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里之外结金兰
文/云宇(合肥)
指尖在微信对话框轻敲的刹那,竟未想会牵起一段跨越千里的缘分。屏幕这头,我立在皖中合肥滨湖的巢湖之畔,看晨雾漫过粼粼波光,将远处的长桥晕成淡墨剪影;屏幕那头,他倚在甘肃陇南的五凤山下,望暮色漫过青黛峰峦,让千年岩壁旁的彩云染上金边。一湖一山,一水一峰,本是相隔万重的景致,却因诗心相契,成了彼此情谊里最动人的背景。
初聊时不过是随口提及某句诗的平仄,未料彼此竟对同一联意境有相似体悟。他说五凤山的晨光里,“奇峰如剑刺青霄”,山风掠过崖壁时,似能听见诗行在石缝间回响;我便同他讲巢湖的暮色中,“碧波映云绕堤柔”,晚风吹过芦苇荡时,总觉词句会随涟漪轻轻漾开。他笔下陇南的山是刚劲的,有“龙戏水”的灵动、彩云绕岩的缥缈;我口中滨湖的湖是温婉的,有荷风送香的清甜、水鸟掠波的轻盈。一北一南的风物,在字句间竟浑然相融,没有陌生的拘谨,倒似旧友重逢般自在。
我们聊诗里的炼字——他说五凤山下写“彩云飘”,要添几分山风的轻拂感才够鲜活;我便说巢湖畔写“荷影摇”,需融几分湖水的温润气才更贴切。也聊各自城中山水的日常:他讲雨后五凤山的石阶沾着青苔,踩上去能闻见泥土混着松针的清香;我同他说晴日巢湖的岸边缀着野花,坐下来能听见浪声裹着蝉鸣的悠长。这种默契最是难得——无需多言,便懂对方字句里藏着的山水意;不必解释,便知彼此心中装着的诗与情。原来真正的志同道合,从不在乎相隔几重山水,只消一颗同频的诗心,便能让千里之外的距离,缩成巢湖波光与五凤山影间的共鸣。
如今再看对话框里的字字句句,早已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带着五凤山的松香与巢湖的水汽的情谊。想来这便是缘分的奇妙,让两个素未谋面的人,因诗结缘于山水之间,因心相知于屏幕两端。往后再登滨湖的观景台,望巢湖烟波浩渺时,会想起陇南有个人正看五凤山云起云落;他再走五凤山的石板路,听山风穿林而过时,或许也会念及合肥有个人正伴巢湖潮起潮落。这千里之外的挚友之一定,便在一湖一山的相映里,愈发绵长温暖。
千里之外义结金兰8首
组诗/云宇(合肥)
一,千
遥隔山河路几千,吟坛结契两心牵。
陇云漫入裁诗稿,皖月清融寄意篇。
雅约同期霜后赏,幽情共向岁华传。
纵然水阔山重阻,且趁清风醉日边。
二,里
遥隔云山千万里,诗邮递意久相思。
岷峰叠翠融清咏,皖水含幽入雅辞。
义结金兰循古契,心同松竹挺霜枝。
秋光正好酬知己,一曲高吟送远诗。
三,之
陇皖云心系一之,三章雅韵寄相知。
岷峰入句添幽兴,皖浪融章显素姿。
金契情浓逾钺锧,红笺意厚胜琼卮。
遥思共举屠苏盏,秋色同斟醉赋诗。
四,外
遥隔千山千万外,诗缘绾系意难猜。
岷峰叠翠融新韵,皖水凝清入雅裁。
义结金兰循古意,心同松竹抱兄台。
三章咏罢生钦慕,愿借长风寄我来。
五,义
陇皖迢遥义韵深,诗缘相契意尤真。
岷峰作誓盟心久,皖水为凭寄愫纯。
金契盟成经九夏,松筠节挺历千春。
休嗟地角云程远,一纸传书胜比邻。
六,结
金兰契阔共盟章,沥血焚香誓莫忘。
剑指云霄同进退,心融肝胆共炎凉。
风前一诺千斤重,劫后余生半盏长。
纵使天涯隔千里,此身犹系旧疆场。
七,金
陇皖相携契若金,诗交深契两同心。
岷山叠翠凝诗境,皖水含清漾咏音。
三叠清辞传远意,九秋佳景助高吟。
金兰义重今时见,手足兄台不离分。
八,兰
桃园故事韵悠长,义结金兰志满腔。
热血同倾昭日月,赤心互许傲风霜。
无关贫富情难改,何惧艰难意未央。
但守此盟如铁铸,千秋佳话共传扬。
千里之外义结金兰致敬夏诗兄
春风万里(甘肃陇南)
一
岷山皖水一江通,相识有缘西向东。
千里云开情不尽,九秋月朗意由衷。
二
义结金兰在九秋,但存松竹此心投。
夕阳入画湖山美,红叶题诗万古留。
三
秋枫未染陇南天,江月初收晥水前。
幸遇良师神采笔,好随髙树结诗缘。

作者简介
夏则云。素怀文学热忱,笔墨相伴四十余春秋,创作诗词近万首,皆为心之所感、情之所寄,聊以自怡。偶将拙作投诸诗词微社,不求闻达,唯愿与同好共品文字之趣。虽无显耀之名,然对文学的赤诚与坚守,恰似璞玉蕴辉,静待知音。
主编简介
赵宝平,笔名岭南风,春风万里,甘肃陇南市人,兰州都市头条认证主编,中华文学社执行社长,兰州版主编,国风上海社主编,中国文艺联合会会刊《百花园地》总编审,名篇金榜头条认证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