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唐湘,笔名湘韵乡音,中共党员,湘籍。由于职业原因,有幸与筆耕结缘,在职期间其文章经常见诸地市级以上报刊和书籍,主编和参与编纂书籍多册,深受读者褒赞,且获过奖励。作者退休后依然钟情翰墨,旨在自娱和传播正能量。曾在《上海滩诗叶》《古韵新吟》《古韵今吟》《新时代诗人作家文选》《稻穗飘香》《二0二一文艺年鉴》等书籍和《中国人民诗刊》《中华作家网》等文化传媒发表诗作逾千首。先后担任大型诗集《古韵新吟》副主编和《古韵今吟》主编,著有《乡音茗苑》《耄耋小屋》诗集和《大道遗痕》《墨弄六旬》《路系醉乡》等散文集。摄制视频400余集散见于网络。作者感悟: 仁心有爱宛若诗,慈眼无邪皆风景。
◎《聊聊古体诗的点点滴滴》
—在39大诗群专家讲座上的发言摘要
◆唐湘(湖南)
古代诗歌史上古体与近体的分流,始于南齐时期永明体的出现,至唐初近体诗和古体诗基本定型。
古体诗亦称古风,它没有声律和对仗方面的严格要求。相对于近体诗来说,古体诗在形式上是比较自由的,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用韵上古体诗既可以用平声韵,亦可用仄声韵,而近体诗只能用平声韵。其次,古体诗勿须遵守近体诗的平仄格式。
古体诗的门类较多,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划分。按体名分类可划分为四种。
诗经体 它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以四言为主,节奏明快,内容丰富,含风、雅、颂三类。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开创了中华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楚辞体 楚辞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浓郁的楚地特色。
乐府诗 它源于汉代乐府,是我国古代民间歌谣的集合。它形式多样,包括五言、七言、杂言等,内容广泛,既有歌颂英雄人物的,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
古绝、古风 唐以后文人仿照古体诗的体式而写的诗歌,也被包含在古体诗范畴之内,有歌、行、吟等载体。
按每句字数分类可分为四种。
四言诗 通篇诗歌皆为四字为一句,它是我国古代最早形成的一种诗体,萌芽于原始社会,盛行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中叶。
五言诗 以五字为一句诗,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它最早产生于汉代,其后至南北朝时期较为盛行。
七言诗 以七字为一句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七言古诗的产生早于五言古诗,但在唐代之前不如五言诗多见,而到了唐代七言古诗大量出现。
杂言诗 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四、五、七言相杂。但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是古体诗所独有的。
古体诗在我国曾一度盛行,且出现了一些经典之作。
骆宾王的《咏鹅》,李峤的《风》,贺之章的《咏柳》,王之涣的《凉州词》,孟浩然的《春晓》,王昌龄的《出塞》。还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江南》、《敕勒歌》等等。
