碑中女人手骤然掐紧他们咽喉:"答不出?那便陪朕永镇于此!"
陈遗猛然想起父亲笔记记载:武则天留此局实为试探后世。他嘶声喊出:"天无性别,唯德居之!"
所有手突然松开。无字碑裂开通道,内里金光灿烂。女帝轻笑:"善…龙玺在明堂地宫,但需小心…朕的守陵人已入魔道…"
通道尽头是宏伟地宫,中央玉台供着龙玺,却有个熟悉背影正在取玺——竟是本应魂飞魄散的姬轩辕!他转身露出半张腐脸:"多谢引路…现在物归原主!"地藏心晶石已修复,内里棺椁疯狂震动。
凌织云甩出虎符:"你竟吞噬赢政残魂!"
姬轩辕狂笑:"何止!汉武唐宗龙脉皆归我手!"龙玺突然爆开黑光,整个地宫开始塌陷。
陈遗扑向龙玺,右臂白霜与玺中阳气相冲,炸出漫天冰火。阴阳眼看见龙玺底部刻着小字:"窝在明堂,突在双乳。"——正是乾陵地形谜题!
姬轩辕抢到龙玺欲逃,地面突然钻出树根缠住他。一棵青铜树自地底升起,树梢结着人面果:"则天陛下有令,扰陵者诛。"
混乱中陈遗抓住龙玺,阳气贯体痛彻心扉。凌织云拽他跳进树根破开的黑洞:"走!去明堂真穴!"
坠落时陈遗看见姬轩辕被树根拖入地心,嘶吼响彻耳际:"地藏府已控制宋陵…你们逃不掉…"
---
第八章 宋陵瓷枕锁魂梦
黑洞出口竟是片瓷器废墟。无数碎瓷拼成八卦阵,中央高台供着枚雨过天青瓷枕。
"宋陵以瓷代石,用钧窑秘法烧制镇穴瓷阵。"凌织云警惕环视,"但此地气机死寂,恐怕…"
瓷枕突然发出嗡鸣,射出青光罩住两人。陈遗只觉困意排山倒海,强咬舌尖保持清醒:"织云别睡!这是锁魂梦阵!"
已晚,凌织云眼神涣散,喃喃走向瓷枕:"爹娘…云儿来了…"
陈遗急拉她,右手龙玺阳气猛然注入她后心。凌织云惊醒吐血:"好险!瓷枕里封着宋徽宗执念——他梦想的艮岳仙境!"
青光却愈盛,废墟化作青山绿水,徽宗赵佶坐于亭中抚琴:"两位仙师,来看朕新得的太湖石否?"他指向远处窝形湖心,湖中立着嶙峋突石,"此石乃窝突天成之宝…"
陈遗阴阳眼看穿幻境——湖心石实为瓷枕核心,正吸取凌织云魂力!他冲向前,龙玺砸向琴案:"昏君!汴京沦陷时,你的窝突宝何在?!"
幻境碎裂,徽宗变作枯骨仍抱琴不放:"金人毁我艮岳…朕要重炼仙境…"白骨抓向瓷枕,整个宋陵地气沸腾如粥。
凌织云以血画符:"赖氏十九代孙请破虚妄!"符文化箭射穿瓷枕。枕碎处露出卷轴,竟是《清明上河图》残本,画面流动着黑气——地藏府竟将煞气注入画中百姓身!
徽宗枯骨尖啸扑来:"还朕梦来!"陈遗以竹杖点其额,《陈氏穴经》青光流转:"陛下该醒了!"
枯骨怔住,缓缓倒地:"是了…靖康耻…犹未雪…"化作尘埃。卷轴飞起展开,浮现下一处坐标:元大都潜龙穴。
突然无数瓷片飞起,拼成地藏府使者:"府君有令,取龙玺者赏!"瓷片如雨射来。陈遗以龙玺格挡,阳气与瓷片阴煞相激爆炸。
混乱中某瓷片划破凌织云脖颈,伤口竟涌出黑血。她苦笑:"还是中了瓷毒…需速找元陵的'蒙医魂'解毒…"
陈背起她冲入卷轴开启的传送阵。身后传来瓷片们的狞笑:"去吧!忽必烈早与府君结盟了…"
---
第九章 元大都海眼倒悬
传送阵出口竟是水下世界。巨大漩涡如龙卷贯天彻地,漩涡底有蒙古包状水晶宫,宫顶悬着倒置的忽必烈雕像。
"元大都龙穴在'海眼',借水势成窝形奇穴。"凌织云气息微弱,"但雕像倒悬…是了!他们是游牧民族,以天为穴,故突点在天!"
陈遗催动龙玺阳气逼她体内瓷毒,黑血滴入水中竟引来鲨鱼状黑影。雕像突然睁眼,忽必烈声音如雷:"汉人敢闯朕海眼?"
漩涡加速,将两人卷向宫门。门刻蒙汉符文:"窝在水底,突在苍穹;逆天者,永镇海眼。"
陈遗以竹杖插地稳住身形,阴阳眼看见雕像掌心托着枚金印——正是解毒所需的"蒙医魂"!但无数水鬼正从宫门涌出,为首者戴萨满面具:"府君恭候多时了!"
凌织云强撑施法:"赖布衣曾助忽必烈定都,留过后门…"她念动咒文,雕像突然翻转,金印坠向陈遗。
萨满怒掷骨杖,杖化黑蟒吞向金印。陈遗左杖右玺同时击出,阴阳二气绞碎黑蟒。金印入手温热,忽必烈叹息响起:"朕当年与地藏府结盟,实为镇压草原狼戾…后人若见赖公,替朕谢罪…"
雕像崩裂,水晶宫剧震。萨满狂笑:"海眼要塌了!一起死吧!"
陈遗将金印按在凌织云伤口,毒血喷溅如墨。她刚恢复,整个海眼突然倒灌!两人被冲进暗流,恍惚见有巨龟托起他们,龟甲刻着赖布衣符咒…
---
第十章 明孝陵血月孤嚎
暗流通向钟山山腹。血红月光透入洞穴,照见朱元璋雕像正自行走动,脚踏七星阵,每步都引发地动。
"明孝陵是窝突伪穴!"凌织云惊骇,"真正龙穴被刘伯温迁去了…"
雕像突然转头,双眼流出血泪:"篡位者!还我皇位!"竟发出建文帝声音!
地藏府使者自阴影现身:"建文怨魂已控孝陵,乖乖交出龙玺…"话音未落,建文雕像暴起捏碎使者。
陈遗龙玺发烫,显现刘伯温留字:"窝在孝陵,突在紫金;双穴合一,方见真龙。"
血月忽成赤瞳,地底传来朱元璋怒喝:"逆子安敢作乱!"整个山腹开始崩塌…
(第十章完,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